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前中国没有棉花,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兜兜历史迷吖 2025-01-11 17:42:03

这几日又降温了,好在生活条件好了,室内一般都有暖气,出门也有棉衣和羽绒服御寒,不用承受饥寒之苦。

因为现代基础设施完备,所以不用担心冬天的御寒问题。

但在古代呢,那时候取暖条件落后,人们是怎么熬过零下几十度的冬天?

御寒之苦

在很多影视剧中,我们能看到古人到了冬天,也会穿上棉服,躲在暖房里,围守在火炉四周取暖御寒。

如果这样的场景出现在明清两朝,这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若是出现在宋朝之前,那只能说明编剧不懂历史。

虽然棉花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引入我国,开始了种植。

但当时产量很低,而且质量非常差,不够蓬软,做不到保暖御寒,大都是用来纺织棉线,织成布料。

所以,宋朝之前,普通人穿不起棉衣,更买不到。

直到宋朝末年,由于引进改良品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才迎来改善,并逐渐成为北方重要经济作物,成为百姓冬天御寒的主材料。

既然如此,宋朝之前的百姓都穿什么御寒?

在先秦时期,因为生产力低下,百姓们只能在葛麻中抽取纤维,进行鞣制软化,然后纺织成布料,裁剪成衣物。

这些植物纤维比较粗硬,即便纺织成布料,也很难保证保暖性。

想要更好的保暖性,动物皮毛是首选。

动物皮毛用盐鞣制后,能够保持较长时间的柔软,是冬季很好的御寒材料。

但古代的盐非常稀少,提炼盐的工艺也十分繁琐,导致很多人吃不起盐,更别说用盐加工衣物了。

所以在商周时期的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后宫妃子会穿着用狐狸、兔子等动物皮毛织就的衣物。

只不过造价太高了,只有公卿贵族才能拥有,普通人根本穿不起。

正因如此,黄河以北根本不适合百姓居住,人口也相对稀少,大部分人都集中在中原地带。

而那些靠近北方的百姓,想要熬过零下十几度的冬天,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在冬天来临之前,他们会砍伐大量的柴火,留作冬天的取暖。

当时的房屋也建造的比较低矮,墙体用土坯垒制,保证屋内的热气不流失。

晚上的时候,他们会将蓬松柔软的稻草铺在床榻上,然后在身上再盖一层稻草。

虽然稻草比较柔软,也有一定的保暖性,但时间一久必然受潮,很容易滋生虱子跳蚤。

所以,人们会趁着天晴时,将稻草拿出去晾晒拍打,到晚上再重新铺回去。

除了稻草之外,古代还有其他人取暖方式吗?

借火取暖

从古至今,最有效的取暖方式还是“火”,无论是现在烧锅炉取暖,还是古代围坐篝火,只要有火,那便不会冻死。

古代不像现代,有着完善的取暖设备,而且煤炭的挖掘也比较有限。

不过这难不倒我们的祖先,他们借助智慧,也将“火”运用到了极致。

他们发现篝火是个好东西,唯一的缺点是不能移动,如果能让“火”跟着人动起来就好了。

于是他们发现,将木柴烧成木炭,然后放在陶罐中,留好进气孔,便可以保证木炭长时间燃烧。

而人便可带着陶罐出门,相当于带着一个火炉子出门,十分暖和。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一个新问题,那就是时间一长,陶罐非常烫,根本不敢摸。

很快有人想出解决办法,他们制造一个背篓,和人体隔绝开来。

背上这样的陶罐,既能取暖,又不担心烫伤自己。

而富贵人家加以改进,采用铁铜材料,制造出中间镂空的结构,最里面盛放木炭,中间有隔层,用空气传递热量。

这便是富家人家常用的手炉,可以放在手袖中,用以驱寒御暖。

手暖和了,晚上睡觉时,脚也得热热的。

但是将木炭放在床尾实在太危险,万一不小心踢翻了,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这也难不住古人,他们将水烧开,灌入铜罐中,外面再裹上一层棉布,放在脚底,一晚上不会变凉。

除此之外,古人还在燃烧材料上做文章。

因为那时候没有运输工具,也没有砍伐器械,每到冬天的时候,木柴就成了主要的取暖材料。

一个成年人,用粗制的柴刀,辛苦一天也不过能扛回来数十斤木柴。

而且山路难行,扛上这么重的木柴,走上一天体力消耗巨甚。

为了减少运输成本,他们在砍下木柴后,会在山脚下垒制一个烧炭的土炉,让木柴烧成木炭。

虽然在烧炭的过程中,会消耗掉一部分柴火,也会带走木炭中的部分能量。

但因为蒸发掉了水汽,木炭会变得更轻,更耐烧,还没有浓烟。

而且在价格上,木炭也有优势,一筐木炭能抵得上三筐木柴。

古人为了保证一家老小平安过冬,他们在墙体里面还做了不少文章,有人知道是什么吗?

古人智慧

为了将火运用到极致,在秦汉时期,人们开始在房屋建造上下功夫,在屋内留有壁炉或火灶。

只不过那时候没有煤炭,想要保证一晚上的温暖,就得时不时添柴加火。

只是柴添的少了,没多久火就灭了;可是柴加多了,又容易引起大火。

而且古时的建筑大都是木质结构,一旦着火,那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避免火灾,古人在堆砌墙体时用坚硬的瓦片垒出管道,和外面的炉灶相连。

白天做饭的时候,炉火会沿着孔灶将火墙烧的滚烫,临睡之前再添几把柴,便可保证一晚上的温暖。

在汉朝时,皇帝为了增加宫殿内的香气,也会将花椒掺入土墙中,只要一加热便椒香四溢。

但是火墙中的孔灶太少,很难保证一晚上的温暖。

古人再次发挥奇思妙想,既然火墙中的烟灶不够长,那就将土床拆掉,在下面垒制出七转八折的孔灶。

这孔灶和外面的炉灶相连,只要外面烧火,烟火会穿过灶孔,使得整个床都是热的,这便是火炕的原型。

但是太热了也不行,人一旦被烤的脱水了,那是非常危险的。

为了让热量传播得更慢,更为持久,古人在火炕上铺上厚厚的土坯,然后再铺上一层稻草,这样便可温暖一晚。

而且古代窗户都比较小,能透光通风即可,冬天的时候,会再用草纸糊上几层。

除了在穿住上做文章,古人在饮食上也有所讲究。

一旦到了冬天,古人会熬制各种热汤,家里条件好的,也会温上一杯热酒。

外出归来后,喝上一口热汤,便可驱走寒意。

而且在宋朝之前,那时候的百姓也会到河边采取苇絮,塞进衣服隔层中,用来保暖。

但苇絮很难保证长久的蓬松,往往穿上几日后,保暖性会急剧下降。

好在随着宋朝贸易的拓展,也让棉花品种迎来了更迭,棉花得以普及开来。

棉花有着更好的保暖性,经过弹制,会变得蓬松柔软,做成棉衣能穿上好几年。

自此之后,棉衣棉布成为百姓冬天御寒神器。

到了现代,御寒手段变得更多了,我们也不用再像古人那样,担心过冬问题。

0 阅读:2
兜兜历史迷吖

兜兜历史迷吖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