学术界的大笑话:常凯申就是蒋介石,有谁知道“昆仑”是哪个人呢?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5-09 16:12:40

很多网友在写历史文章的时候,喜欢调侃地把蒋介石写成“常凯申”。

却不知,“常凯申”这个名字是中国权威学术界的一个大笑话。

副教授王奇 清华大学历史系

众所周知,清华大学是我国象牙塔上的尖端,是中国的顶流大学之一。而清华大学的学术研究,那是权威中的权威。

很多人不知道,有一个叫王奇的女人,是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博士,到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后,成为历史系的副教授。

任教期间,她曾获北京市高教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2000年“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等荣誉。现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清华大学中俄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副主任、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会副秘书长等。

还是博士生导师。

就这么厉害的一个人,于2008年10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在书里,她居然把Chiang Kai-shek (即“蒋介石”的韦氏拼音写法),直接翻译成“常凯申”。

而出版这本书的中央编译出版社,是中国翻译作品的顶级出版社,在三审三校之后,居然就这么出版了。

蒋介石要是还活着,直接哭晕在厕所里。

别说清华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即便是读过初中的人,用膝盖想一想也明白,中国历史上有“常凯申”这个人物吗?

“常凯申”是哪里人,当过什么官,做过那些与历史有关的事情?

清华大学的历史系主任王奇,在翻译那本书的时候,只要稍微动一下脑子,都不会发生这么低级的错误。

可事实就这么发生了。

这本书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版,成为历史类学术界的必读物,全国的各大高校历史系,都会拿这本书来研讨。可是,却没有哪个人对“常凯申”这个人物提出异议。

是不敢提呢,还是不会提?

终于,有一个人忍不住了,以“高山杉”的网名,在天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门修斯”之后又见“常凯申”》的批评文章,直接炮轰中国的顶级学术界,那帮人拿着国家的津贴,完全是在糊弄全国人。

“门修斯”又是怎么回事呢?

那是英国的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的名著《民族—国家与暴力》中,对中国儒家的先贤孟子的称谓,书中的名称是“Mencius”。

《民族—国家与暴力》,此书由胡宗泽和赵立涛翻译,王铭铭校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8年5月出版。

这本书的中文版中,“Mencius”(实际是孟子)成了“门修斯”。后来被人检举,成了翻译界的笑话。

没有本事翻译,你就不要翻译,千万不要瞎翻译!

“高山杉”在他的那篇文章里,指出了王奇翻译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含有几十种低级错误。其中费正清、林同济、夏济安等学术名人被误译为了“费尔班德”、“林T.C”、“赫萨”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洋名”。

王奇在翻译的时候,也不想一想,中国有“费尔班德”、“林T.C”、“赫萨”这样的人吗?

“高山杉”的一篇文章卷起了千尺浪,从此蒋介石就成了“常凯申”,也成为讽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笑柄。

其实对于英国的韦氏拼音单词,国人并不陌生,2001年,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隆重宣布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刻,从他老人家口中吐出来的是“Peking”这个韦氏拼音单词,曾让不少中国人愣了几秒后才开始欢呼。

“Peking”就是北京,如果让王奇、胡宗泽之流来翻译,是不是会翻译成“培克因”呢?

有业界人士发出担忧,身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博士的王奇,以及中央编译出版社的编辑,居然连蒋介石的英文名字都不知道,中国学术风气之浮躁、学术水平之浮浅由此可见一斑。

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陆兴华

无独有偶,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陆兴华,写了一篇文章,上传到上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学术网站“正来学堂”上,用来教育别人。

在文章中,陆教授分析了德国现代学者施米特的政治理论,并13次提到毛泽东。在引用一句德文后,陆兴华写道:“施米特引用了中国诗人昆仑的诗句来展望这种世界革命或战斗下的真正的政治的斗争和和平:把革命和战斗的火种当礼物,一把送给欧罗巴,一把送给美利坚,一把留给中国自己,这样和平才会来主宰世界。”

奇葩的是,陆教授在段尾注明:“这是本人的翻译,未查到昆仑原诗”。

德国现代学者施米特引用的那首诗词就是《念奴娇·昆仑》,也就是说,当《念奴娇·昆仑》变成德文之后,陆教授就看不懂了,甚至连作者是谁,都不知道。

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最起码的常识应该知道吧?能够被外国人引用的名字和诗词,那肯定是中国的名人名诗啊。中国有一个叫“昆仑”的诗人吗?

有些学者认为,毛泽东的诗词并不多,《念奴娇·昆仑》也非常有名,作为名校副教授出现如此误译,除了不能容忍,还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即使德国作者弄错了,确认起来也不困难。恐怕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对于“常凯申”和“昆仑”的出现,是中国学术界的悲哀。

其实还有更加悲哀的事,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至今还不是院士。

有网友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异常现状,还笑称:要是乔布斯来中国,也得给副教授打下手。中国不是没有高端人才,而是留不住啊!

63 阅读:13865
评论列表
  • 2024-05-13 10:09

    之前我就想常凯申是谁???后来去查了一下,特么的原来是老蒋。

    周楚沛 回复:
    战争物流学的开创者,凯申快递创始人
    大圣齐天 回复:
    当年说常凯申把我弄懵逼了。自认为历史还可以啊。这个常凯申是谁?麻蛋。这那个神仙人物翻译出来的。原来是这货。
  • 2024-05-13 08:32

    作者用心良苦:听到蒋介石,你是不是心生反感?听到常凯申同志,你一脸茫然,似乎还有点亲切感?😂😂😂

    用户17xxx32 回复:
    😂😂😂
  • 2024-05-13 15:56

    常凯申固然不对,蒋介石就正确吗?他身份证户口本上的姓名是蒋中正,发布命令签署文件签名是蒋中正,他书信题字题词落款是蒋中正,蒋中正才是他的名字,介石是他的字,不是名,正式场合要叫他的名蒋中正。

    x_haha 回复:
    蒋介石肯定正确啦。一是约定俗成,多年来就这么叫,二是以字号称人,自古以来均可,就民国系统内,孙文,汪兆铭,张增澄,吴敬恒,陈祖燕......,还有梁治华.....等大家,现在不都是叫他们的字号或笔名。
    CFer 回复:
    名字名字,名是长辈对晚辈,尊者对卑者的称呼字才是正常叫法,中国人成年才取字,名是小名,字才是正式称呼!
  • 2024-05-13 17:58

    可怕的是出现重大学术失误居然不需要担责

  • 左耳 40
    2024-05-13 23:24

    这种翻译的活大多都是交给学生干的,稿费又分不到。另外费正清确实是外国人,汉学家,“费尔班德”也没错,但学术界翻译一般用他的中文名。

    用户16xxx76 回复:
    唯一的明白人
  • Willy 33
    2024-05-13 18:23

    感觉韦氏拼音用广东话的发音读就能对上了

    季游卿 回复:
    现代英语法语里的一些词汇发音是广东话变过去的。英语法语等欧洲语是根据永乐大典之洪武正韵产生的,也就是这些欧洲语是近一两百年才完善成的,书面欧洲语形成及完善距今时间很晚,不超过三百年。
    pn314 回复: 季游卿
    说这些话是认真的吗,有依据吗?
  • 2024-05-13 23:23

    我还是看小说看到了,开始有点儿懵逼,联系一下文中描述才发现丫的是蒋介石,当时还奇怪就算是化名也不用化这么远吧😏

    秋夜丝雨 回复:
    试试用粤语读“蒋介石”这几个字,其实这就是普通话直译粤语的发音,以前国外学习的中国话就是粤语,所以他们译的人名是按照粤语的读音译的,然后中国人又把这个人名按照普通话的读音译成了汉语,就成了“常凯申”,同样的,“孟子”的粤话读音就是“门修斯”,“北京”的粤语读音就是“培克因”
  • 2024-05-13 16:41

    叫兽

  • 2024-05-13 09:37

    我又个同学就叫常凯燊 😃😃😃😃

  • 2024-05-13 13:12

    这就是翻来复去的结果,本来是“将军”,满人引用进满语,再译成汉字,结果又成了“章京”。

    去去去一定去 回复:
    所以呀,语言发音不同时不能强行翻译。要不然又是“吾女焉能嫁权子”和“虎女焉能嫁犬子”的悲剧。😁
    且听风吟 回复:
    不是,这就是汉语,唐朝三省六部,中书平章事
  • 2024-05-13 21:07

    老蒋名字用宁波话念就差不多就是常凯申,读音还挺准

    用户10xxx62 回复:
    宁波话明明是蒋 ge se ,蒋字音不变
    去去去一定去 回复:
    身份证用名,自称用名,别人礼貌称字,不礼貌就直呼其名。有什么问题?
  • 2024-05-13 18:16

    二次翻译是鉴别真假学者的照妖镜

  • 2024-05-13 20:06

    也促成了凯申物流🙃

  • 2024-05-14 18:17

    屠呦呦可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70多年来获得这一荣誉的,总共也就9个!这可比院士要牛多了!要知道现在我国院士有1700多个。共和国勋章的含金量远超过院士。👍

    冥月松间照清泉尸上流 回复:
    不骂一下怎么挣美分?
  • 2024-05-14 20:38

    古早的机翻。

  • 2024-05-11 09:55

    文科?高校?顶尖商校?

  • 2024-05-13 19:00

    除非长辈叫小辈

  • 2024-05-14 00:37

    很多学者的知识有在专业方面很有深度,但缺乏其他方面的广度,再就是他们似乎很容易读死 书,一不小心,就造成了很多大众都能熟知的知识点,在他们身上却翻了车。。。

  • 2024-05-14 15:52

    所以有的教授叫叫兽呀!

  • 2024-05-14 11:23

    典型的用的翻译软件嘛

  • 2024-05-15 12:47

    我国很多翻译都是不标准的,英语和西班牙语发音混用,特别是r的发音。

  • 2024-05-14 07:45

    中文真TM的神奇!还有马桂莲,张海根,奥观海…咋就那么贴切,毫不违和!

  • 2024-05-13 13:51

    楼主孤陋寡闻,不知汉语浩瀚如海。常凯申这个名字不用猜就是蒋介石,仔客家话中,仅以湖南的地方方言就能说明,根本不虚粤闽语言来说事。湖南就按长沙周边为例,(更偏远的地方就不用说了),长的读音涨,童音蒋二声。申这个字就略偏一些,但在姓氏中,很多地方土话申石童音音,中间那个字不用说了吧,大概和dakai,介读gai二声,大多数客家人没意见吧。

    用户15xxx34 回复:
    硬洗呀,从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用户14xxx03 回复:
    别的地方不懂就算了,跳出来横加指责就不对了,三大类语系,南岭以南的客家语言,云贵川鄂的四川话,另外的就是北方话。湖南江西安徽再往东都是客家土话受四川话影响的地方官话,包括吴侬软语也是。我都说了闽粤之外,有土话的湖南都知道这常凯申就是蒋介石音译,部分地方太开化成年人口音趋向普通话,童音更接近音译。chang(二声),在长沙发音就是zhang,还是二声,只有申这个字,成年人趋近普通话的音调音准和石字差别有点大,恰巧我们就是姓申,自己的土话和周边十多种土话中,童音里虽然都不一样,但申和石是同一个发音。
  • 2024-05-15 12:19

    春秋笔法

  • 2024-05-14 12:46

    DALIAN不是达利安吗?

  • 2024-05-14 11:26

    教授出书哪有自己写的,尤其是这种翻译国外著作的,都是门下研究生写,教授署个名就行。

  • 2024-05-15 11:48

    门修斯这个其实也需要点西方古代文化常识。乌斯是罗马人取名时候经常加的后缀吧。

  • 前面写的有模有样,最后两段暴露了1450真面目,中国把顶尖科学家抬进了人民大会堂视而不见,非要学人家萝莉岛才是人类灯塔,文明之光?

  • 2024-05-14 14:58

    王奇貌似不是第一个翻译常凯申的。。

  • 中华韩愈鳄的骨骼化石旁边配个印度恒河鳄的照片😅

  • 2024-05-15 12:43

    这种人就是包装的垃圾

  • 2024-05-14 14:21

    图里的诗,少了两个字。

  • 2024-05-15 23:29

    蒋介石,用我们这里的方言读作“蒋该死”。

  • 2024-05-16 00:03

    我们老家话称呼蒋介石就是蒋盖石。

  • 2024-05-16 02:32

    南京大学教授翻译西班牙文提到了中国春秋兵法家桑卒开创兵圣!实际上就是孙武子西班牙语音译!

  • 2024-05-16 06:55

    反正是翻译外国人的著作能看原本的有几个?还不是想怎么翻就怎么翻!

  • 2024-05-15 17:58

    老子以前不知道这玩意儿还被别人拿来嘲讽了一通!!

  • 2024-05-16 09:31

    说起萨马兰奇的那句peking倒不陌生,因为北京大学的英文名称就是peking university;不过自然就想到清华的英文名称tsinghua university ,要这么反向音译感觉听话大学更合适,至于听谁的话么。。。😁

  • 2024-05-15 21:21

    操,卧槽,卧槽卧槽卧槽

  • 2024-05-15 17:19

    “王奇在翻译的时候,也不想一想,中国有“费尔班德”、“林T.C”、“赫萨”这样的人吗?”,你确定费正清是中国人?你还说人家?你弄清楚了?

吴学华看天下

简介:新锐作家,已经常规出版长篇小说2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