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朝的人祭制度有多可怕,这种恐怖的祭祀制度为何延续千年?

晓张说 2024-11-07 16:39:53

如果一定要打个比喻的话,商朝的人殉制度就像今天的凑份子一样寻常普遍。

商王朝是个迷信鬼神的王朝,商王自称是上帝的仆人下凡为人帝,而死后的商王也会回到上帝的身边,继续服侍商王。

所以商朝的大小事务,大到大军出征,小到结婚生子,都要问一问死去的祖先们,这事吉利与否。

没错,我们说商王朝迷信鬼神,其实是迷信死去的祖先。而通过祭祀向祖先咨询吉祥,其实目的还是通过侍奉在上帝旁边的祖先,去咨询上帝本人。

所以说商朝祭祀非常普遍,因为祭祀就是问计于祖先的一个过程。既然咨询,那自然要有咨询费,按照祭祀规模等级,咨询费可以是羊,也可以是猪,或者是牛,如果等级再高一些,那就需要用人作为咨询费(祭品)。

大家要知道的是,我这里说的是羊、猪、牛、人,而不是一羊、一猪、一牛、一个人,因为在实际的祭祀中,祭品往往要杀很多。

比如商王武丁时期,按照出土的甲骨文中记载,最多的一次人祭数量在五百以上。

巧的是,在考古发掘中,最大规模的一次人祭行动是在殷墟小屯乙组第7号宫殿址,发现的人头骨达到五百八十五人!

根据甲骨文统计,商代后期所杀人牲总数为一万四千多,而在殷墟商王墓中发现的人祭殉葬坑,达到惊人的上百座!

然而大家还需要知道的是, 我们上边说的这些,是特指商王祭祀行动中的规模,而恐怖的是,除了商王,商朝的贵族们也需要祭祀祖先,也要付咨询费,这种规模虽然不会像商王那样庞大,可能盖个房子要杀那么一两个奴隶,但因为贵族数量远比商王多,零零散散被献祭的奴隶自然也不在少数。

西周周武王、周公仍然实行人牲祭祀制度。

西周前期的洛邑祭祀遗址中有几十例人牲牺牲,该祭祀遗址等级地位较高,可能为吸收了殷遗民文化因素的周室小宗所主持进行。

西周春秋时期的晋国、燕国、郑国、吴国等地也都流行着人祭习俗。北赵晋侯墓地的M8、M64和M93三组墓葬的祭祀坑中都发现有少量人牲坑和空坑,例如M64的夫人墓M62之北的两座祭祀坑各有1具人牲,M93南墓道东侧的M97、M98、M135发现有若干人牲等等。

春秋晚期的秦景公墓中亦发现166具殉人和20个人牲。

人殉是古代葬礼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是一种残忍而野蛮的宗教迷信行为,指的是用活人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被殉葬者多是死者的近亲、近臣、近侍,以及战争中的俘虏等。

人殉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盛行于奴隶制时代,随着商代奴隶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私有制经济产生并发展,当时的贵族们蓄养了名目繁多的奴隶,在茶余饭后不免开始动起了小心思“我现在有人服侍很快活,那么我死了之后一定也得这么快快活活。

在这种思想的鼓舞下,商代普遍存在着人殉。

据考古发掘,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武官村殷墟工陵区内,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西北郊发掘的一座中型墓中,墓的四周密集地排列着人祭坑,共1400余个。

殉葬的多数是未成年的儿童,有的被砍头或锯手、足等,许多殉者还带有刑具。考古发掘发现西周殉人墓80余座,墓主多为贵族王侯,共有殉人200余人。从遗物分析殉者多是墓主内侍、宠妾、婢女、护卫、杂役等。

在考古学上曾经有一个重大的发现。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一个大型墓葬。里面的随葬物品,不仅有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骨器、石器、陶器,还发现了殉人16名。

这个就是被大家津津乐道的妇好墓,这十六个殉人据说是白种人,因为被传说是来自西北的雅利安人。

除了被迫献祭的奴隶们,主动陪葬也是一种殊荣和奉献。

也就是说人殉是把人作为“人”奉献给死者,史料记载“杀人以卫死者曰殉”,殉人既为用,则必须“使亲近,避仇敌”,所以被殉之人主要是近亲。

包括与死者关系紧密的宠臣、妻妾、近侍、女婢等,这些人的身份既有可能是警卫和家臣奴婢等奴隶阶层,也有可能是贵族,他们被活活殉葬以充护卫和役使,以保证其主人死后能过得像生前一样奢华舒适,黄泉路下不寂寞。

人牲不同于人殉,他服务的对象不再是个人,在商代,人牲是指把人像猪羊牛一样当作祭品祭祀山川神灵和敬奉祖先,一般来说,因为商王朝已经形成对天帝和王帝的膜拜,往往会举办定期的和不定期的祭祀活动。

只要一旦决定要举办祭祀活动,就必备人牲。在那个时代,男奴被称为“臣”,女奴为“妾”,除了为贵族们辛勤服务,更是要做好随时捐生的准备。比如,商王想要祭祀自己已经先祖,会杀少则几十,多到几百的奴隶;如果祭祀女性先祖的话,还要加上女奴,而且这种祭祀没固定频率,全看商王心情。

在今天看来,商朝的殉制制度和商纣王的行为都是极其残忍和可怕的。它们是人性的扭曲和文明的倒退,也是我们需要反思和警惕的历史遗产。不过好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这种一直延续到清朝的恶俗最终得以废弃。

2 阅读:131

晓张说

简介:资深历史人,定期分享历史知识,复盘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