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容易紧张的孩子,一般有这样的经历,3个方法帮改变

布谷妈妈 2023-06-07 20:42:13

大家好,我是布谷妈~

我发现,我是一个比较容易紧张的人。

比方说,每次开会要发言的时候,我都会忍不住地心跳加速,无法做到说话流畅,甚至大脑还会出现“掉线”的情况。

但明明大家都是一群相熟的人啊,而且地位上也平等,为什么还会紧张呢?

我看书中说,有些紧张的人,会受先天气质类型的影响。他们天生神经调节能力偏弱,对外界刺激格外敏感。

我想,我应该不是这一类人,因为在很多重要的场合,我好像又没那么紧张。

那么,我大概就属于受环境影响的这一类了。

一:容易紧张的孩子

心理学发现,容易紧张的孩子,一般有这样的经历。

●家庭特别严厉

有一次碰到宝爸的同学,寒暄几句我发现,这位同学说话偶尔会结巴。

后来我问宝爸,同学的父母是不是对他从小特别严厉。宝爸告诉我说,同学的父母都是公司高管,雷厉风行,对他教育上特别严格,平时生活中也很严肃,很少跟他嬉笑打闹。

对孩子特别严厉的父母,会让孩子内心时刻处于紧张、提防的状态,生怕自己出错惹父母生气。

父母的形象,便会慢慢进入孩子的潜意识中,长大后,他就会不自觉将父母的形象投射到别人身上。

尤其是遇到领导,或者比他强的人,他就会不自觉代入了小时候孩子的角色,从而内心紧张不安。

●家庭氛围不好

每当父母吵架、互相指责,孩子就会胆战心惊。

而且,由于年幼,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辨识能力不够,他会错误地以为:“都是因为我不够好、不够可爱,所以爸爸妈妈才会互相攻击。”

父母吵得多,家庭氛围紧张、暴躁,孩子就会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生怕自己一个小举动、小行为引发父母的争吵。

长期处于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状态,孩子自然就容易草木皆兵,遇到一点小事就紧张,生怕出错。

●缺乏安全感

当我们觉得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时候,我们自然会全身心放松,享受当下的状态。

但当我们觉得,周围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可控因素时,那我们自然要保持警惕,难以放松。

早期与父母(主要抚养人)分离留下创伤,父母的忽视、回避、拒绝等都可能让孩子缺乏安全感,从而内心容易紧张。

二:安全系统

《游戏力》一书中,提到一个“安全系统”,很好的解释了关于紧张、焦虑的运作过程。

我们的大脑,在运作安全系统时,会有4个流程:察觉危险——拉响警报——理性评估——解除警报。

在重大的场合,比如当众发言、参加重要的考试、面试等,这时候,我们的大脑会察觉到危险:发言失误可能会带来不好的后果、考试失利可能会影响学业、面试表现差可能得不到心仪的工作等。

这时候,警报拉响,我们就会快速做出本能的反应:神经紧绷、焦虑、心烦,随时准备战斗或逃跑。

有些人能快速让自己平复下来,是因为他们能理性评估——不就是一次考试嘛,没什么大不了的。

接着,警报解除,面对重要的场合,他们也能从容面对。

但有些人,却会卡在第三个环节“理性评估”上。

他们的大脑,习惯性被情绪淹没,害怕和焦虑的情绪占主导,使得他们无法理智地分析。他们花了大量的精力在处理情绪上,根本无法让自己镇定下来,从而紧张不已。

所以,不管是我们自己,还是养育易紧张的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重置安全系统”,使它能正常运转起来。

三:3个方法帮改变

适当的紧张,并不是坏事,它能促使我们重视问题,并且集中注意力。

但过于紧张,却容易让我们发挥失常。尤其是孩子,他人生中会面临大大小小的考试,以后工作也会遇到很多挑战,若容易紧张,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

那我们怎么做,能帮孩子放松心态,让他的“安全系统”正常运转呢?

除了营造舒适的家庭氛围、培养安全感的孩子、不过于严厉外,我们在生活中,做到以下几点,也能帮助孩子消除过多的紧张感。

①自己先保持镇定

劳伦斯·科恩博士,在做实验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第一步,他吓唬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鸡,小鸡吓得僵在地上开始装死。大约1分钟后,它开始蹦起来四处走动。

第二步,他同时吓唬两只小鸡,两只小鸡同时装死。但大约过了5分钟,两只小鸡才恢复过来。

第三步,他只吓唬一只小鸡,让另一只小鸡在旁边闲逛。结果被吓的那只小鸡,没几秒就站起来走动了。

他给出的结论是:

当孩子轻度紧张时,我们若能保持镇定,起到“不害怕的第二只小鸡”作用,那孩子就能接收安全的信号——周围没有危险,我不必害怕。

但如果遇到事情,父母紧张得不得了,那就起到了“害怕的第二只小鸡”的作用。当孩子处于紧张的情绪时,他环顾周围,发现了同样紧张的父母,那他接收到的信号就是——周围很危险,我不能放松警惕。

所以,想要孩子不容易紧张,遇到事情,我们自己要首先保持镇定。不然,我们的情绪就会传染给孩子,让他久久无法从焦虑的情绪中走出来。

②正确的深呼吸

每次紧张时,总会有人说,做做深呼吸,会好很多。

但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做了深呼吸,紧张却没有缓解?

那可能是,你深呼吸的方法不正确。

首先深深地吸气,然后再用吸气2倍多的时间来呼气。比如鼻子吸气5秒,就用嘴呼气10-15秒。

如果呼气没有达到吸气时间的2倍,反而会刺激神经,使心跳加速、紧张不安。

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呼吸法教给孩子,当他感觉紧张时,不妨多这样深呼吸。

③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们在“安全系统”中了解到,孩子之所以无法理性地评估,是因为他的大脑被情绪淹没,无法用理智脑思考问题。

那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他的情绪,帮他从情绪的洪流里拉出来。

我们可以给他一个拥抱,或者默默地陪着他,让他把情绪发泄完。

对于小一点的孩子,我们还可以帮他表达情绪:“这件事你一直没做好,感觉有挫败感是吗?你希望自己能做好,这样你感觉事情是可控的。”

我们的接纳,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个容器,容纳他的感受和需求。慢慢的,孩子就能把容器内化到自己心中,形成他自己的容器,容纳自己的情绪。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作者简介:布谷妈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婚姻情感咨询师,专注儿童心理,读懂孩子轻松养育,喜欢就关注吧~

14 阅读:2722

布谷妈妈

简介:每日一篇科普原创,解决育儿路上百种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