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月的㖭碗

听雨说生活 2024-10-12 22:48:31

㖭碗或㖭盘子,在今天应该是个笑话,会被人看不起的。但在那个特殊年代,不说很普遍,但很多人是有过此种经历的。不但不被人笑话,有时还会被视作一种节约的美德。

图片采自网络

记得还是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暑假时到走马窖(地名,今属大英县)走亲戚。晚饭吃的是包谷(玉米)、kaokao(糊糊),一种在稀饭快熟时,再加入磨碎的包谷渣的饭食。

那时候的包谷是一种称作“七匹叶子”的矮小品种,生长周期短,产量也较高,适口性特别好,甜、糯、香。不管烤、煮,或者加入饭食中,都是一种上品杂粮,很受欢迎的。种植面积也很大,极适合与红苕(薯)、棉花套作。

当时吃的包谷Kaokao是刚收获下来的新包谷,味浓香糯,那种好吃难以用语言表述,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与在家中吃的同类饭食是两种概念。吃完碗中的饭食,见粘在碗表浓厚的糊状物,便忍不住用舌头去㖭。越㖭越香、越来劲儿,一圈又一圈,把碗㖭得洗了一样干净。

一下弄得亲戚全家目瞪口呆,赶忙又盛上一大碗,吃完后照样又把碗净,浪费了太可惜。直到再也吃不下,才罢了㖭碗的念头,被亲戚家当作笑话。问我为什么㖭碗?回答就是:“太好吃了,太香了!”

数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让人唏嘘不已。㖭碗,既成为了历史,也是一段有些苦涩、却不乏温馨和亲切,让人怀念的记忆。

0 阅读:0
听雨说生活

听雨说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