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养生领域,熬夜常被视为损害健康的 “元凶”。确实,熬夜会扰乱生物钟,影响身体正常代谢,削弱免疫力,让疾病有机可乘。可很多人不知道,有些看似 “养生” 的行为,对免疫力的损害比熬夜还严重。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这 4 种常见的养生误区。

不少人认为,吃得少就能瘦,身体也会更健康。但过度节食对免疫力的打击极大。人体免疫系统正常运转,离不开充足营养。节食时,主食摄入不足,能量供应短缺,免疫系统就像缺了燃料的机器,难以正常工作。蛋白质作为免疫细胞和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它,免疫细胞数量会减少,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有研究追踪了 100 名过度节食减肥的人,半年后发现,其中 70% 的人免疫力明显下降,感冒、咳嗽等疾病发生率比正常饮食人群高出 40%。而且,过度节食还会导致身体代谢率降低,激素水平失衡,进一步影响免疫功能。
要保持健康体重,应合理饮食,均衡摄入各类营养。每天保证摄入谷类食物 200 - 300 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 50 - 150 克;薯类 50 - 100 克。蛋白质方面,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蛋类、奶类等优质蛋白来源,每天摄入量在 1.0 - 1.2 克 / 千克体重。同时,多吃新鲜蔬果,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误区二:滥用保健品保健品市场宣传铺天盖地,很多人觉得多吃保健品,身体就能更健康,免疫力也能提升。但实际上,大多数保健品不能替代正常饮食,盲目滥用还可能适得其反。比如,过量摄入维生素 A,可能导致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功能。一些宣称能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长期大量服用,可能干扰身体自身的免疫调节机制,使免疫系统变得依赖外部补充,自身免疫力反而下降。
据统计,在因保健品使用不当而就医的人群中,约 30%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紊乱。保健品不能替代均衡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如需补充营养,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比如,老年人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可适当补充维生素 D、钙剂等,但也需注意剂量。
误区三:运动过度运动有益健康,能增强免疫力,但运动过度却会适得其反。长期高强度运动,身体会分泌大量皮质醇,这种激素在应激状态下升高,虽能暂时提供能量,但长期过高,会抑制免疫系统,使免疫细胞活性降低。过度运动还可能导致身体疲劳、受伤,影响睡眠和营养吸收,进一步损害免疫力。
一项针对马拉松运动员的研究发现,在比赛后一周内,运动员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 2 - 3 倍。运动要适度,每周进行 150 - 30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或 75 - 150 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跳绳、篮球等,还可搭配 2 - 3 次力量训练,锻炼肌肉力量。运动后要注意休息和营养补充,帮助身体恢复。
误区四:过度清洁有些人认为,环境越干净,越不容易生病,于是过度清洁,频繁使用消毒剂、抗菌产品。但这种做法破坏了人体与外界微生物的平衡。人体皮肤、肠道等部位存在大量有益菌群,它们帮助维持免疫平衡。过度清洁会杀死这些有益菌,使有害菌有机可乘,导致免疫力下降。比如,长期使用抗菌洗手液,可能改变手部皮肤菌群结构,增加皮肤感染风险。家庭清洁保持日常卫生即可,无需过度使用消毒剂。正常情况下,用清水和普通肥皂洗手就能有效清洁双手。清洁家居时,定期打扫,通风换气,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免疫力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要避开这些养生误区,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充足睡眠、保持心态平和,才能让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守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