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军事实力超强的皇帝们,都有哪些短板?

俇攘探索古今历史 2024-10-23 20:36:47

古往今来,华夏历经了远古时期和上三代,又经历了近十个大一统王朝和数段分裂历史,无数帝王历经身死,经历了无数次军旅搏杀,最终才登上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这数百位君王中,有许多泛泛之辈,也有许多政治家,同时不乏军事能力尤为突出的几位强者。

有人统领骑兵灭诸国,横扫草原,饮马长江,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也有人据片隅之地,东征西讨,横扫四方,十余年间就打下了大半个天下。还有人堪称国之柱石,率军屡破天下群雄,凭借一己之力奠定了国家统一。

李世民围攻洛阳

1、李世民,缺乏攻坚能力

纵观华夏数千年历史,李世民的军事能力可以说是绝对意义上的顶尖阶层,如果在帝王中挑选的话,李世民甚至可以说是天之骄子。毕竟其军事生涯可谓是战功赫赫,尤其是虎牢关一战,三千玄甲军大破窦建德十万精锐,并且生擒窦建德,一举奠定了李唐统一中原的基础。

然而,熟悉李世民的用军策略的,大概都能看出来,李世民善于奔袭,喜欢运动战。主要的军事策略就是,先稳固粮草和后援,然后正面与敌军对峙,等待对手缺粮而军中慌乱之际,派出奇兵进行突袭,或者等待对手撤退时再派出轻骑兵追击,一举打败对手。就是利用这一招,李世民打败了军事生涯中最大的三个对手,宋金刚、窦建德和刘黑闼。

不过从具体来看,李世民的军事短板在于,其缺乏攻坚能力,比如在围困王世充期间,面对洛阳城防,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李世民仍旧屡攻不下。生涯晚期,亲征高句丽,面对高句丽固守坚城,李世民同样没有什么好办法,劳师远征却所获甚少。

李存勖打下的江山

2、李存勖,强于战术,短于战略

作为五代时期,军事才能最强的一位君王,李存勖的开局其实很差,其父李克用虽然是沙场悍将,但是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能力,都与宿敌朱温相去甚远,李克用晚年,朱温已经统一了中原,华北大部也都被朱温降服,只剩下幽州地区的刘仁恭,而这还是李克用的死敌。

李存勖继位的时候,潞州已经被朱温大举围攻,整个并州民怨沸腾,李存勖的统治摇摇欲坠,李存勖就在这风雨飘摇中接过了政权,然后厉兵秣马,开始了绝地反击。先是选贤任能,守住了潞州,然后挺进河北,击败了刘守光势力,再南下和后梁对抗,屡战屡胜,渐渐赢得了河北诸侯的归心。在拿下河北之后,李存勖终成气候,开始大举南下,一举剿灭了后梁,然后收拾前蜀乱局,一举兼并四川。李存勖在战阵之间的临敌制胜决策能力很强,战术也灵活多变,是实打实的智勇双全。

但是李存勖从起兵,到囊括大半个天下,似乎都没有一个明显的战略方针,击败后梁只是为了帮助其父亲报仇雪恨,而灭掉后梁之后,李存勖似乎就失去了进取之心,终日沉迷于梨园,在位仅四年便身死国破,成为了历史之笑柄。

拓跋焘

3、拓跋焘,骑兵之王,短于水战

拓跋焘,北魏崛起最为关键的一位君主,其少年继位,当时北魏处于上升期,但是也四面皆是强敌,北有柔然在草原横行无阻,西面有胡夏政权虎视眈眈,南面是新兴的刘宋王朝锐气十足,东面还有北燕政权极不安分。拓跋焘继位之初,就面临着柔然的劫掠,为了立威,拓跋焘开始了和柔然对抗的战争,这一战就几乎涵盖了拓跋焘整个军事生涯。

之后,拓跋焘先是西征,灭了胡夏,一路追击到陇西,顺带扫平了河西走廊。然后又东征,一举灭掉了苟延残喘的北燕政权,完成了北方的统一。紧接着面对刘宋的北伐,拓跋焘纵军南下,给与刘宋几路大军迎头痛击,造成了刘宋大军全线溃败,丢失了中原大片领土,拓跋焘也因此南下,实现了饮马长江的壮举,这是北魏后世几乎都没有达到的军事高度。

拓跋焘时期的北魏骑兵,经过了马蹄铁和马镫等技术的改革,骑兵战斗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拓跋焘手下的重甲具装骑兵,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全世界最强悍的一支骑兵部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支骑兵比之前的什么虎豹骑、西汉骑兵、娄烦骑兵强出了无数倍。但是拓跋焘军事生涯却很少南下主动征讨刘宋,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北方与其他势力周旋,这主要是但是北魏大军不会水战,面对南方密布的河网,重甲骑兵不仅失去了威力,还成为了累赘,这也是拓跋焘但是饮马长江,望洋兴叹的根本原因。

朱棣北伐

4、朱棣,善断少谋

明成祖朱棣,堪称汉家政权的最后一位雄主,其军事生涯同样是颇有亮点,早年在北部防御蒙古骑兵暂且不论,自靖难之役开始,朱棣带领着自家卫戍部队,对抗整个国家的大军,屡屡深陷绝境,却总能够绝地反击杀出一条生路,将几十万政府军打得溃不成军,足见其军事才能之出众。特别是在靖难之役时,及时用姚广孝奇谋,绕开重军驻守的山东,率领骑兵长驱直入,直接攻打南京,一战打下了永乐时代。

军事生涯后期,更是多次率领大军北伐,给了鞑靼和瓦剌沉重的打击,当然这时候都是优势仗,武器和军队数量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只要稳住不浪,基本就没啥问题。而朱棣军事生涯,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很多仗都是寻求和地方决战,而不是利用谋略,通过最少得代价谋取更大的胜利,就比如靖难之役前期,朱棣屡屡与朝廷主力决战,几次险象环生,若非得天时相助,朱棣早已兵败。后期,若不是姚广孝奇谋,按照朱棣的设计,就是沿着山东南下,一座城一座城去打,和建文帝大军打消耗战,这等打法,莫说打到南京,估计连徐州都到不了,就会被拖死!

5、忽必烈,战术灵活性不足

蒙古骑兵,从最开始的成吉思汗时代,到窝阔台时代,都有着极强的压迫力,无论是野战还是攻坚,都具备顶尖的实力,当然除了水战之外。而这支骑兵最大的优势在于速度优势,蒙古骑兵屡屡长途奔袭,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克敌制胜。最典型的当属野狐岭之战,蒙古骑兵充分发挥灵活的速度优势,对当时固守野狐岭的金国大军采取各个击破,用十数万骑兵,大破占据地理优势的四十万金国主力。

但是从蒙哥时代开始,也许是老一辈的名将凋零后,蒙古骑兵的战术就灵活不再,尤其是忽必烈攻灭大理和灭南宋之战,基本就是事先谋划出一条进攻路线,然后按照事先的部署,进行推进即可,伤亡比也开始扩大,锐气不足!

刘裕北伐

6、刘裕,战术大师,战略不足

刘裕,绝对是古往今来帝王军事实力最强者之一,其出身寒门,靠投身北府军才得到了晋升之路,在平孙恩和卢循起义时,屡屡以少数人马与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己的大军血战,敢于以小博大,但是也暴露了其赌徒心理。到了后期,起兵反抗桓玄,同样以极少数的兵力进攻桓玄,若非桓玄本就是惊弓之鸟,以刘裕的人马,还不够桓玄塞牙缝。

在刘裕入主建康,掌握了绝对优势之后,才开始真正发挥其军事天赋,先是派出主力追击桓玄,击败桓玄势力之后,趁势进军巴蜀,一举收复了四川。然后北伐中原,先是灭了南燕,成就了不世之功。随后又沿着黄河西进,击败了北魏骑兵,收复了晋朝故都洛阳,然后继续西进,灭掉了后秦,大有北伐完成天下一统的趋势。

但是,正当一切踌躇满志的时候,刘裕却因为刘穆之去世,匆忙率军返回来南方,导致了关中内讧,被胡夏趁虚而入。其实我们细看刘裕的北伐,给人感觉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始终没有一个大方向的正确战略,也没有一个目标,就是为了北伐而北伐,连个口号都没有,似乎就是为了赚取功劳以取代东晋自立,其他的仿佛不重要!其实以当时刘裕手下精兵悍将,只要好好谋划,完全可以灭掉偏居一隅的胡夏和新晋崛起的北魏,完成天下一统。

参合陂之战

7、慕容垂,意志力不够坚定

慕容垂,五胡十六国中,军事能力最强者之一,其少年从军,帮助慕容鲜卑击败段部鲜卑和宇文部鲜卑,以及破高句丽,之后身为先锋,带领慕容氏进挺中原,建立了前燕。后期也亲自率军打败了桓温声势浩大的第三次北伐。

但是之后慕容垂因为被慕容评猜忌,选择了出逃投奔了死敌前秦,并且充当了带路党,带着前秦大军一举灭掉了前燕政权。之后前秦因为淝水之战后崩溃,慕容垂又背弃了对其有恩的苻坚,带领本部人马回归了河北,然后召集旧部开始创业,建立了后燕政权。

后期在和北魏对抗阶段,在遭遇惨败之后,后燕绝对优势却没有下定决心悲伤,彻底解决北魏带来的威胁,慕容垂军事能力很强,但是在很多决策上,不够强势和果断,为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8、刘秀,没有明显短板,却也没有明显长处

刘秀,其一生几乎没有潮点,几乎是个完美君王,其作为汉朝宗亲,在新莽时期,参加绿林军,在昆阳之战一战成名,几乎以一己之力将新莽王朝的精锐歼灭,后期孤身前往河北,收编各方兵马,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最终趁着绿林军和赤眉军打得了两败俱伤,南下设伏,扫平了绿林和赤眉残部,随后完成了天下统一。

但是刘秀生涯太过顺利,几乎就是想干啥都能成功,几乎没有短板,各项水平相对平均,所以刘秀整体而言,军事才能方面并没有特别的强点,这也是刘秀的不足之处。

朱温

9、朱温,决策急切,杀伐过重

朱温狡黠,用兵灵动,且计谋无双,在朱温巅峰时期,几乎是那个时代的翘楚,其从底层开始,先是参加黄巢起义军,之后投奔王重荣军队,反攻黄巢成功之后,成为了一方节度使。之后连续击败各路诸侯,挟天子令诸侯,完成了中原统一,并取代唐朝建立了后梁。

但是朱温虽强,但是其霹雳手腕的背后,有时候决策比较急迫,没有深思熟虑,导致了有时候出现重大失误。比如,在征讨江淮地区时,朱温派出的主力军队由庞师古率领,因选址不当和决策失误,导致七万大军在清口之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彻底失去了占领江淮的机会‌。

0 阅读:17

俇攘探索古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