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16岁,年少的于建军因在越南战场上英勇作战,获得一等功勋章,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那时的他,手握荣耀,胸怀理想。
可退役后的于建军并没有选择享受荣誉带来的优越生活,相反他经历了两次下岗,并且在艰难的日子里坚持不依赖他人,不利用自己的军功谋取私人利益。
为什么一个曾经的英勇战士,宁愿在困难面前拉石头、摆摊卖馒头,也不去找组织寻求帮助?究竟是什么让他如此坚守自己的底线,甚至放弃了看似轻而易举的帮助?
【英勇崭露头角】
1979年,于建军怀揣着对国家的责任和对战友的承诺,踏上了征战的道路,那时他年仅16岁,刚刚进入部队,尽管年纪轻轻,但他很快便从一名普通新兵转变为战场上的尖兵。
在凉山战役中,于建军亲眼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心中不禁涌起了悲痛和愤怒,他强忍住泪水,迅速调整状态,找到了一个最佳的射击位置。
凭借精准的判断和枪法,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打掉了敌人的两个火力点,用几颗手榴弹摧毁了敌方阵地,缴获了大量武器。
这次英勇的表现,让年仅16岁的于建军被授予一等功勋章,并且成为全国瞩目的英雄,其事迹被广泛报道,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偶像。
在那时,他也受到了许多军校的邀请,成为了新一代的英模,仅仅16岁,他的英雄事迹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四处巡回报告,接受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但这个被众人称为英雄的年轻人并没有借此机会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在四个月的报告巡演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河南浚县,选择了继续过平凡的生活。
尽管身上挂满了英雄的光环,于建军始终坚持着自己平实低调的生活方式,他拒绝了许多通过“英雄”身份谋取高官职位的机会,并选择通过普通劳动来维持生活。
回到家乡后,于建军并没有直接申请一份荣誉加持的工作,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先是在果品加工厂做工。
即使有过一等功的光荣背书,他仍旧不敢轻易依赖自己的军功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资源,这种坚守原则的态度,使他成为了许多同乡们心中的榜样,但也让他与许多人的期待渐行渐远。
这一段时间,他的生活似乎平静了下来,然而平静的背后,却隐藏着即将到来的风暴,果品加工厂的效益逐年下滑,最终在1988年宣布停产。
对许多人来说,停产无非是失去了工作,于建军和大多数人一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时候,站在风口浪尖的于建军并没有选择用他的“功勋”去争取一次有保障的工作。
无论外界如何劝说,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军功不应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他深知,光环终会褪去,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支撑起家庭和生活。
在这场失业风波中,于建军是否能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不依赖外界的帮助?
【艰难岁月】
1982年,随着部队的整编,于建军回到了家乡,那时的他,虽已经拥有一等功勋章,却没有选择利用自己的功勋去寻求更好的职业或特殊待遇。
相反他像大多数退伍军人一样,选择了踏实的生活,进入了家乡的果品加工厂工作,起初工作稳定,生活也算安定。
正如很多人所经历的那样,厂子的经营状况并不理想,随着效益逐渐下滑,最终在1988年宣布停产。
失去了工作,回到家乡的于建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为了应付生活的压力,他和妻子秋霞、两个孩子回到了老家的三间土坯房里,那座房子年久失修,甚至连最基本的家具都没有。
农村的生活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经济状况并不好,村里没有给于建军分配土地,连种田的地都没有。
秋霞身为乡村民办教师,收入甚是微薄,那点薪资对于维持一家四口的生计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秋霞提出了让于建军向县里的领导求助的建议,她认为凭借于建军的军功和荣誉,向领导开口要求安排工作并不为过。
毕竟他曾经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国家应该给予一定的回报,而于建军却坚决拒绝了妻子的建议,他认为自己在战场上所获得的荣誉,不是用来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
面对日益增加的生活压力,她不禁感到心急如焚:“两个孩子要养,难道我们就这样一直过下去吗?”
她希望丈夫能妥协,毕竟生活的重担越来越沉重,依靠丈夫的坚守似乎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可是于建军始终不动摇,依旧选择了依靠自己,而不是借助外界的帮助。
在他看来,虽然生活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放弃自己的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秋霞对丈夫的坚持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面对丈夫始终不愿求助的固执,秋霞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生活压力和个人矛盾的交织下,夫妻俩的感情逐渐裂痕。
尽管如此,于建军依然坚持着自己的选择,继续通过辛勤工作来维持家庭生计,为了赚钱,他找到了一份拉石头的工作,工资微薄,每拉一车石头才赚五毛钱,但他并不抱怨。
他每天总是比别人更早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尽管工作的艰辛让他感到身心疲惫,但他依然咬牙坚持。
【再度振作】
和秋霞的关系虽然因为经济困境逐渐变得紧张,但于建军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无论如何,他都要自己走出困境,不依赖任何外力,特别是不能让自己的军功成为一个谋取工作的筹码。
但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渐渐改变了两人之间的关系,秋霞曾经因崇拜他的英雄事迹而嫁给他,在艰难的生活中,她对未来的憧憬与于建军的坚持发生了矛盾。
尽管她理解丈夫的原则,但经济压力和生活的不易让她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她认为作为一名曾经的英雄,于建军理应利用自己的军功去向领导请求一个体面的工作。
面对妻子一次次的劝说,于建军依然坚持不愿用军功去换取职位,他坚信“军功章是荣誉,不是筹码”。
她看着丈夫一天天憔悴下来,心中充满了无奈和不满,最终夫妻之间的矛盾在1989年爆发,秋霞提出了离婚。
她带着孩子离开,留下了仍在奋力支撑家庭的于建军,这段婚姻的结束,让于建军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思考之中,虽然他痛苦,但他依然没有选择放弃自己那份坚守的信念。
在失去了家庭支持后,于建军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依然没有选择去找“领导”,而是决定继续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为了生计,他开始了新的尝试,养猪。
他从零开始,贷款5000元开办了一个小小的养猪场,白天他在猪圈里忙碌,晚上则挑灯夜读,学习养殖知识,尽管养猪场起初发展得不错,但很快猪价暴跌,他的养猪场不得不关闭。
面对这一切,于建军没有选择气馁,反而继续寻找新的出路,在几次失败后,他再次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继续摆摊卖馒头。
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准备好150斤面粉,做出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馒头,挑到集市上去卖,最初,生意非常艰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可他的手艺。
就在他努力重建生活时,一位不经意的陌生人进入了他的世界,她的出现能否改变他的命运?
【双重成就】
当于建军仍在街头售卖馒头之时,银行职员杜全芬注意到了他,杜全芬靠近于建军,并非是由于其往昔的英雄事迹。
而是因为她看到这位曾经的战斗英雄,在生活的困境中依然顽强地生存下去,并努力为家庭撑起一片天。
杜全芬对于建军产生了深深的敬佩,还开始主动关心他的生活,常常带着一些水果、生活用品前来探望,在她的关心和支持下,于建军渐渐感受到一股温暖的力量。
她帮助于建军照顾孩子、整理家务,逐渐在于建军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两人从最初的朋友关系,慢慢发展成了深厚的感情,最终走到了一起。
杜全芬的到来,让于建军找到了新的力量,也让他意识到,自己依然可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与此同时,他的女儿于海歌也不甘示弱,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国防科技大学,延续了父亲的理想。
这让于建军感到无比骄傲,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坚持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影响了下一代。
在2000年,于建军在县科学技术协会获得了一个稳定的工作,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轨,尽管如此,他依旧保持着军人特有的作风,每天准时起床,按部就班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于建军的事迹也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和赞赏,不仅得到了同事的尊敬,还获得了领导的支持,他的生活似乎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结语】
于建军的故事是一位英雄的坚守与自我塑造的过程,他从战场到生活,从失业到创业,每一次的低谷与挑战都没有打败他,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地走在自己的路上。
他不依赖过去的荣誉,而是凭借着无畏的勇气与坚守,为自己的家庭带来希望,也为自己赢得了新的人生篇章。
【参考文献】
解放军报2019-02-09发布的《走进光荣之家|退役老兵无愧,无憾,无悔》
中国军网2019-01-28发布的《一日戎装 终生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