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嘿,地道战!打得侵略者魂飞胆也颤

清浩谈军事 2024-08-15 15:50:51

——央视兵器科技频道《影视背景》栏目

一部经典抗战影片

今天是“八一五”日本投降日,我们来重温一部经典抗战题材电影《地道战》。196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黑白故事片《地道战》,编剧任旭东、潘云山等,导演任旭东,主要演员朱龙广、张勇手、王炳彧、刘秀杰、王孝忠、刘江等。于1966年元旦在全国上映。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冀中人民创新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粉碎敌人“扫荡”,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影片通过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地道战,显示出人民战争的无穷威力。它将丰富多彩的战争史实、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和军事教育的内容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生动地描述了由隐蔽地道到战斗地道再到联防地道这一特殊战场中的发展过程,展现了抗日军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人民游击战争恢宏瑰丽的场景。充满机趣的细节构思和昂扬乐观的音乐基调,为影片增添了艺术感染力。

影片创作背景

196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以山东海阳民兵大摆地雷阵的抗日故事为背景,拍摄了军教片《地雷战》。1963年初,这部民兵教学片被当作故事片在全国放映,引起轰动。于是,总参谋部指定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一部以冀中地道战为原型的民兵传统教学片《地道战》,也可以看成是《地雷战》的姐妹片。拍片目的是要体现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还要让观众看之后能学到一些基本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同时要求摄制组运用故事片的形式进行拍摄,这也是借鉴军教片《地雷战》的成功经验。

当时,军队有关部门和领导非常重视《地道战》的拍摄。为筹拍《地道战》,1965年2月10日,副总参谋长彭绍辉上将主持召开关于拍摄影片《地道战》座谈会议。对影片拍摄时间,内容和人物提出具体要求,并专门成立了“《地道战》领导小组”,抽调工程兵、北京军区、河北省军区、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部、八一厂等军队6个部门的人员组成。组长为工程兵副参谋长王耀南少将。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审查地道战文学剧本,分镜头剧本,拍摄的样片,作曲及歌词,审定创作组名单等有关事项。

故事情节是以河北省正定县高平村采访的抗战战例为基本素材,高平村是“抗日先锋村”,是故事的原型。1965年4月开始进入拍摄阶段,但由于前两年的洪水,高平村地道被破坏严重,不具备外景拍摄条件,因而选择临近的冉庄、李庄、唐庄进行拍摄的,导演将这三个村庄合而为一,影片中的高家庄实际上是这三个村庄的“合成”。

《地道战》剧照:高家庄民兵集合

银幕上所有地道内的镜头画面都是在八一电源制片厂内搭景拍摄的。摄制组巧妙运用摄影镜头和剪辑,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真正的地道战斗网。

《地道战》的创作,也有杨成武将军的功劳。在抗日战争时期,时任冀中军区司令员的杨成武就曾指挥冀中人民子弟兵在没有高山大岭,无险可据的大平原上发明了地道战。为拍好《地道战》,杨成武上将及时地为《地道战》摄制组提供了《关于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

《关于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全面概括了地道战的方方面面,如地道规模、地道口的伪装、驴槽口、锅灶口、地道翻口、碾子地堡等地道设施。影片中地道的设施等内容都是根据杨成武将军提供的这份《关于冀中平原地道战总结》(简称总结)中的文字阐述及绘图和详细说明而设计打造的。

《地道战》剧照:锅台地道口

电影《地道战》之所以非常成功,也缘于编导任旭东本人就是从炮火硝烟、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战士。任旭东在抗日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使这部片子的场景非常真实,观众们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扮演翻译官的李三义回忆说:“我们住老百姓家,自己带粮票、交伙食费,经常吃不饱饭。军事顾问工程兵副司令王耀南去了以后,问有什么困难。汇报说就是吃不饱,那让河北省军区给摄制组拨点粮食,他说。我们三人住一个房间,就在老乡家的炕上。张勇手(赵区长)和两个反派老哥俩住一间,他睡中间,王孝忠(山田)睡里边,刘江(汤司令)睡外边。”

赵区长在鬼子山田和汤司令中间“卧底”,不许笑……

《地道战》剧组在外景地

影片开机后的1965年9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国防部长林彪署名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的文章《人民战争胜利万岁》。这篇重要文章是由中央专门的文件起草小组起草,并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同意的。文章反映了中共中央对抗日战争的观点。《地道战》剧组在拍摄时组织学习,电影里的很多台词,尤其是旁白解说词,许多都是从文章里摘录下来的。如“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都是文章中的黑体字。

1965年9月3日《人民日报》头版

军委领导高度评价

《地道战》杀青制作完成后,在1966年1月1日的公映之前,中央主要领导大都观看审查了这部影片。据八一厂1966年第一期《艺术工作简报》刊载,1965年12月,先后有十多位军委领导、元帅、将军审查了影片《地道战》并发表意见。其中包括陈毅元帅、徐向前元帅、李富春、谭震林、王树声、杨成武、张宗逊、彭绍辉、王新亭、陈士榘、梁必业等军委首长。

徐向前元帅评价说:“不错,是个好片子,真实可信,教育意义很大,思想性很高,主席的思想体现得很明确,形象地说明主席思想的胜利。”

陈毅元帅评论说:“这部片子拍得不错。地道战、地雷战是人民战争的一部分,将来同帝国主义打,我们还是用人民战争。我们等美帝来,等得头发都发白了。他最好早点来,我们是有办法消灭他们的。”

“我们等美帝来,等得头发都发白了”。这恐怕只有元帅才说得出来!

杨成武副总参谋长评论道:“影片总的来说是好的 ,明确地表达了人民战争的思想,引用毛主席的话如:你有你的一套打法,我有我的一套打法等。”

工程兵司令员陳士渠评论:“片子思想性很高,很好的反映了毛泽东思想,通过具体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人民战争思想,教育意义很大。”

演员以工程兵政治部文工团和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主

工程兵文工团接到编写《地道战》剧本的任务后开始选拔演员。《地道战》原本定性为是军教片,但又要有故事性,所以,除大部分演员由工程兵文工团话剧队参加演出外,还调用张勇手、刘江、王孝忠、朱启、谢万和、刘季云、金青云等多位八一厂的电影演员以及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王炳彧参演。

王炳彧在《地道战》中扮演重要角色高老忠

而男一号高传宝的扮演者开始选择的是张勇手,后认为张勇手不及朱龙广的块头大、魁梧,导演对朱龙广的评价只有六个字“英俊、威武、戏好”。所以就改为由朱龙广扮演高传宝。朱龙广和影片中女一号林霞扮演者刘秀杰都是工程兵文工团的话剧演员。

《地道战》剧照:林霞(刘秀杰饰)和高传宝(朱龙广饰)

《地道战》剧照:赵区长(张勇手饰)与高传宝

《地道战》剧照(右起):林霞、民兵队长素云(金青云饰)、传宝的妹妹毛妮(袁根娣饰)

《地道战》剧照:朱启扮演八路军崔连长

作为八一厂老演员的刘江、王孝忠、谢万和在《地道战》一炮走红!此前三个人也多次扮演反面角色,但都不如《地道战》里出彩,刘江的汤司令、王孝忠的鬼子山田、谢万和的假武工队长,活灵活现,堪称经典;汤司令的“高!实在是高!” 鬼子山田的“狡猾狡猾滴!”成为新中国战争影片反面角色的经典台词,让人几十年记忆深刻!

《地道战》剧照:鬼子队长山田(王孝忠饰)和伪军汤司令(刘江饰)

《地道战》剧照:假武工队长孙进财(谢万和饰)

两首经典插曲

电影《地道战》中,有两首经典的歌曲,可以说都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一首是主题曲合唱《地道战》,另一首是插曲女声独唱《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这两首歌的词作者任旭东、傅庚辰,作曲都是傅庚辰。

傅庚辰,1948年入伍,曾任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并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除了影片《地道战》中的两首歌曲《地道战》和《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他还创作过《雷锋,我们的战友》《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等经典作品。他在《地道战》乐曲中融入了大量河北民间音乐元素,用了河北梆子里的节奏,既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也有冀中平原特色,很有感染力。特别是影片里“老忠,快跑……”那段音乐,运用了板胡和快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1965年创作《地道战》音乐时,傅庚辰只有29岁。起初,《地道战》的剧本里并没有设计插曲,在现在插曲的位置,导演在分镜头剧本上写了两句话:“潮水般的音乐涌起”,“画外,太行山上响起了抗日的歌声”。可是,通读完剧本,回过头分析音乐时,他发现了问题。《在太行山上》深沉凝重,而此处的高传宝心情开朗,与歌曲传达的感情有差距。但《在太行山上》的首句“红日照遍了东方”很好,既和高传宝读书后一轮红日升起的情景吻合,又寓意毛泽东思想如红日升起光芒万丈。

作曲家傅庚辰

傅庚辰脑海里突然响起一段清新、甜美的旋律——“青天呀蓝天,这个蓝蓝的天,这是什么人的队伍,上呀嘛上前线”,这是他少年时期在哈尔滨听过的一首抗战歌曲,这种甜美的风格,正是他苦苦寻觅的,经过两个月反复对比,终于写出了传唱至今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的曲调蕴含着与河北梆子“二六板”的密切联系,显现出鲜明的地方色彩。歌曲用得自然,写得流畅,唱得也精彩,犹如心泉流淌。在这动听的歌声中,充满着与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必胜信心。

演唱者邓玉华当时还未满23岁。邓玉华自幼喜爱唱歌,10岁考入“中央少年广播合唱团”,曾担任合唱中领唱、独唱,16岁考入了中国煤矿文工团,成为一名首都舞台上年龄最小的独唱演员。 60年代初她灌制唱片《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初露头角。1964年邓玉华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扮演彝族姑娘,以一曲《情深谊长》的出色演唱,一举成名。

邓玉华在《东方红》的演出剧照

邓玉华演唱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声音甜美、清亮,又坚定有力,充满信心,很好地诠释了抗日军民的情怀。

邓玉华说:“虽然我1942年才出生,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争,但是我唱这首歌时,仿佛也置身于抗日队伍中,进行了一次勿忘国耻的心灵净化。”

《地道战》

影片另一首插曲《地道战》与电影同名,歌曲因电影在全国热映而红遍大江南北,并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红色歌曲。

歌曲《地道战》是一首合唱曲,由中央歌剧舞剧院歌剧团、中国铁路文工团演唱。

“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伴随这铿锵有力的旋律流淌,电影《地道战》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青春记忆,银幕上的英雄人物和经典台词,犹如乡音般熟悉和亲切。在那个年月,电影《地道战》一放映,现场观众就会和着影片齐声高唱《地道战》歌曲。这部作品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是因为全曲充满阳刚之气,生动地表现了华北地区农民武装生龙活虎、乐观自信的形象,唱出了“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的豪迈斗志,给人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成为当代中国最具群众性的立意深刻、词曲优美、激人奋进的经典主旋律歌曲。那种不畏强暴、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电影《地道战》自1965年上映后,那震撼人心的主题歌《地道战》及插曲《毛主席话儿记心上》就深深地烙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坎上,堪称新中国经典音乐作品。

电影《地道战》中高传宝的扮演者朱龙广说:“《地道战》之所以深入人心,与这两首歌曲是分不开的。我认为没有这两首歌曲,《地道战》不会传播这么久。为什么呢?因为《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点亮了高传宝的心,而《地道战》的主题歌,唱出来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大无畏精神。”

电影《地道战》本来是当作民兵传统教学片来拍的。拍片目的是要体现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还要让观众看之后能学到一些基本军事知识和对敌斗争的方法。影片上映后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是60年代中国战争电影的经典之作。截至20世纪初,《地道战》已创造出超过30亿人次观看的纪录。广大电影观众非常喜爱这部片子,亲切地把《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一起称为“老三战”。该片还曾经被作为国家的礼品赠送给数十个友好国家,将中国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群众智慧撒播到世界各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新中国影响最大的故事片之一。《地道战》上映后,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有报刊发表的影评文章说:这部影片让人们感到,“只要帝国主义胆敢把战争强加到中国人民头上,必将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本文作者在央视兵器科技频道《影视背景》栏目介绍经典影片《地道战》

0 阅读:1

清浩谈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