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历史上有这么一支王牌部队,明成祖朱棣靠他五征漠北,打的漠北草原三部望风而逃,而他靠的就是他的王牌:明初的“神机三大营”。
神机三大营分别是“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其中“五军营”是京卫之步骑军分为中军、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部,亦谓之五军,外加上部分骑兵部队,是当时真正意义上的步骑协同作战的典范;神机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火器部队”,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火铳、火炮等火器;而三千营是清一色的骑兵部队,其骨干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蒙古骑兵。
在当时和漠北的交锋之中,朱棣一般都会将五军营置于最前面,利用事先预备好的炮兵阵地万炮齐发,也让神机营可以有了和骑兵正面抗衡的实力;而之后则是三千营出场,利用骑兵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战术穿插在神机营第一轮的打击之下给敌人的心窝子在插上一到彻底打垮敌人的攻势;最后则是轮到五军营上场,利用步骑协同作战收割敌人。
可以说,朱棣正是靠着这“三板斧”叱咤大漠,而漠北三部则都不敢同“三大营”正面交锋,在当时三大营用“天下无敌”来形容都不为过,然而三大营的辉煌只持续了不久就烟消云散了。
事实上明朝中后期三大营就已经不见于史书上了,而到了明朝后期更是可以用“战五渣”来形容。俺答汗派兵进攻北京,曾经引以为傲的“三大营”竟然找不出可以打仗的士兵,而到了明朝末年更是不用说了,若非“关宁铁骑”等勉强支持,明朝早已经灭亡了,那么曾经天下无敌的三大营战斗力为什么衰弱的这么快呢?
土木堡之变,三大营损失惨重
说起明朝由盛转衰的战争,不得不提到那次“土木堡之战”,这一次大战使得原来蒸蒸日上的明朝从此开始走下坡路,而永乐盛世以及仁宣盛世都被那个败家子朱祁镇一手摧毁了,而朱祁镇不单单是让大明差点走向衰败,其更是让“三大营”差点毁于一旦。
“五军营”的老底子是当年徐达北伐的主力部队,可以说是明初精锐之中的精锐,后期又将北元部分士兵收纳其中,更是加强了其战斗力;而三千营的主力是精锐的蒙古骑兵,云集了当时最豪华的阵容;而神机营则是朱棣一手打造出来的,每次作战都是朱棣亲自指挥战斗。
可以说“三大营”无论是兵或者将都是身经百战,而古语说得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更何况这些将大部分都是经历战火的洗礼。
然而土木堡之变让这些历经战火的“三大营”将士全军覆没,更可怕的是曾经跟随朱棣出生入死的那些武将们全数战死,侥幸留下的全都是一些歪瓜裂枣,可以说当年朱棣一手攒下来的家当就一场仗就被朱祁镇给败了个精光,要是朱棣知道这孙子这么能败家,他会不会从棺材板爬出来找他算账。
之后于谦虽然重组了三大营,可是一来那些百战军士已经全数战死剩下的那些都是原来各地的二流守备部队根本无法与原来相比;二来原来“三大营”在朱棣时期是统属于朱棣的,兵部根本无法指挥,而在这之后“三大营”归属兵部统辖了,于谦文武双全故而能够还保持一部分战斗力,可是大明王朝又有几个于谦?所以由一群不知兵的人来指挥这支军队,其是可想而知的。
吃空饷严重,士卒大量逃亡
明朝前期当时明朝实行的兵制是“卫所制”,总的来说其类似于“府兵制”的一种,不过也有区别“府兵制”是兵农合一,战时为兵,平时为农,而“卫所制”则是士兵,由军队去进行屯田,所得军需全部上交政府,再由政府统一调拨,所以朱元璋曾言“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在前期,由于这套制度能够保障士兵的日常开销同时王朝初兴,这套制度保障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然而和府兵制的弊端一样,这套制度从根上逃不过四个字“土地兼并。
明朝卫所制以屯田为经济基础,所得军需再统一分配给士兵,然而随着明朝后期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屯田难以为继,而军户连自己的肚皮都无法保障还怎么去让别人卖命呢?所以这就造成了大量军户的逃亡,而各地卫所制则面临着无兵可调的局面。
比如嘉靖年间的俺答汗攻京城之战,当时三大营登基造册的有十几万人,可是事实上当时真正服兵役的只有三万人左右,而且全都是老弱病残,可想而知当时各地的大明士兵是怎么样一个情况,而三大营的衰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此。
曾经在朱棣时期大展神威的“三大营”到明朝后期竟然会落到这种境界,不知道这群人到了下面会不会被朱棣挨个训。
小肉坨坨
朱祁镇败掉了京营20万大军,勋贵死了七七八八,文官集团插手军队(有权审查功勋),,文官插手的军队还能有什么战斗力,宋朝、明朝都是文官插手军队,造成战力孱弱,不是每个文官都是范仲淹、于谦、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