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话题“财政供养人员超过8000万”冲上热搜,根据已经公开的数据测算,财政供养人员每年大约需要花费税收的40%。
今天,我们结合史料还原唐太宗李世民如何应对“财政赤字”,希望能给我们带来思考借鉴。
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2年,虽然已经贵为天子,但李世民并没有感到轻松,朝廷面临着种种困局,稍有不慎,唐帝国就会土崩瓦解。
这天,房玄龄受命进宫面见唐太宗,李世民开门见山地和他讨论精简机构、裁撤冗官的问题。
按照历史规律,朝代存在的时间越长,朝廷官员将会越多,但是,此时距离唐朝建立只有9年,为什么会需要裁减官员呢?
此事还要从唐高祖李渊称帝的历程说起。
隋朝末期天下大乱,各地的起义军此起彼伏,隋炀帝杨广派兵到处平定叛乱,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就在隋朝统治摇摇欲坠的时候,李渊在晋阳宣布起兵,当时李渊的目标非常清晰,率领大军直逼隋朝都城长安。
从617年7月在晋阳誓师起兵,到617年11月李渊率军攻破长安,中间仅有4个月时间。
在反抗隋朝的起义军中,李渊的实力并不是最强的,但他是最聪明的,迅速占领隋朝都城,拥立隋炀帝之子为傀儡皇帝,这为以后登基称帝铺平道路,这是特别值得夸赞李渊的地方。
但是,李渊是如何做到快速兵临长安的呢?
起兵初期的李渊麾下只有3万将士,为了能够达到快速攻取长安的目标,在晋阳到长安的路上,李渊遇到强悍的隋朝守将尽量绕道,避免战争减慢进军速度。
与此同时,李渊迫切需要扩充军队,依靠麾下猛将赢得战争胜利,主动写信招降沿途起义军首领,对这些人给予丰厚的赏赐,比如冯翊农民军首领孙华、鄂县起义军首领李神通。
总之,唐高祖李渊在进军隋朝都城过程中,一半是战场上硬碰硬杀出来的,另一半是许诺丰厚封赏换取的“加盟让路”。
公元618年6月,李渊扶持的傀儡皇帝隋恭帝宣布禅让皇位,李渊在长安城太极宫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为“唐”,定都长安,史称唐高祖。
李渊虽然坐上皇帝宝座,但是属于他掌控的土地非常有限,拥兵割据的豪杰都虎视眈眈,连绵不绝的战争在所难免。
李渊是非常聪明的,他不仅将眼光放在“武力攻城取地”上,还尽可能兵不血刃地扩大地盘和实力,也就是主动吸引各路豪杰前来归降。
既然是吸引他人投奔,李渊开出的条件必须是充满诱惑力,许诺给予高官厚禄,几乎都是指定州县赏赐给他们。
正因如此,唐高祖李渊为安置这些追随的豪杰,导致唐朝的州县数量超过隋朝时期的2倍,唐朝地方官员众多,有“十羊九牧”的说法,意思是10个百姓当中有9个都是当官的。
站在李渊当时所处的环境来说,他的选择是非常睿智的,李渊就是靠战场取地和收服人心,这才有了打造盛唐的基础。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国情,每代人都有特定的使命,需要的是与时俱进解决它。唐高祖李渊遗留下来的问题,始终是需要解决的,这就看唐太宗李世民的智慧了。
实际上,唐太宗面临的局面更加触目惊心,在经历隋末唐初的战乱后,百姓为躲避战乱背井离乡,遭遇饥荒洪水灾害人口锐减。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初期,朝廷登记在册的户籍数与隋朝的户籍数相比,竟然不到百分之一,直到唐太宗贞观年间,唐朝户籍上的人口才恢复到隋朝时期的十分之一。
因此,在唐太宗登基的第2年,他认为朝廷政府机构过于庞杂,重点是官员冗积,唐太宗决定启动“精简机构、淘汰冗官”的大事,由于事关重大,唐太宗请房玄龄等人来共同讨论。
首先,唐太宗向众位大臣说明淘汰冗官的重要性,这段言论堪称经典。
《贞观政要》记载,“致治之本,惟在于审。量才授职,务省官员。”
意思是说,国家实现有序治理的根本办法,最重要的是审慎用人,准确衡量每个人的才干,根据才能大小授予官职,务必尽可能减少官员的编制数量。
对此,唐太宗还专门引用《尚书》中“任官惟贤才”,主要是说明任用官员一定要选择贤才,此外还说要做到“官不必备,惟其人”。
《贞观政要》记载,“若得其善者,虽少亦足矣;其不善者,纵多亦奚为?古人亦以官不得其才,比于画地作饼,不可食也。”
综合起来,唐太宗认为,选用官员关键在于得到真正的贤才,如果能够选拔到这样的人,虽然官员人数不多,但是使用起来就足够了,相反,如果是无能的人尸位素餐,即便是再多的人也不能发挥积极作用,这些人在霸占着官职,就像是在地上画饼,是不能真正吃饱肚子的。
在《史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意思是,1000张羊皮的价值,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珍贵,我认为用来形容朝廷官员数量非常合适,数量多并不代表高效,关键在于选拔的人是否优秀。
房玄龄出身名门世家,从小便博览经史、善于谋略,在把握关键大事上能力突出,与杜如晦并称为“房谋杜断”,是唐太宗极为倚重的名相,位列凌烟阁24功臣。
房玄龄知道唐太宗的用意,按照旨意拟定全新的官职和实际需要的官员数量,京官最初有2000余人,裁减后只剩下643人,裁员比例超过三分之二。
不仅如此,经唐太宗敲定,地方行政机构也大量裁减,唐朝共划分为10道、300余州、1500余县。唐朝经过这次大张旗鼓的“精简机构、裁撤冗官”,为唐太宗实现贞观盛世打下坚实的基础。
唐朝在这次“裁员”之后,从官场吏治、王公百姓、生产贸易等方面全都呈现出勃勃生机,在《贞观政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贞观政要》记载:“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民。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意思是,裁减后的官吏大部分自我约束、清廉谨慎,就连王公贵族和符号家族都害怕天子威严、小心行事,不敢有欺压底层百姓的行为,社会治安突然变好,商人在路上来来往往,也没有盗贼打劫侵扰,百姓家中的牲畜自由行走在田野间,百姓不用害怕盗贼、夜不闭户。
也许,这段记载对唐朝当时的情况有夸大成分,但是贞观年间吏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达,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一切与唐太宗初期裁减冗官的举措是分不开的。
元朝时期有位名叫戈直的学者,他对唐太宗“缩减官员数量”的政策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唐太宗这样做至少有四个好处。
一是建立精心挑选官员的制度,可以保证皇帝不会错失有才能的人;二是官员数量少,朝廷可以保障充足的俸禄供应,不会拖欠官员俸禄,这样就不会担忧官员从百姓身上搜刮民脂民膏;三是官员数量少更容易保证权力和责任的统一,不会出现权力交叉,相互推卸的情况;四是官员数量少会避免相互之间的无事生非,减少官僚系统的内部消耗。
戈直对唐太宗“省官”措施的这段评价,可以说是鞭辟入里,对于后世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唐太宗在“精简机构、裁撤冗官”后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是显而易见的,但并不是每个朝代都能实现唐太宗的效果。
在明朝晚期,朝廷曾经也开展一次规模宏大的裁减官员,但是效果却奇差无比,这是为什么呢?
唐朝紧迫需要裁减官员,算是历史上的特殊情况,更为普遍的情况是像明朝这样,经过王朝长时间的积累,朝廷供养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导致财政难以支撑,不得不采取裁减措施。
到了明朝晚期,朝廷每年需要供养的皇亲多达10万人,这些都是在朝廷俸禄册明确列明享受俸禄的人,按照明朝当时的财政收入,皇亲们每年要消耗掉2年的全国农业税,相当于40%的国家税赋都为皇亲发放俸禄。
与此同时,明朝朝廷还需要供养1.5万的京官,这些人的俸禄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面对如此艰难的财政现状,明朝决定启动裁员来摆脱“艰难处境”。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朝廷没有裁减消耗大量税赋的皇亲和京官,而是选择裁减基层官吏,比如说驿站的小吏。很显然,驿站小吏的俸禄远不及京官,更不可能与皇亲的俸禄相提并论,这样的裁减政策没有出现积极效果,反而带来一堆的后续问题。
比如说,朝廷减少驿站的数量和小吏数量,导致驿站的服务水平直线下降,进一步导致很多官员不愿长途跋涉放弃基本的巡视检查,懒政惰政现象更加严重,直接影响朝廷对社会的治理。
明朝相比唐太宗,到底差在了哪里呢?
唐太宗在启动裁减冗官之初,首先是拿秦王府旧部的官员开刀,也就是常说的“刀刃向内”。
要知道,秦王府旧部是唐太宗的嫡系,在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李世民带兵南征北战,这些秦王府旧部都是当年舍命跟随的名将谋臣,在玄武门之变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可以说,李世民能够坐上皇帝宝座,这些人功不可没。
如今,唐太宗要开始裁减官员,首先拿这些亲信嫡系开刀,唐太宗用实际行动践行“裁员不避亲”。
反观明朝的裁员,只裁小吏不裁皇亲,名义上是精简机构、裁减冗官,实际上是药不对症,结果,不仅没有解决堆积的财政问题,反而是将社会矛盾激化。
同样是“裁减冗官”,明朝朝廷与唐太宗相比,云泥之别立判。
纵观古代历朝统治者,虽然朝代的发展,都会出现“官职冗滥”“吏员冗滥”问题,一般都会通过精简机构、裁减冗官的方式摆脱困境,解除朝廷面临的治理危机。
但是,在制定并推行“淘汰冗官”的措施时,往往需要注意是否对症下药的问题,唐太宗李世民对于官员数量和质量关系的辩证论述,极为深刻,值得后世思考学习,唐太宗“省官”思想也充满执政管理智慧,这种刀刃向内的决心更是关键中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