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母”谷建芬晚年丧夫又丧女,那英孙楠让年迈的她老有所依

克斯说历史 2024-10-27 14:35:13

一、孤寂晚暮:探寻生命的平衡

“妈,你去哪儿了?为什么不在家呢?”在焦急的大女儿的电话打入时,88岁的谷建芬正站在墓园里。

她笑着回答道,"我正在跟你爸爸聊天呢,等会就回去了。"语气里带着一丝释然。

这些年来,每当谷建芬想念丈夫和小女儿时,就会拄着拐杖,缓慢地走到墓园。尽管她的腿脚已经不再灵活,但这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最重要的"约会"。

她静静地坐在墓碑前,与她的爱人闲谈,仿佛时光从未离去。

谷建芬如今依然住在那承载着她半生记忆的老房子里。这房子虽然老旧,但却是邢波用一辈子的工资供养起来的家。这里见证了他们的欢笑与泪水,也目睹了那些蜚声乐坛的学生们的成长。

那英、孙楠、毛阿敏等昔日的学生,心疼师母孤单,总是轮流来看望她。毛阿敏更是表示,"谷老师就是我的妈妈,我要一辈子照顾她。

可谷建芬拒绝了他们的好意:“你们来家里打扰我创作,别来了。”

她其实清楚学生们的心意,但只是不想给任何人添麻烦。

尽管谷建芬在中央歌舞团的工资并不高,但她却过着简朴而满足的生活。学生们想要接济她,都被她坚定地拒绝了。她是那么的倔强,宁愿过着贫穷的生活,也要保持自己的骄傲。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经常坐在窗前,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世界。虽然老房子看起来特别空荡,但是窗外的灯火让她觉得并不孤单。

也许在她心里,那些熟悉的音符是最好的陪伴。

谷建芬年事已高,习惯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所以她很少让大女儿回家。谷建芬常说:“年纪大了,自己的事自己来。”她明白,大女儿有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顾。

每月,大女儿都会抽空看望她,确保母亲一切安好。

就这样,这位中国音乐界的"教母",在岁月的沉淀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平衡。她通过音乐来弥补生活中的遗憾,用坚强来面对晚年的挑战。

她培养的学生们如同繁星般闪耀,照亮了她孤寂的夜晚。

二、生命中最沉重的告别

在2004年,谷建芬受邀担任全国儿童音乐比赛的评委。当她听到孩子们的歌声时,内心深受震撼。经过了解才得知,适合儿童演唱的歌曲其实非常稀少。

她重新找回了创作的动力,决定在十年内完成一本《儿童学堂歌》。在第一年内,她就完成了5首儿童歌曲的创作。

然而,创作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当经费紧张时,丈夫邢波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养老钱来支持她的录制工作。然而,就在她即将完成最后一首歌曲的时候,却传来了不幸的消息。

"你的歌曲写完了吗?可以唱给我听听吗?" 病床上的邢波问得很虚弱。

“快了,你再等等...”谷建芬回答得哽咽。然而,陪伴她度过50多年的伴侣终究没能等到这最后一首歌。

丈夫的离世让她无法释怀,没想到一年后,小女儿又因为脑瘤突然离开。这个沉重的打击让她几乎崩溃。那首没有完成的歌,成了她心中最深的遗憾,拖了整整两年。

坐在钢琴前,她的手不再灵活,弹奏出的曲目总是杂乱无章。那首歌曲如同诅咒,无论怎样都无法完成。整整4年,她在痛苦和思念的双重折磨下挣扎。

直到2017年春节,一句"有一种痛苦叫做占有"的话使她受到深深的触动。那一刻,她终于领悟到,放下也是一种解脱。

"我不能让他们等得太久了。"谷建芬擦干眼泪,重新坐回钢琴前。最终,在第4年,她完成了这本凝聚着太多爱与痛的《儿童学堂歌》。

出版社提出支付稿费时,她却表示:"不需要给我钱,只要孩子们喜欢这些歌就好。" 50首倾注心血的作品,就这样无偿送出。

这些或许正是谷建芬对生命的最佳诠释。失去至亲的悲痛没有使她被击垮,反而让她更加珍视当下,用音乐传递爱与温暖。

丈夫和女儿虽然离世,但她知道,只要孩子们还在唱着他们创作的歌曲,他们的爱就永远不会消失。这份深情,并不需要用金钱来衡量,因为它早已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化作永恒的旋律,在童声中永远传唱。

正如她所说:"只要大家能够喜欢这些歌,我就很欣慰了。"这份执着与坚持,让她在失去中找到了新的意义,也让《儿童学堂歌》成为了她生命中最动人的告别礼。

三、音乐路上的黄金时代

1976年,谷建芬终于回到了城市,并进入了中央歌舞团工作。对她而言,重返音乐创作的海洋就像是在干旱的旷野中遇到了甘霖。

每天清晨,她就坐在钢琴前创作,常常忘却吃饭。"谷建芬,你的身体不要了吗?"丈夫邢波提着饭菜来找她时,她才意识到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

有一次,因为太久没吃东西,她直接晕倒在了琴房。

尽管家人都劝她别这么拼命,但她却说:"我已经浪费太多时间了,不能再浪费了。"这种近乎偏执的创作热情,让她在同年就获得了去美国进行音乐交流的机会。

在美国时,她被当地群众和音乐家载歌载舞的场景深深打动,回国后她一口气写下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这首歌在中国快速传唱,走进了校园和企业。

尽管在那个年代,这种"小调儿"并未得到某些电视台的认可,但是她从未停止创作。

从1982年开始,谷建芬每年都会创作十余首歌曲。李谷一老师曾对谷建芬的歌曲赞不绝口,称其"太好听了"。

她在作品红遍大江南北时,没有将收入收入囊中,而是全数投入到了“谷建芬声乐班”的创办中。这个不收学费,还为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贴的声乐班,在全国范围内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她的善意却招来了不少非议。有人质疑她是借机敛财,购买豪宅豪车。然而,当她公开表示从未收取学费,甚至每月还给困难学生45元补贴后,质疑的声音才渐渐平息。

在她的精心培养下,刘欢、孙楠、那英、毛阿敏等学生陆续在华语乐坛成名,几乎任何时候都可以听到她学生的歌声。

同学们都觉得谷建芬老师不仅是教书的,还是一个能给他们带来温暖的母亲。

然而,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她也留下了遗憾。由于忙于教学和创作,她错过了陪伴女儿们一同成长的珍贵时刻,这成为了她内心深处无法弥补的愧疚。

然而,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音乐人。她教导学生们不仅仅要学会唱歌,更要用心去感受音乐,用真诚去打动听众。

这种精神财富远胜过任何物质回报。

谷建芬的黄金年代,她用自己的热情点亮了无数音乐梦想,用无私的奉献孕育出一片音乐园地,园中繁花似锦。

十六岁那年的初恋,五十年后的守候

时间回到1958年,16岁的谷建芬在文工团里遇见了邢波,那时的她正怀揣着音乐的梦想,而邢波对她的才华一眼相中。

从搭档到恋人的转变,让那份青涩的感情悄然滋长。

好景不长,谷建芬突然向他提出了分手,并哭着告诉他:“我是从日本回来的女孩,大家都看不起我,如果你和我结婚,你的事业会受到影响”。

然而,邢波的回答令她铭记一生:“无论你会遇到什么样的不公平,我都会站在你身边。”这一承诺,他用一生去践行。

命运给谷建芬开了一个玩笑。还没来得及领证,谷建芬就被调到了徐州的农场。第一次下地干活,一只蚂蟥就把她吓哭了。

农场主任看不下去,直接把蚂蟥抓了下来:“这不就一只小虫子吗,你怕什么啊,真是大小姐。”

每到月底,谷建芬都会仔细阅读邢波写来的每封信。没有这些信件的支撑,她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熬过那段艰苦的岁月。

在三年后,两人终于得到一个特殊批准:给他们三天假期去领取结婚证。在拿到结婚证的那一刻,谷建芬泪流满面地对韩城深说:“这辈子我都不会离开你。

谷建芬的婚后生活并不轻松。怀孕才得以回城,但生下大女儿后又被下放。小女儿出生时,她身体虚弱无法照顾孩子。

这些年来,邢波一个人担起了整个家庭的责任和重担。

让人心疼的是,因为娶了谷建芬,邢波的事业一直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工作又累工资又低,但他从未抱怨过一句。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守护这个家比任何事都重要。

"工资少没关系,只要我们能在一起。"这是邢波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们在清贫的日子里相互扶持,坚信幸福的生活就在前方。

从16岁相识,后面一起度过半世纪的岁月,他们的爱情经历了时代的洗礼。邢波用他的行动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很少说什么甜言蜜语,但他用一生来实践对妻子的承诺。

这段感情没有壮烈的表白,也没有浪漫的求婚,甚至连个像样的婚礼都没有。但是谷建芬在艰难岁月里却靠这份相濡以沫的坚守保持了对音乐的热爱,甚至在失去丈夫后也能用最深的思念继续前行。

或许这就是最美的爱情,平常中蕴含真情,患难中可见真心。

0 阅读:23

克斯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