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懂《老子》(五)
——我的读书笔记
杨玉鼎(邯郸)
《老子》第十四章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日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味,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我的理解:再论大道的抽象性和无限性
看不见,叫作夷;听不见,叫作希;摸不着,叫作微。这三者都是“无法再追究下去”的意思,故合在一起来描述大道的特征:它的上面不明亮,它的下面也不昏暗,(该亮的上面不亮,该暗的下面不暗,大道本无形,没亮也没暗),绵延不绝,不可名状,归结起来说就是无物。它本来就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呈无形状之形状、无实物之形象,故称作惚恍。对于“惚恍”,王弼注曰:“无形不系之叹。不可得而定也。欲言无邪?而物由其生。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
大道永恒,想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想跟随它,又看不见它的尾;然而正是大道推动着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和不断更新而形成古今之序,因此统领远古万事万物孕育生成、发展变化的大道,也就是统领现今万事万物孕育生成、发展变化的大道。若基于对现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理解而具备了解决现今我们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的本领,即掌握了驾驭现今时势之道,又明白了远古至今宇宙的生成和发展变化的情况,将二者综合分析,归纳出一个统一的规律来,那么,这个统一的规律就是大道的法则了。
《老子》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我的理解:为学之道,如何探求真知
古代通晓大道且遵道而为之人如何探求真知?微妙,深奥,通达,其行为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因为一般人无法理解他们,所以只能勉强地用以下比喻来描述他们:他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像冬天过河那样,瞻前顾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们就像害怕影响四邻休息一样,使自己的行为动作不致影响观测对象本来的运动状态;他们就像作客一样,对自然界的一切发展变化都保持着严肃和恭敬;他们在认识事物时,则如正在消融的冰那样没有执着,像未加工过的原木那样质朴,像山谷那样谦虚,像混浊的江水那样包容;他们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幽深和广阔,求知进取精神则像天上的长风那样永续不断、一往无前。他们慎之又慎地观察万物、认识自然,以便弄明白,那些原来运动着的混沌的东西是怎样静下来慢慢变得清澈的?而那些本来静止的东西又是怎样运动起来逐渐煥发出生机的?学无止境,保持此为学之道的人从不自满。正因为他们不自满,所以他们才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有新发现,不断获得新知识。
《老子》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我的理解:感悟万物共同的根
让心境达到一个极致的虚清空静的状态,並且要保持着,莫让其散乱,这是以静定为途径逆向内求的功夫。守持着深度虚静,排除各种欲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理论”、“观念”、“常识”之类执念的沉积,物我两忘,使身心回归到婴儿般的初始状态,以感悟万事万物的初始状态,从而认识万事万物共同的“根”。
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永续不断,我特别仔细地注意观测事物的生死往复。事物种类纷繁,但每一个事物,从它们诞生的同时便开始走向消亡,走回它们的“根”。
物质有序的聚集和无序的离散,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态。“万物齐一”,有序聚集态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由无序离散态的物质转化来的,若失去了一定的条件,聚集态的事物就会转化回离散态的物质;而且现实存在着的每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同时存在着聚集和离散两个过程,二者形成相对的动态平衡。每一个亊物的“生命”过程都是这个相对的动态平衡从确立到解体,从量变积累到质变,从被肯定走向被否定的过程。现实存在着的所有事物,最终都会转化为离散态物质。事物的“生命”结束,便是“复归其根”;完成了“生命”历程,又回到“静”的起点,便是“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每一个事物都是物质运动的一个过程,有生就有死,有始就有终。明白了“万物齐一”,平凡,平等,明白了“复命”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就应明白如何待人处事:要有包容天地的博大胸怀,要善待自己,善待别人,善待万物,毫无私心,天下为公。对人、对事、对物都公正、公平,处事就周全;处事周全就符合客观规律;符合客观规律就符合大道的精神。遵道而行,才能长久,终身没有凶险。不知道这个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妄为,势必给自己带来祸患。
《老子》第十七章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我的理解:对当权者施政水平的评判
老子认为,那些其存在老百姓都感不到的当权者,是最好的;而老百姓亲近和赞誉的当权者,是其次的;让老百姓畏惧的当权者,则是再次的;被老百姓蔑视和辱骂的当权者,当然是最差的。若当权者缺乏诚信,老百姓自然也不会相信他们。
最好的当权者施政,遵循规律,顺势而为,发号施令很少,似乎很悠闲地就把政务办好了,百姓皆称:“我们感觉很自然嘛!”
《老子》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混乱,有忠臣。
我的理解:社会观念是社会现实的需要
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成果只能维持部落成员生存而没有剩余价值。但在老子的观念里,则以其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家庭、没有等级差别、人人平等而成为比较符合大道精神的范例。然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劳动不仅产生了剩余价值,而且剩余价值越来越多了,于是就有了私有财产,有了家庭,有了阶级,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就被阶级社会所取代了。
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当然是一种进步,但有了阶级,就必然有阶级矛盾;有了剩余价值,就必然有利益之争。为了避免利益之争变得无序,不致变成恶性争夺,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稳定社会秩序,于是生出许多“智慧”,“大伪”的理论也随之盛行起来,其核心内容是按照社会权力大小来分配劳动和财富,並规定了相应的人际关係和人的行为模式,即仁、义、礼、智、忠信和孝慈。这就是文明,它贯穿于我们几千年的历史之中。老子为什么说它是“大伪”?因为阶级社会本身就是等级社会,人之间不可能平等,这些理论也不是追求人之间平等,而是维护等级社会的稳定,调和、“合理化”这种不平等,並以国家制度和法律的形式来保证它的施行。
为了缓和社会上下层次阶级、阶层和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调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关係,相应地产生了“仁义”的理论。家庭成员之间也有利益之争而六亲不和,为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和维持家庭生活的正常秩序,相应地产生了“孝慈”的理论。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调和不同阶级和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和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就组建了国家,但君臣之间也有利益之争,甚至为争夺国家最高权力而发生混乱。为了调和君臣关系,防止国家功能因混乱而瘫痪,“忠臣”的理论就自然而然为统治者所崇尚。
《老子》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虑,民复季子;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我的理解:老子对“说客”、“谋士”们的批判
从春秋到战国,诸候割据,从争霸发展到相互兼并。在这社会剧烈动荡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些“说客”和“谋士”来,他们各以其“理论”欲求得诸侯的信任以获得名位利禄。春秋时期盛行智巧、诡辩、伪谋之朮,到战国时期这些“说客”、“谋士”则以“圣智”、“仁义”为名推销自己。他们的这些“理论”,为诸侯们的野心服务,使战乱更多了,社会更混乱了,给民众带来的是更多痛苦和灾难,所以,老子要批判他们。
当权的诸侯君王们,抛弃那些所谓智巧之徒巧言令色的诡辩之言吧!民众可以减少百倍的利益损失;抛弃那些伪善的谋士们的权术谋略吧!就能使民众回归到稚子般的敦朴生活;禁绝那些以所谓巧思智谋牟取暴利的手段吧!盗贼就没有了。智辩、伪虑、巧利,此三者是对社会和谐有害的东西,世俗社会却贵之,奉之为“学问”,是文治不足之故。所以,应特颁政令,使民众保持自然之本性,恢复朴实之心态,减少私心和物欲,绝弃上述所谓“学问”,才能免于忧患。
《老子》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我的理解:圣人的观念和世俗观念之不同
尊上的“唯”和慢下的“阿”,相差能有多远呢?善美与丑恶,区别又能有多大呢?等级制度,善恶的标准,大家都遵守,作为世俗的个人也就不能不遵守。这样的世俗观念存在的时间也太久远了吧,难道就没有终结之日了吗?
众人熙熙攘攘,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会,如同春天里去登高台观赏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如同一个还不会笑的初生婴儿;又好像闲散疲倦无处归宿。众人都有所得,独我好像有所遗,难道我有的只是一颗愚人之心吗?世俗的人都在炫耀自己的精明,我独显得愚钝;世俗的人都在刻意追求利益,而我对这些事却不感兴趣。世俗的人都想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而我好像独自不务正业得让人看不起。我为什么与众不同呢?因为我就像嬰儿吮吸母亲奶汁一样从大道中吸取精神和知识的“营养”而引以为贵。
圣人的观念和世俗的观念正相反。圣人追求世俗之人不追求的东西,不稀罕难得之财货;圣人学习世俗之人不学习的知识,纠正世俗之人所犯的过错;圣人辅助万物依其自身规律自然而然地孕育生成、发展变化而不妄加干预。
《老子》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我的理解:大道的无形和大道的作用
大德,是大道的作用在具体事物上的体现,当然是完全地遵从大道的。大道生万物,能使人想到它的存在,大道无形,又使人不知它如何存在。“知其存在,但又形不成印象”的这种感觉,就用“惟恍惟惚”来形容它吧!
大道这个东西呀,给人的感觉就是恍恍惚惚,但在这恍惚中有形象产生了,在这惚恍中有实物生成了。在深远幽微之中存在着精微的原质,而且这些精微的原质真实可信,因为所有有形象的亊物都是由这些精微原质转化而成。
大道永恒,自古至今大道始终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是天地万物发展变化和不断更新的推动者。我如何能知道天地万物生成和发展变化的情状呢?就是根据大道。
《老子》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我的理解:谦下,不争
如何理解“曲则全”?不是指成语“委曲求全”。这个“曲”,是要求我们在待人处事时从心态上、体态上都谦下、不争。首先从心理上作到不自我膨胀、不欲张扬自己以显得自己了不起;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自高自大、不趾高气扬、不自以为是、不固执己见、不刚愎自用、不逞强争辩。遇事,一方面要耐心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并沉下心整理好大家的意见;另一方面,要认真仔细地观察研究相关事物的发生、发展和事物间的相互关联,结合大家的意见,加以正确的分折、归纳,以获得全面、深刻、正确的认识,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周全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自然也增加了自己的知识,增加了处理问题的经验和能力,而称为“心物双全”。
一个长杆,受力时能退让变形,才能调直;地面只有低洼处,水才能流进去以充盈;草木在头年冬天凋蔽了,来年春天才会发出新芽来;对一个人来说,知自己之蔽,方有动力求新。学习也好,做事也好,虽要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才是走向成功之路;若一下子贪得太多,最终弄得力不可及,功不可就,就不知该怎么办了。
圣人把“曲则全”作为天下人行事作风的一个范式。不自我显摆,反而能让大家看到你真正的优点和长处;不自以为是,才能彰显有价值的正确意见;不自夸,思想境界高远点,不要有一点成绩就自觉了不起,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有功劳;不自尊自大,不自我封闭,有团队精神,遇事多商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才能少犯错误,才能长久。所以,只有你不与人争,天下也就没有谁能与你相争。古时就有称为“曲则全者”,怎能是虚言呢?谦下,为而不争,你就能得到真正的圆满。
《老子》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我们理解:当权者遵道贵德才能取信于民
当权者若想使自己能有理性而睿智、得到民众的信任,就要遵道贵德,遵循规律,顺应自然。
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是谁在刮风下雨,是天和地。天和地刮风行雨尚且不能长久,都要遵从自然规律,何况作为当权者的人哪!当权者施政时遵道,他就体现了道;当权者有德,他就体现了德;当权者若背离了道和德,他也就失了道、失了德。遵道而行的人,“道”就乐意得到他,护佑他;依德而行的人,“德”就乐意得到他,护佑他;一个人若失道失德,“失道失德”也乐意得到他,並让他得到失道失德的恶果。
当权者若失道失德,不遵循客观规律,施政就会不合情、不合理,只会给民众带来痛苦和灾难,对民众也就没有什么诚信可言,民众自然也不会信任他。
《老子》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我的理解:论人的思想行为作风
踮着脚,站不稳;步子跨的太大,走不远;爱自我表现,反而掩盖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自以为是,则使正确的观点和意见不得彰显;爱自夸的人,目光短浅,有一点成绩就觉了不起,注定干不成大事业;自尊自大的人,自我封闭,目中无人,人皆远之,自然不能长久。有这些思想行为作风的人若混在有道者中间,就如同因饭吃多了长出的赘瘤,令人厌恶,所以有道的人都不愿和他们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