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农村,很多人第一想到的是升起的炊烟和咆哮的老狗,是麦浪翻滚的田野和佝偻的背影。
我上次回农村时,却发现了三大“反常”怪象,它们就像一记耳光,狠狠扇在每一个农村人的脸上。
怪象一、儿子结婚后,父母还要养家糊口
都说儿子结婚了,父母就能享清福了。
可现实却是父母拼搏了大半辈子,把攒下来的所有家底留给儿子娶了媳妇,想着以后的生活能轻松一点,谁知儿子根本没有养家能力。
老两口没有等来孩子的孝顺,却等来催债电话。为了摆平儿子欠下的外债,老两口不得不在本该休息的年纪,再次背井离乡出去打工赚钱。
你以为这就能维持小家的安定了?
错!
一旦老两口干不动了,家庭的开支就会陷入窘迫,平时的幸福就会被无休止的争吵代替。
尴尬的是小两口离婚后,老一辈还要继续带孩子。
他们曾骄傲的把炫耀背起孩子就是背起全世界,可如今背上的小人长大了,却没力气背起这个家。

怪象二、农村建房、城里买房,依然容不下小两口
去趟农村,一眼看去家家盖起两层小别墅,三层小洋楼。
因为在父母那一辈看来,儿子要娶媳妇,家里必须要在宅基地上盖起新房。更重要的是新房一定要比现有的气派,邻居家盖三层,自家起码要盖三层半。
可让他们想不到的是,现在女孩结婚所要的房子,必须是县城起步。
于是奇葩的一幕出现了,辛苦了半辈子攒了十几万的积蓄,在农村盖的新房被女生嫌弃,只能咬咬牙贷款在县城买的楼房。小两口的工作不在本地,又只能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四个钱包还一套没人住的房贷。
最后就是农村的房子旧了,县城里的房子看不上眼。两人每个月都在辛苦上班,可钱没有挣到,生活也没有变好!
怪象三、视为命根子的土地被“抛弃”
你听过“撂荒”吗?
这个词比“躺平”更狠——农民把祖祖辈辈视为命根子的土地,像垃圾一样扔在深山里,连野猪都嫌这里太荒凉。
老一辈人痛心疾首:“以前为了一分地能挣得头破血流,现在白送都没人要!”一位90后农民的儿子对我说:“我爸总说土地是命,可他的命只值一天200块。”
在没有人耕种的荒地上,野猪带着家属大口大口咀嚼着无人问津的庄稼。
农民是什么反应?
装监控!
但是装监控不是为了防野猪,而是防隔壁村的老王偷摘南瓜——毕竟南瓜能卖钱,土地不能!

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了土地的廉价,老人却用一捧麦芽,守护着人们的温饱。这不是乡村振兴的阵痛,而是整个时代一记响亮的耳光。你说你爱农村?可你的爱,只藏在炊烟像水墨画般的写意里,从不会问灶台前佝偻的脊梁能有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