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盯上年轻人!这4个坏习惯,你可能也天天做

营养均衡餐桌 2024-07-05 14:58:14

以下文章来源于39健康网 ,作者小九

“我头不痛不晕,什么症状都没有,血压高点就高点,不是什么大毛病!”

34岁的小张是一名销售经理,在外打拼多年,体重也跟着收入“蹭蹭蹭”上涨,去年查出了高血压,医生建议服用降压药、改一改生活习惯。

但他平时工作忙,加班、应酬多,加之自诩年轻,对医生的建议和妻子苦口婆心的叮嘱不以为意,依旧是“我行我素”。

最近,小张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位上!尽管捡回了一条命,但留下了肢体活动不利,话也说不清的后遗症,小张和家人的生活从此发生毁灭性的改变。

高血压,这一看似普通的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

我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中青年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异常的发生比例高达40%以上。其中,中青年高血压患者(18~64岁)占总体高血压人群的55.3%。

血压,是指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心脏泵血能力、血管的血量和血管直径、弹性三个因素决定了血压的高低。

如果心脏跳动快,泵血多,流经血管的血量变多,血压自然就变高。正常情况下,心脏会随之调整,减慢心率,泵血减少,血管舒张,便可恢复正常血压。

但随着生活中一些诱发因素的累积,血压的自我调节系统会逐渐失灵。

《2022年中青年高血压专家管理共识》中提到,中青年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为交感神经兴奋。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会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促使心跳增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致使泵血量增多,同时也会刺激外周血管收缩,使管径缩小,进而则导致了血压升高。

而中青年群体普遍工作繁忙,社会应酬多,一些不良饮食习惯和一些不良行为因素都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高盐高糖饮食:高钠盐、高糖的摄入会引发肾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反应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轴抑制减弱,进而引起血压增高。

抽烟酗酒:香烟中的尼古丁会直接刺激心脏和肾上腺素,酒精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血压也就飙高了。

精神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躁激动时,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引起血压升高。

过度肥胖:《中国高血压患者心率管理多学科专家共识》指出,在超重和肥胖患者中,肌肉交感神经活性明显增强,更易患高血压。

中青年高血压隐匿性强,大多数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只有体检或偶然测量时发现血压高,但多仅是轻度升高,很多患者认为没有症状就影响不大,无需治疗。

然而,这正是高血压这位“杀手”的狡猾之处,它不会让你立刻感到痛苦,却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地伤害着你的心脏、脑部和肾脏等重要器官。

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常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和高胆固醇等代谢异常共同存在,增加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其他代谢疾病的风险。

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患者处于交感神经激活状态,心率增快,可以直接损伤动脉、心脏,导致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长期如此,增加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风险。

脑血管系统:在长期高压状态下,脑内小动脉的内膜通透性增高,血管壁逐渐发生硬化、变窄或破裂,导致脑部缺氧或出血,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等脑血管病。

肾脏损害:长期高血压会使肾脏血管出现硬化、狭窄,导致肾脏缺氧或坏死,引发肾小球硬化、肾动脉硬化等,甚至进展为肾衰竭。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迁,高血压患病人群不断增长,并逐渐年轻化。不同于老年患者,中青年患者尽管短期心血管绝对风险较低,但由于预期寿命长,长期及终生风险较高。

因此,中青年患者要及早控制并系统管理好自己的血压,以避免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中国中青年高血压管理专家共识血压》指出,当血压≥160/100mmHg时,就应该用药治疗。市面上常见的降压药有5大类,但对于中青年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年轻人面临更大压力,交感神经系统激活明显(如静息心率>80次/min)的病理生理机制,指南共识推荐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在高血压应用中的专家共识》中也指出,在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中,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疗效可能优于其他类别降压药物,尤其适用于心率增快等交感活性增高表现的无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

β受体阻滞剂可以直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可以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能够保护心血管,预防猝死。如今β受体阻滞剂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能够精准的双选择性阻滞α1、β1受体,比如盐酸贝凡洛尔片,双重阻断的机制升级,能提供更好的血压控制,有助于减轻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饮食对调控高血压有着很关键的作用,患者应保持少盐、低糖、低脂肪饮食,多食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同时要严控限制烟酒。

对于肥胖患者,要定期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中青年患者精神压力大,要学会自我进行心理疏导与宣泄,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如果已经发现有轻度高血压,或者已经在服药的高血压患者,应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和心率,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建议18岁以上成年人每2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35岁以上每年都要测血压,血压不稳定者,每天测量1至2次。

如今,高血压不再只是老年人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受到了威胁。身体是本钱,健康是必需品,希望各位年轻的朋友,多多关注并科学管理好自己的血压,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小家负责。

-THE END-

来源:39健康网

0 阅读:0
营养均衡餐桌

营养均衡餐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