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新春佳节,总是洋溢着喜庆与希望。
大年初十,在传统民俗中,被称为 “石头节”。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
相传这一天是石头神的生日。在古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头,盖房子、做工具都要用到它,所以对石头充满敬畏,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来祭祀石头神。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珍惜各种资源一样,古人对石头的敬重,体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感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f52671169c63c28c760f5e647d78898.jpg)
四大习俗,传承千年文化
祭石感恩
大年初十,在不少地方,祭石的古老习俗依旧延续着。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下,人们便忙碌起来。他们精心挑选圆润、形状独特的石头,视作石头神的象征。接着,将精心准备的祭品摆放在石头之上,那一张张刚出锅的大饼,散发着麦香,金黄的色泽仿佛是阳光的馈赠;新鲜的水果,红的苹果、紫的葡萄、黄的香蕉,色彩斑斓,果香四溢,每一颗都饱含着人们对自然的珍视。
在有些地区,袅袅香烟升起,人们手持点燃的香烛,神色庄重,面向石头神虔诚地叩拜。他们的额头轻触地面,心中默默诉说着过去一年石头给予的庇佑,或许是建房时石头的坚实支撑,或许是农耕时石头工具的助力。
口中念念有词,感谢它过去一年对生活的帮助,也热切祈求新的一年,日子能像石头般安稳、坚固,不为风雨所动摇。
正如那句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份对石头的感恩,不只是简单的仪式,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即便现代生活方式已发生巨变,高楼大厦代替了茅屋,机械取代了部分人力,但这种感恩精神,始终在岁月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时刻提醒着我们铭记过往,心怀感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02018df207d4bef2a3f24b73bb356d2.jpg)
挂花灯祈愿
花灯色彩绚丽夺目,红的似火,蓝的如深邃夜空,黄的像温暖日光,造型更是千变万化。瞧那动物灯,兔子灯的耳朵仿佛能随风轻晃,眼睛灵动有神;荷花灯层层花瓣细腻逼真,娇艳得好似能闻到花香;卡通人物灯则充满奇思妙想,把孩子们喜爱的形象活灵活现展现出来。
挂花灯有着独特寓意,它象征着驱散黑暗,迎来光明。在新的一年,人们希望借着花灯的光亮,将烦恼与困难照亮,让生活满是希望。
古代诗人曾留下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 的诗句,把花灯节时热闹的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街道上华服人群穿梭,孩子们在灯火间嬉笑玩耍。
直至今日,在传统节日里,花灯依旧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2a17b5d7f81eec730b061e3b1f1be8a.jpg)
吃烙饼纳福
烙饼圆圆,恰似天上皎洁满月,寄托着团圆美满的美好期许 。
制作烙饼时,妈妈们可就成了主角。她们挽起袖子,手法娴熟地揉面、擀面,锅里倒油,待油温合适,面饼下锅,瞬间发出 “滋滋” 声响。妈妈们专注地守在锅边,不时翻面,就盼着把饼烙得两面金黄、又香又脆。
一家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一边品尝着美味烙饼,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分享过去一年的趣事。有人说起工作中的小成就,有人聊起旅行时的奇妙见闻,欢声笑语在屋子里不断回荡。
这看似简单的场景,却满是温馨,也正是春节的独特魅力。如今网络流行 “仪式感”,大年初十吃烙饼,便是一种专属仪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a0055f9135a7291062138deed77e0a0.jpg)
垒石子祈福
在一些农村地区,大年初十一直保留着垒石子这一独特的习俗。
当新年的第十天来临,孩子们便如欢快的小鸟般活跃起来。他们穿梭在村子的各个角落,精心挑选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石子,每一颗都仿佛是被赋予了特殊使命的珍宝。
接着,他们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将石子垒成小塔的形状。每一块石子的摆放都饱含着孩子们的专注与认真,因为他们知道,这每一块石子都代表着一个美好的愿望。
有的孩子希望自己新的一年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在知识的海洋里畅快遨游;有的孩子则在心底默默祈求家人平安健康,让幸福永远萦绕在家庭之中。
这小小的石子塔,虽然看似简单,却承载着孩子们纯真而炽热的梦想。
如今,城市的高楼大厦代替了乡村的田野,很难再看到这样充满童趣的场景。但那份对未来的憧憬,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火种,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改变。
就如同小时候我们郑重地在许愿瓶里写下心愿,垒石子同样是孩子们对美好生活最质朴、最真挚的期待,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60dd4e715528d8c01d6a42fe29c53c6.jpg)
三大禁忌,蕴含生活智慧
忌搬动石头
在传统习俗里,大年初十被视为石头神的生日,这一天有着 “忌搬动石头” 的讲究。
回溯古代,人们对自然怀有深深的敬畏之心,石头神在他们的信仰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笃信,在石头神生辰这天随意搬动石头,是对神灵的大不敬,极有可能触怒神灵,进而给家庭招来灾祸,带来不好的运气。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d1b03c70baa203c81121052290421fe.jpg)
忌伤害生灵
在这样的佳节里,人们遵循传统,倡导不伤害任何生灵。
瞧那活泼的小猫小狗,它们用灵动的眼眸和憨态可掬的模样为生活增添欢乐;再看田间的小昆虫,它们在泥土与草丛间忙碌,虽渺小却也是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让这些生灵自由自在地生活,正是古人慈悲之心的体现。就像古代贤士会在春日禁止围猎,以护万物繁衍。
而这,也与现代 “保护动物” 的观念不谋而合。
在这个满溢着爱的节日里,我们不妨放下手中可能造成 “伤害” 的器具,不管是驱赶动物的棍棒,还是捕捉昆虫的网兜,用纯粹的善意去对待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让和谐与美好在新的一年持续蔓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7a913cb3c0481a823d9828139c60ecb.jpg)
忌说不吉利的话
大年初十,同样也不例外。在这一天,人们尤为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像 “倒霉”“坏了”“完了” 等词汇,仿佛是被贴上了禁忌的标签。这背后,是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殷切向往。
倘若家中孩童不慎脱口而出,老人们便会立刻接上一句 “童言无忌”,仿佛是用这句神奇的话语,将那些不吉利的 “阴霾” 瞬间驱散。这看似简单的习俗,实则蕴含着强大的力量。
它就如同网络上备受推崇的 “正能量”,每一句吉利话,都是对家人最真挚的祝福,也是给自己注入的一股积极力量。
在这样的氛围中,整个家庭都被温馨与欢乐所笼罩,积极向上的语言,让新的一年充满希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145c4b02a1353d829d9c43392bcded8.jpg)
无论是古老的祭石仪式,还是温馨的吃烙饼场景,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传承这些习俗,遵守这些禁忌,一起迎接美好的未来。
不知道大家在大年初十还有哪些特别的习俗呢?快来评论区分享吧!说不定你的分享能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有趣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