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俄罗斯前,中国外长会见美国高官,双方达成有益成果

君清观察 2023-09-18 11:58:23

9月16日至17日,中国外长王毅在访问俄罗斯前会见了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双方就中美之间的重要问题进行了长时间沟通。

王毅外长与沙利文上一次会晤是在今年5月,当时中美关系因“气球事件”陷入最低谷,急需双方高层进行接触磋商,以缓和双边关系,于是两人在维也纳举行了会晤,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美关系,也促进了之后的布林肯、耶伦、雷蒙多等美国高官访华。而王毅与沙利文的会晤也成为了中美高层保持战略沟通的特殊渠道,有助于双方管控分歧,避免误判。

而这一次王毅与沙利文会晤,会晤地点并非维也纳,而是马耳他。在访问马耳他这个欧洲国家后,王毅外长将马不停蹄赶往俄罗斯进行访问。于是沙利文抓住机会,选择在王毅外长飞往莫斯科前与之会晤,其目的除了稳定中美关系外,也有敲打中方,担忧中俄走得太近威胁美国的意味。

王毅与沙利文此次会晤,虽然有些突然,但双方准备充分,足足会谈了两天,涉及俄乌冲突等全球性安全问题以及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事关中美关系的关键问题。

从外交部披露的公开信息来看,双方进行了长时间、全面且深入的沟通,达成了有益的成果。双方一致同意将继续保持这一战略沟通渠道,未来将继续保持高层对话,举行包括海洋事务、亚太事务在内的一系列磋商。同时,双方还谈到了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一致同意落实两国元首之前在巴厘岛会晤期间达成的共识。

如果仅从以上信息来看,此次中美高层会晤坦诚深入且富有成效,但中美之间的分歧无可避免,双方在台湾问题上互不让步,基本上属于各说各话,很难达成共识,更难落实涉及台湾问题的共识。

在与沙利文会晤时,王毅外长谈及台湾问题,称这一问题是中美关系不可逾越的红线,要求美方必须恪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落实拜登政府不支持“台独”的承诺。

王毅外长的话美方并不陌生,因为中方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但美方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把中方的警告当回事。其在台湾问题上作出的承诺形同一页废纸,不仅没有严格落实承诺,而且还变本加厉支持“台独”,公然挑衅中方,恶化中美关系,使得中美关系眼看有所缓和,但往往因为台湾问题,很快又回到跌入谷底。

其实,中方也知道,中美之间的分歧一直存在,难以化解,中方并不奢求美方彻底与台当局断绝官方往来,严格落实不支持“台独”的承诺。中方所希望的是,美方不要一意孤行,利用台湾问题故意挑衅中方,逾越中方划下的红线,这对中美双方都没好处。

而如果美国一意孤行,非要变本加厉利用台湾问题挑衅中方,那就别怪中方不客气了,我们有的是办法反击,狠狠地打疼对方。

就拿美国对台军售来说。拜登批准对台军售,将大量武器卖给台当局,这些武器并非由美国军方运送到台湾岛,主要是由美国军工企业负责与台当局交易。而美国的军工企业在全球开展业务,其生产武器所需要的关键原材料,其中有一部分需要从中国大陆进口。于是中方宣布对美国军工企业实施制裁,使得参与对台军售的雷神和洛马这两家美国军工企业难以在大陆市场开展业务,而且中方对镓和锗这两种关键金属实施出口管制,也让美国军工企业头疼不已。

本月15日,中方再次宣布制裁美国洛马公司,而且是对该公司的分公司进行制裁,这意味中方的制裁越来越精细化,越来越有针对性。除此之外,另外一家名为诺斯罗普·格鲁曼的军工企业也上了中方的制裁名单。另外,减持美债也是中方反制美国的一张牌,要是中方持续大规模减持美债,这对美国而言更有疼痛感,说是会动摇美国的根基也不为过。

除了直接反制,加强与俄罗斯等战略伙伴的合作,其实也属于对美国的反制。

美国军方高层一直想安排中美防长会晤,但中国防长李尚福避而不见,反而两次访问俄罗斯,加强中俄之间的军事合作,这让美国坐卧难安。而在外交层面,王毅外长在与沙利文会晤后,马上就会飞往莫斯科,举行中俄第十八轮战略安全磋商,这意味着中俄关系将愈发亲近,这显然是美国不希望看到的。

当然,中美关系目前尚处于斗而不破的状态,谁都不想掀桌子,与对方彻底撕破脸,毕竟这样做的代价是难以承受的。所以目前来看,中美关系虽然紧张,但双方仍保持对话,沟通渠道畅通,并不会因误判而发生军事冲突之类的危险。

0 阅读:4
君清观察

君清观察

以君之眼,静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