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你真的对当初的选择一点都不后悔吗?”我凝视着二叔那双粗糙的手,上面刻满了岁月的痕迹。2023年的夏天,蝉鸣声声,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内。我偶然翻到一张老照片,照片上的二叔身着军装,英姿勃发,和眼前的他判若两人。这张照片勾起了我的好奇,也开启了一段尘封往事的回忆。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位营长转业后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又何以如此坚定,从未后悔?
照片定格在1974年,那是二叔转业回到家乡的年份。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去公社武装部当副部长,或是去县砖瓦厂当副厂长。前者听起来体面威风,而后者却意味着艰苦和挑战。是什么原因促使二叔做出了最终的选择?
原来,我的三叔,当时在县委办公室工作,给了二叔一个重要的建议。他认为武装部副部长虽然名头好听,却是个闲职,而砖瓦厂则是一个能够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地方。三叔的话点醒了二叔,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砖瓦厂,去迎接新的挑战。
砖瓦厂的工作远比想象中艰苦。厂里的条件简陋,设备落后,工人们每天起早贪黑,但产量仍然不尽人意。“那时候,我每天都和泥巴打交道,回家衣服上全是泥。”二叔笑着回忆那段时光,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可我分明听出了一丝不易。他甚至遭到了家人的反对,连奶奶都责怪他放着好好的营长不当,跑去和泥巴打交道。二叔却坚定地回答:“老百姓盖房子,总得有人做砖瓦吧?我就是去给大家做砖瓦的。”
在二叔的带领下,砖瓦厂逐渐焕发了生机。他带领工人们进行技术革新,引进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砖瓦厂的产量稳步提升,最终成为了县里的明星企业。二叔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1978年,县里给厂里配了一辆吉普车,二叔特意开回村里让爷爷体验了一把。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年幼的我第一次坐汽车的兴奋劲儿,全村的人都围着那辆绿色的吉普车,好奇地打量着。
好景不长。到了90年代末,新型建材开始流行,传统的砖瓦逐渐失去了市场。砖瓦厂面临着倒闭的危机,县里甚至打算将厂子卖掉。这对于为砖瓦厂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二叔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我就想啊,这么多年的心血,难道就要这么完了?那些工人怎么办?他们的家庭怎么办?”二叔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语气中充满了无奈和焦虑。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找到了二叔。这位大学生是县里走出去的,学的是建筑材料专业。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砖瓦厂改造成新型环保建材厂。这个提议为濒临绝境的砖瓦厂带来了一线生机。二叔和厂里的老同志们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决定放手一搏。他们四处奔波,贷款、咨询专家,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将砖瓦厂转型升级。
改造后的砖瓦厂焕然一新,生产的新型环保建材甚至用在了县里的新图书馆建设上。“每次我路过那里,心里都美滋滋的。”二叔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二叔,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你还会选择砖瓦厂吗?”我再次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二叔沉默片刻,然后坚定地回答:“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果啊。我选择了砖瓦厂,就得对这个选择负责到底。”
二婶也曾对我说过,如果二叔当初选择了去武装部,家里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过。但她并不后悔嫁给二叔,因为她为二叔所做的事情感到骄傲。三叔也回忆起当年劝二叔去砖瓦厂时的情景,他说他只是觉得二叔踏实肯干,适合做实事。
如今,二叔已经退休多年,但他从未忘记自己为砖瓦厂,为家乡做出的贡献。他常说:“我虽然没当上什么大官,退休工资也不高,但是我为家乡做了点实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就够了。”
二叔的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他的人生或许没有大富大贵,但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无悔人生。他让我明白,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职位的高低,而在于是否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您觉得,二叔的选择,究竟值不值得?什么样的选择才算是真正无悔的人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