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是什么?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讲,当有人问“一块积木能干什么?”,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孩子手中的玩具,或者拿来搭建一些乐高模型。
而有创造力的人可能会说:
这块积木可以在做饼干的时候拿来当模型。
把这块积木装进一个罐子里,摇晃它就能发出声音,可以给孩子当玩具。
把积木加热熔化,倒进其他模型,可以做出一个新的玩具。
看完这些回答,我们是不是会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实际上,这种能在一件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上发现新领域,或者能运用新颖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这种能力就叫做创造力。
比如爱迪生发明了灯泡,贝尔发明了电话,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
我们可能会觉得,创造力确实在这些伟大的发明家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可对孩子来说未免有些距离,有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其实并不是。
因为创造力意味着探索和发现看待事物的新方法和尝试不同的方法,这不仅仅体现在艺术、科学上,它在各种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活中无处不在。
1
创造力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呢?
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总是能发现其他孩子看不到的东西,这对于以后的学习,甚至是工作都是非常有利的。当他在面对问题时,能通过独特的视角快速找到好的解决办法。
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今天的孩子在未来需要面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那些工作内容单一、重复的岗位会逐渐被淘汰,就业市场最终需要的是拥有创造力、能够胜任工作内容不断变化的人才。对于我们的孩子而言,失去创造力就等于失去了竞争力!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把创造力列为“21世纪学习框架”中的 4C 核心素养之一。
“21世纪学习框架”,是美国为了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而制订的学习战略,提出教育不应只停留在传统的培养读、写、算三大基本素养上,而应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孩子在未来具备四种能力,即“4C”核心素养: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团队合作(Collaboration)、创造力(Creativity )。
说到这里,我们可能就想知道自己孩子的创造力强不强。一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特点来判断:
第一,富有想象力。
有创造性的活动是需要想象的,所以孩子要富有想象力。想象活动的特点:形象、新颖。比如当孩子看到天空中的云朵时,也许会把它们想象成羊、小鸟、大象等具体的事物。
第二,具备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从不同的方法、途径和视角,探求多种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创造力高的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能在短时间内想出数量较多的内容。比如问他水可以干什么,他能说出洗手、洗脚等很多作用。
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如思考水的作用,除了能说出洗涤方面的作用,还能想到水可以养鱼、浇花等其他方面的作用。
能够突破常规,解决问题的见解新颖,方法独特。比如思考水的的作用,会想到把水灌进气球里面可以当玩具。
第三,具有实践精神。
有创造力的孩子总是勇于实践的,因为如果仅仅只有想法,没有行动,是没有办法把创意变成现实的。
比如当孩子想把水灌进气球里面当玩具,他可能会想到用勺子、杯子,甚至是吸管等工具去装水,在反复的实践中,他会发现这些方法装水都很慢,从而想到更好的方式。
与此同时孩子在反复实践中,也会越挫越勇,养成良好的抗挫折能力。
2
《创造力》一书中说:“孩子是神奇而独特的,他们带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降临于世,从出生之日起就具有创造力”。这句话实际上是说,每个孩子天生就拥有创造力的潜能,并且一定会在某个领域具备这种能力。
既然创造力与生俱来,那为什么最后我们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力会差别那么大呢?
有研究者通过实验发现,孩子在 4~5 岁的时候创造力发展迅速,5岁后发展变缓。也就是说,想要让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得更好,我们需要把握好孩子 4~5 岁的创造力加速期。
另外,大家还常说“越聪明的人越有创造力”,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罗伯特·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说,智力并不是影响创造力的唯一因素,除了智力因素,还有人的自信心、意志力、责任感、思维、兴趣等非智力因素也都可能会影响创造力。
而营造一个自由、鼓励自主探索的成长环境,对孩子创造力的发挥也是至关重要,受我们的影响也更大。
如果环境过于束缚,我们总是习惯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事情不该做,当他没有按照我们说的做,就常常会被批评,久而久之,他在做事的时候,就会往“迎合”我们的方向思考,逐渐丧失对不同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不再用创造性思维来看待新的事物。
如果孩子没有办法在生活中自主探索事物,比如我们常常给孩子看动画片,让他被动接受大量的图像,时间久了他就会产生固定的印象,这样就限制了他主动探索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公主就是动画片里那样的!”
“大灰狼就是坏蛋!”
由此可见,创造力虽然是天生的,而且无处不在,但是受到的制约也多,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孩子的生活、学习环境等都有可能影响他创造力的发展。
这些因素既可以限制创造力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关键看我们能不能给孩子一个促进创造力生长的土壤。
总而言之,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想要孩子的创造力经久不衰,除了要把握住孩子创造力发展的加速期,还要给他足够的自由“放飞”他的创造力。比如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无论孩子的想法和行为有多么“稀奇古怪”,都不要轻易否定;当他和你分享自己的“创作”时,要及时认可;平时也要多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游戏机会和活动空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