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正式回归了!李子柒最近一口气更新了3条视频,成为了社交媒体上最热议的话题之一。
“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却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这是央视给李子柒做出的中肯评价。
而这次李子柒的回归,和之前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在接受新华社的采访时,李子柒透露未来将会深耕中国传统文化,致力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从千年蜀绣到古老蓝染、从手工绢花到活字印刷,李子柒用一个个视频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非遗”的千年传承。
2024年11月12日,李子柒的中国非遗系列视频悄然更新,这一次展现的,是中国沉淀8000年的漆器技艺。
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者,李子柒如何展现中国漆器的千年底蕴?手工漆器背后究竟蕴藏着多少中华传统文化内核?
一、千载传承中国制造漆器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约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掌握了漆器制造技术。在浙江井头山遗址挖掘出的两件木器文物,是迄今为止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漆器。
在此后的千载岁月中,漆器一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承载者,随着制作技艺日益成熟复杂,漆器造型种类不断增多。其不仅是国家重要的收入来源,还成为王侯世家的生活必备。
在先秦两汉时期的王侯墓葬中,均出土了大量精美漆器。如曾侯乙墓中就出土漆器220件,髹朱饰黑,色彩丰富。凭借着比瓷器更为久远的发展史,漆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漆盘
在如今的国际舞台上,漆器更通用的名称是英文的japan,如“中国”代表瓷器,“日本”在这里成为漆器的代名词。
实际上无论日本韩国,在漆器文化上都是中国的“学生”。作为一名中国文化传播使者,在李子柒的视频中,我们一如既往地看到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用灵动的双手为我们重现中国漆器的制作过程。
一段十余分钟的视频,涵盖的是中国漆器的千载岁月的沉淀。从李子柒手中跃然而出的中国非遗,用全新的美学维度提升着国人的文化自信心。
▲明清漆器
二、子柒紫漆李子柒在视频中手工制作的漆器名为紫气东来,紫色,在中国人的文化中与吉祥贵气息息相关。例如在古代中国,紫微星可以代指帝王,皇帝所居之处被称为紫禁城,高级官员才能身着紫衣官服等。
作为一名拥有巨量海外影响的视频博主,李子柒的每一条视频都力争讲好中国文化故事,此次“紫气东来”手工漆器,一如既往地向全世界传播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美感与文化底蕴。
“紫气”恰如“子柒”,“子柒”亦如“紫漆”。李子柒在视频中呈现的漆器,虽然体量不大却细节丰富。漆雕细部有一个回头的麒麟,中国古语有云“麒麟回头,万事不愁”,一个细节蕴含着浓浓的吉祥元素。
小小的木质漆器,背后是极为复杂的制作工艺。
首先面临的就是体力与经验的挑战,正所谓“百里千刀一斤漆”,即走上百里路,割上千刀才能获得一斤漆。李子柒生活的四川虽然有许多野生漆树,但漆树极高,采漆需要爬上二三十米的树身,在缺乏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取漆,对技艺和体力的要求极高。
其次野生树漆的刺激性极大,大部分人的皮肤都难以抵挡树漆的“烈性子”,或多或少的会有过敏,严重者甚至会危害生命。因此,大多数的采漆人是男性。
▲取漆
但为了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中国漆器的制作过程,全方位展现中国漆器的魅力,李子柒毅然地爬上了高高的漆树。这看似柔弱的女子之躯,纵使面临严重过敏的风险也没有退缩,顺利完成了难度高、危险大的采漆工作。
▲采漆
当然,取漆仅仅是第一道工序。要完成木制漆器的制作还需要很多道繁琐的工艺——切割、打磨、涂漆、雕刻,遑论学习这些技艺花费的大量时间。
看过她视频的朋友知道,李子柒曾经为了拍活字印刷, 去江西拜师学了三个月 ,为了拍出蜀绣的韵味,用一年的时间去学习针法 。
学习制作漆器亦是如此,俗话说“学漆不能有浮躁心理,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虽然木制漆器的技艺学习和制作会耗费大量时间,但为了呈现出中国漆器的最佳形态,李子柒专门拜访了非遗传承人,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工序,期间耗费的心力不亚于一场修行。
除了漫长且乏味的学习过程,李子柒还要习惯去接受漆器做毁所带来的挫败感。漆器从雕刻漆面到漆面做灰,对雕刻技艺、漆灰比例有着严苛的要求。单单是受气候这一个因素的影响,就会使漆器的返工率大大增加。更别说是其中某一道工序没有做好了,一丁点差错都会使前面所有的努力前功尽弃。
而她确实也失败过,在镜头前熠熠生辉的漆器成品,实则是她再次返工的结果。在制作这件艺术品的最后,她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败——那期待中的雕漆隐花效果,却仅于光影交错间隐约透出几缕金线,与李子柒期待里的繁复绚丽相去甚远。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李子柒曾瞬间崩溃,因为只有真正投身其中,方能深切体会到制作一件漆器所需付出的汗水与心血,好在漆艺老师的温暖鼓励如同一束光芒,照亮了她的前行之路。在老师的鼓励下,李子柒重拾信心,勇敢地选择了再次启程。这次经历,不仅是对她技艺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对她意志与毅力的深刻磨砺。它教会了李子柒,在艺术的道路上,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再次尝试的勇气。
尽管在整个制作漆器的过程中,李子柒经历了很多大大小小、甚至曾经从未有过的困难。李子柒还是坚定着自己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初心,秉承着“哪怕几年就只做一件漆器,都要做到完美”的态度,作为四川人的她还将四川成都漆艺的独门绝技——雕漆隐花技艺运用到了她的漆器作品中。
只见她将表面漆层揭开,在凹槽内铺上金箔,再髹涂透明漆数遍,将金箔隐藏在其下。经多次打磨抛光,直至漆面光亮无凹凸感且漆面透水。
最终她将这件美轮美奂的作品呈现在了大众视野中,也正是运用了这项技艺,使“紫气东来”成品在正常的光线下看似黑色,但一打开灯金线隐逸,纹饰光亮夺目,在透明漆的覆盖下,呈现出一种别样的含蓄之美。
中国非遗的文化底蕴在李子柒的视频中悄然释放,这一个个有温度的视频,包含着李子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敬意。
从非遗中提取的文化力量治愈着人们浮躁的内心,李子柒展现的是中国传统版“向往的生活”,向全世界讲述着中国人生生不息的民族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