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业:昔日“酱油茅”的高光已逝,4700亿蒸发背后的真相

招财旺旺牛 2025-04-04 21:27:25

一场由利润下滑、市场份额流失、销售驱动依赖共同演绎的品牌转折故事,正在海天味业(603288.SH)身上缓缓展开。

🧭 一纸财报,未能挽回资本的冷眼

2024年,海天味业交出了一份“技术性回暖”的年报:

营收:269.01亿元,同比增长 9.53%;

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 12.75%;

扣非净利润:60.69亿元,同比增长 12.51%。

尽管实现了三年来首次利润正增长,但资本市场的回应却是冷漠的——4月3日股价放量收阴。毕竟,相比2020、2021年巅峰时期,这份业绩仍显“苍白”。净利尚未回归高点,增长的含金量也遭遇质疑。

🧂 酱油“王者”,江湖不再

酱油,曾是海天味业的现金牛,占据公司营收的 半壁江山。2024年,该业务实现收入 137.58亿元,同比增长 8.87%,但仍未恢复至:

2021年:141.88亿元;

2022年:138.61亿元。

而酱油业务的营收占比也从2016年的 60.83% 滑落至2024年的 51.14%,市场话语权正在被逐步稀释。

📉 市占率数据更刺眼:

2020年:19%;

2023年:仅剩 12.6%。

🥄 “零添加”与“高端健康”抢滩登陆

这场市场份额流失的背后,是两大对手的迅猛突围:

🌿 千禾味业:精准卡位“零添加”赛道,成为健康消费趋势的代表。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 31.62%;

归母净利润暴涨 54.22%;

零添加产品占比已超 50%。

🏛 李锦记:主打高端与传统并重,凭借“薄盐生抽”等明星产品,辅以技术迭代和品牌厚度,持续巩固高端酱油市场优势。📊 其它业务:缓慢增长,缺乏爆发力

2024年,海天蚝油、调味酱及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

蚝油:46.15亿元(+8.56%);

调味酱:26.69亿元(+9.97%);

其他类:40.86亿元(+16.75%)。

尽管增长尚可,但并无显著边界突破,仍未摆脱“酱油主导”的路径依赖。

💸 销售驱动,盈利质量承压

这一轮“业绩反弹”的背后,是海天持续强化销售体系与广告投放:

销售人员:同比增长 15.2% 至3054人;

人工成本:同比增长 33.19% 至8.94亿元;

广告费用:同比增长 19.92% 至2.49亿元;

销售费用合计:达 16.29亿元,同比激增 24.73%。

🔻 销售费用率 从2023年的 5.32% 回升至 6.05%,终结6年下降趋势。与此同时:

期间费用率 上升至 9.47%;

销售净利率 为 23.63%,仅介于2022年(24.22%)和2023年(22.97%)之间。

这意味着,盈利能力并未实质性改善,增长是“砸钱换来的”。

🧨 戴维斯双杀,市值灰飞烟灭

从2021年1月8日的高点 122.37元/股 到2024年1月18日的 32.42元/股,海天味业股价跌幅高达 73.51%。

市值巅峰:近7000亿元;

目前市值:约2261亿元;

累计蒸发:超 4700亿元。

这正是典型的“戴维斯双杀”——盈利下滑 + 估值杀跌的合力结果。

🔮 写在最后:巅峰之后,路向何方?

曾经被誉为“酱油茅”的海天,正面对多重挑战:

产品结构单一,高端化、功能化转型缓慢;

品牌影响力受损,“双标门”阴影未散;

创新驱动不足,依旧走在“渠道为王”的老路上;

市场被重构,健康、差异化、体验式消费崛起,传统调味霸主地位不再稳固。

“靠广告赢来的增长,终将被用户口碑检验。”

曾经的“酱油一哥”,若不重塑品牌战略与产品定位,恐怕难以再回神坛。海天的故事,正是每一个消费白马的警世寓言。

0 阅读:123
招财旺旺牛

招财旺旺牛

股票爱好者,给大家分享股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