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场所,你该怎样与同事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好下面三个“不要”,趋利避害;对待同事,真正有智慧的人,常常也会把“不要”这三个字说出来,你会么?
一、“不要”是一种很礼貌的礼貌用语
在工作中,跟同事相处,当然要注意礼仪,必要的礼仪还是要有的,尤其是刚刚结识的同事。但如果过分的礼貌和礼貌,就会成为你和同事之间的一堵墙。
在你和同事进行了初步的交流,比较熟悉之后,就应当省略那些客气的称呼,无视那些没必要的条条框框,把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要求都说出来。让他们觉得,你已经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这样,你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将会非常和谐。请记得,当你希望他人怎样待你时,你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待人。假设你一直以客人的身份对待同事,他们当然也不会以“一家人”的身份对待你。
二、过于责备自己的“不要”
对于与同事交往中出现的错误,常常自我责备,有助于及时改正,这是好事。但是,过度的自责,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一名在职场中跌倒过的人,曾说过:“前些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常常要出席诸如绩效考评等的会议。我讲话时,凡是有利的一面,都尽力指出对方的种种成就;如果是不好的一面,就要把对方的缺点说得很严重。开会结束后,我常常为自己的措辞而自责:措辞过于宽泛,措辞过于空泛。而且,他也怕自己的话被对方听到,从此以后,他就会寝食难安。我决定不再在这种场合发言,以后也不再参加其他的研讨会。慢慢地,我发觉自己在社交方面变得越来越胆怯。
“有一天,我读到了一本关于交际的书,我明白了,在交流中犯下的错误,不应该过分自责。如果我继续自责下去,恐怕所有人都会忘记我在报告会上犯下的错误。”所以,自责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永远不要为自己的错误而自责。
三、“不要”显得过于谦恭
谦让是一种礼节。但与人相处,若是过于谦虚,反而会吃大亏。
比如,一个很会交际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从经常参加的社会交往中获益良多。他的处世之道,就是“勇敢”二字。他认为,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逐步培养起来,一个人再怎么聪慧,如果只是读书而不动手,他的交际才能也不会大有长进。例如,在公司里,有一件事情,是由他来处理的,是由他来处理的,许多事情,他都能处理得很好。同事们有什么困难,他都会第一时间去解决,要么帮忙出主意,要么找关系,久而久之,他的能力就突飞猛进。由此可见,这种人的成功之道,就是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进取,从不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