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中国不搞改革开放现在会发展得更好,我认为他是扯淡

特友谈文化 2024-06-05 00:14:53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序言】——

有人认为,如果中国没有实行改革开放,现在的发展会更好?这不啻为对历史的一种荒诞误解。

回想起改革开放前的岁月,没有自由经营的权利,农民朋友们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啊。

“说发展会更好”此种论断,不过是对历史的一种浅薄忽视,实为无知之极言。

——【七十年代农村生活】——

在七十年代时,我家的生活简陋而又艰辛,我家住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子里,全家共有七口人:父母、我和我的四个兄弟姐妹。

我清晰的记得,当时我家房子是传统的土坯房,顶上是茅草覆盖的,墙壁是用当地的黄土夯实而成,冬天里总是透风的。

水电设施几乎是奢侈品,水我家是每天都要到村头的那口井里打水,(夏天是到河里洗澡的)。而电更是稀,晚上的灯光全靠油灯和煤油灯提供。

家具也非常简单,一张木制的桌子,几张破旧的椅子,还有一张能睡下我们几个孩子的大床,床是用木头做的架子,上面铺的是玉米杆垫子。

而家门口的那条泥路,每到 (4-5月份)雨季就成了我们的噩梦。

雨一下,路就变成了泥泞的河流,走路不仅费劲,还经常会滑倒,鞋子一踏进去就被泥巴吞没,有时候连鞋都拔不出来。

而我们全家的生计依靠着生产队分配的工分。

每天天不亮,父母就跟着生存队长去田里干活,无论是种庄稼还是收割,都是靠手工完成。

而我父亲和母亲每天的工分加起来能有18分,到年底分粮的时候,勉强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因为那时候,全国上下还在贯彻执行计划经济体制,商品极度匮乏,生活用品都要靠票证供应。

那时,去供销社买东西需要用粮票、布票,像收音机、单车这些奢侈品更是难以想象,通常都需要走后门,找关系才有可能买到。

我记得,我母亲就经常为了一点油、盐、酱、醋排长队,常常是天还没亮就去排队,有时候排上半天也没能买到东西。

而当时的饮食方面更是简陋,家里基本上是以玉米饭和薯条为主,肉类是稀罕物。

全家人能够吃上肉大概是一年一两次的事情,通常是中秋和过年时才有这样的待遇。

平时,即使是鸡蛋也是用来换取生活必需品的,家里养的那几只鸡和鸭主要是为了有鸡蛋可以吃或是换些油盐酱醋。

鸡和鸭也大多在过年才会被杀来改善伙食,那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炖鸡,感觉是一年中最幸福的时刻。

那时村里只有一所小学,条件简陋,老师常常是一位半路出家的知识青年或者是退休的老农民。

医疗条件更是差,全村就一个赤脚医生,常备药品都不齐全(中医),稍微严重一点的病都需要去县里的医院。

每当到冬天,我父亲就会去山上砍些柴火来备冬,母亲则忙着织布和缝补衣服。我们几个孩子则帮忙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喂鸡、挑水。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生活可以说是一贫如洗,如果没有后来改革开放的推行,我们这些农村人的生活很难有实质的改变。

没有外来的投资和技术引进,我们依然会停留在自给自足的原始农业阶段。

——【改革开放】——

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无疑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深刻变革。这场变革不仅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通过农业户籍制度的改革、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中国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巨大转变,经济实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第一是农业的改革,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这一制度最初在安徽的小岗村试点,允许农户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土地,自负盈亏。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数据显示,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前后的几年内,中国的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050亿斤增长到1984年的4070亿斤,增长了约33%。

农民的收入也有了显著提高,据统计,1985年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7元,比1978年增长了近2.5倍。

随着农业的改革,农村户籍制度也逐渐放宽,允许农民进城务工。

这一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城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资源,同时也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

在企业改革方面,国家推行了国有企业的改革,引入了股份制和合同制管理机制。这些措施旨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特别是在1990年代,大量国有企业实行了股份制改造,引入了民间资本和外资。

例如,宝钢集团的改革就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通过引入外资和上市融资,成功转型为现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

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也是改革开放中极为关键的一环。1979年,中国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

此举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正式实施,经济特区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批外国投资者投资。

1985年,中国吸引外资总额就已经达到19亿美元,而到了1990年,这数字飙升至63亿美元。

外资企业的引入不仅为中国带来了资金,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

这些经济变革直接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的GDP从1978年的3679亿元增长到1990年的18604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8%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增长到1990年的15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33元增长到686元。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较为封闭的计划经济体转变为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体。

中国不仅成功地跻身世界经济大国之列,还在不断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其深远的影响将持续显现在今天乃至未来。

——【没有改革开放会更好吗?】——

有人说:如果中国没有进行改革开放,现在的发展会更好,我觉得这话真是站不住脚。

我们得回到那个时候,看看中国的实际生活是什么样的,才能明白改革开放对农民有多重要。

1、农业生产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集体耕作。

你想,一个村子里的地都归集体,农民种地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多出来的粮食也得上交国家,自己能分到的就那么一点点。

我爷爷经常说,那时候大家种的是“国家的地”,心里没底,干活也提不起劲。

要是一直这么下去,人口一增加,按老办法分粮食,那还不得饿肚子?

2、户籍制度

改革开放前,农民就是农民,一辈子和土地绑在一起,想进城都难,那时候有个东西叫暂住证,没这证进城,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这政策要是一直持续到现在,那些想闯荡一番的农村小伙伴们,岂不是连机会都没有?

改革开放后,人们可以进城打工,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步走出来的。

3、农业机械化

我记得村里以前那些老式的小农具,锄头、镰刀什么的,一个小麦季得累得半死,效率还低。

没有改革开放,哪来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引进现代化农业设备?

现在的农村,你看看,大拖拉机、收割机随处可见,一个下午就能收完好几亩地的麦子。

4、工资和经济增长

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去城里打工,很多人的收入水平直线上升,我表哥以前在家里种地,一年到头挣的钱连家用都不够。

后来他到城里打工,现在一年能挣几万块,过年还能带点存款回家。这要是没改革开放,农民的收入怎么可能有这么大提高?

5、生活质量

以前农村连电都没有,晚上全靠油灯,一到冬天,屋里冷得跟冰窖似的。

改革开放后,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现在村里不仅通了电,还通了自来水,连网都拉到家里了。

大家晚上可以看电视,上网了解外面的世界,孩子们也能上网课。这些改善,如果没有开放的政策,怎么可能实现得了?

如果不开放,农村还能有现在这样的发展吗?

改革开放前,我们村还没通水通电呢,现在不仅有了自来水,电也通到家家户户。

村里还建了新的文化广场,晚上大家聚在那儿跳广场舞,看电影,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些都是开放带来的好处。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农村的生活和发展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那可真是想都不敢想。

改革开放让农民有了自主权,有了走出去的机会,也给农村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

谁要是还说不开放更好,那真是没见过世面,不知道我们农村人过去吃过的苦。

你看看朝鲜和前苏联。

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国民生活水平长时间停滞不前。而朝鲜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国家,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韩国存在巨大的差距。

——【总结】——

如果当初不改革开放,现在的发展会更好,我只能说这种观点完全不懂那时候农村的苦日子。

想当年,农民哪有自主权?

种地辛苦一年到头,还得上交国家,自己能留下的连饱腹都难。

改革开放让农民能自己决定怎么种,还能去城里打工赚钱,生活水平哪是以前能比的?

机械化农业、进城务工、提高收入,这些改变彻底转变了农村面貌,也带动了中国的快速发展。

要是还按老一套来,农民现在还不知道得过多苦日子呢,所以,说没改革开放会更好,这不是胡说八道是什么?

那么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0 阅读:1

特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