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作乱,此人拒不投降被活活勒死,书法流传千年,价值过亿

鸿儒知天下 2019-07-28 17:46:29

唐王朝经历安史之乱后,由盛转衰,偌大的唐王朝几十年未经战事,当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军发动叛乱时,唐王朝守卫将士闻战鼓肝胆俱裂,竟坠下城墙,一时传为笑谈,这场战乱历时七年,唐王朝三代皇帝才将此乱平定,然而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中央政权威信更低,竟然出现令不出京城的奇观,各地藩镇自以为平乱有功,向唐王朝要钱要人要官,中央担心惹恼藩镇势力,再出现第二个安史之乱,也忍气吞声,无可奈何,藩镇长官死后,其子继承官位,唐王朝只能事后承认避免尴尬场面。

安史之乱的根源在于唐玄宗晚年沉迷女色,宠信奸臣所致。唐玄宗李隆基创造了大唐王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开元盛世,青年时期的李隆基刚强果断,平定了太平公主叛乱,为父皇抢回皇位,登基之后更是雄视四方,任用贤臣,革除弊政,大唐王朝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晚年时期的唐玄宗却功高自满,自以为盛世之景足以让他彪炳史册,然而稍不留意却亲手毁了大唐王朝,自唐玄宗的宠妃死后,他整日闷闷不乐,身边的太监高力士为了讨好唐玄宗便给他出馊主意,让他召寿王王妃进宫献舞,唐玄宗听说儿媳美貌,便欣然接受。

看到杨玉环的第一眼,唐玄宗便深深的被杨玉环迷上了,他为儿子寿王娶了新王妃,将杨玉环留在了自己的身边,这一幕宫廷丑剧让整个朝野炸了锅,然而谁也改变不了唐玄宗老牛吃嫩草的决心,唐玄宗为表真爱,曾将后宫妃子全部遣散,整日与杨玉环在梨园中一唱一和,吟诗作对,日子过的好不逍遥,而此时的大唐王朝一片繁荣的景象之下,各种危机却正在酝酿。

明清历代统治者都坚守一条祖训:后宫不得干政!这条祖训让王朝统治者的权力代代顺利承接,然而唐玄宗显然没有这种觉悟,自从爱上杨贵妃之后便对杨贵妃言听计从,而朝中的很多大臣和外藩也投其所好,纷纷向贵妃娘娘行贿送礼,想让杨贵妃吹吹枕边风,在唐玄宗面前多多美言,对于这些阿谀奉承之徒的糖衣炮弹,杨贵妃自然是欣然接受,安禄山就是这样被杨贵妃在唐玄宗的眼皮底下养成了唐王朝的心腹大患。

安禄山此人十分肥胖,为人既幽默又会说话,想尽一切办法来讨好杨贵妃和唐玄宗,唐玄宗有一次开玩笑问安禄山腹中何物,为何如此巨大,安禄山立刻回答:无他,唯有一颗忠心,引得唐玄宗哈哈大笑。安禄山体态虽然肥胖,但是在唐玄宗面前跳舞却能飞疾如风,为了讨好唐玄宗,一大把年纪的他竟然拜杨贵妃为干妈,常常用金银珍宝贿赂杨贵妃,从此唐玄宗对安禄山更加倚重。

然而让唐玄宗死活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面憨忠心的安禄山竟然想谋朝篡位,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与史思明一起正式反叛,开始还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想要诛杀与自己有仇的宰相杨国忠,再谋朝篡位,后来干脆自立国号为大燕,称大燕皇帝,安禄山此举让天下震惊,由于毫无准备,唐军多数城池不战而下,安史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相当顺利,当时的平原郡太守颜真卿发现安史叛乱后,派人突破重围给唐玄宗送信,让朝廷早做准备,然而唐玄宗却不相信安禄山会反叛,由于决策失误,安禄山不久便攻克洛阳,攻下长安,大唐王朝险些灭亡。

安史之乱历经尽八年才被平定,颜真卿的侄子在安史之乱中死活不投降叛军而被叛军残忍杀害,颜真卿挥泪写下了千古名篇《祭侄文稿》。没想到后来颜真卿的命运竟然和他侄子的命运一样,都难逃一死。

自安史之乱后藩镇节度使的势力已经不受中央控制,公元783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乱,攻克汝州,当时颜真卿为传达朝廷旨意,深入虎穴,在叛贼面前义正言辞,痛斥李希烈的无耻行径,李希烈借机扣押颜真卿,对其威逼利诱,逼迫他投降,可颜真卿宁死不降,李希烈曾在营外树起一口大锅,威胁颜真卿如果再不投降就煮了他。

颜真卿丝毫不为所惧,李希烈无奈只好将他押入牢中,公元784年,由于局势扭转,唐军在平叛战场上获取了主动权,李希烈自知大事不妙,于是便加紧逼迫颜真卿,某天,使者前来传信,颜真卿叩头跪拜,自称不知天使驾到,有失远迎,问使者从哪里来,使者回答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原来是叛贼,何敢称诏!”于是被缢杀,享年七十六岁(一作七十七岁),时为兴元元年八月初三(784年8月23日)。嗣曹王李皋听到颜真卿死节的消息后,为他流下眼泪,三军都为之痛哭。半年后,叛乱平定,淮西节度使陈仙奇派军将护送颜真卿的灵柩回京,颜真卿之子颜頵、颜硕至汝州襄城县迎丧。同年,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德宗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另赠钱五十万、粟二百硕。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在后世广为流传,价值千万,后世学习者极多,甚至有“学书当学颜”的说法,其实人们之所以如此推崇颜真卿的书法,主要是因为颜真卿秉性正直,笃实纯厚,不阿于权贵,不屈意媚上,刚正有气节,以义烈闻名于时,最终以死明志的高洁品格,正因为如此,颜真卿与其书法才能历经千年依然被后人所尊崇。

参考文献:《新唐书》

0 阅读:19
鸿儒知天下

鸿儒知天下

解密历史奇闻,品读历史笑谈,用历史感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