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两年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提问,问的是欧洲三强英国、法国、德国哪一个的经济最稳最有发展前景,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毫不犹豫地选择德国。
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德国制造业强大精悍,有大众、奔驰、宝马、博世等一大批世界领先的工业巨头;而英国早早的去了工业化,只不过是一个倚靠金融业的空壳;至于法国,虽然工业门类齐全,但多而不强,也完全不是德国的对手。
现在回过头再来看,只觉得当时的认知过于幼稚了!
表面上看起来最稳固最有技术含量的德国经济,竟然是三国中第一个崩盘的,让人深感意外。
但如果你仔细对比英法德经济上的本质区别的话,你会发现在当今这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下,德国经济实际上是最为脆弱的!
德国企业大规模破产裁员,博士生毕业即失业,“延毕”比例陡然增加!前两天,德国统计局发布了今年十月份德国企业的破产情况,只能用哀鸿遍野、一片凄凉来形容。
根据发布的数据,10月德国企业破产数量同比暴涨了22.9%!每月破产企业数量都在两位数以上。
德国经济形势之严峻可见一斑。
不光是小企业活不下去,德国很多国际巨头、百年大企业也变得步履维艰起来。
我梳理了最近这段时间德国大企业的全球裁员缩减计划:
国际机械零部件巨头博世裁员5500人,大众汽车裁员高达三万人,著名变速箱制造商采埃孚裁员1万四千人,管理系统开发商SAP裁员超五千人,克虏伯宣布裁员1万1千人,沃达丰裁员三千人,赢创裁员一千五百人。。。
以上信息皆来自于媒体转发,并未列举完全,只是其中一部分,但涉及到的企业和裁员数量已经足够让人触目惊心了!
更糟糕的是,这种企业破产、裁员的颓势目前在德国还看不到半点缓解的迹象。
对于德国人来说,今年这个冬天可能是近二十年以来最难熬的!
企业不好过,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德国的就业市场。
我在网上看到有曾经留学德国的化工从业者做了分享,他在德国的同学告诉他,目前德国的就业情况已经糟糕到难以形容的程度!
具体有多糟糕?
以化工行业来举例,德国本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化工强国,拥有巴斯夫等一大批化工巨头。
以前经济还没恶化的时候,你在德国读完化工专业的硕士或者本科,很容易就能去一些化工方面的大企业,包括巴斯夫、拜耳等等。从事的岗位有研发生产,也有销售和管理,总之读出来就业是没多大问题,而且进的都是国际企业。
但这种“好日子”在这两年发生了骤然一变!
由于东欧局势的不稳定,导致化工原料成本暴增,很多工厂别说盈利了,只要一开工运作就会处于亏本状态。
因为德国本土几乎没有任何富余的化工能源,全靠从东边进口,一旦外部形势不稳,那工业生产自然就没得玩儿了。
所以你看连巴斯夫这样的化工行业龙头都把生产基地搬到了湛江,这是无奈之举,更是自救之举,继续留在德国,十个巴斯夫也不够耗的!
巴斯夫
德国的一众企业处境艰难,更加剧了当地的学历贬值。
以前本科能进的,现在要硕士。
以前硕士能进的,现在要博士。
就算是博士也有很大的压力,目前有不少德国年轻人本来只想读完硕士的,但迫于就业压力不得不继续攻读博士。
即便读上了博士,也有接近九成的人选择“延毕”,也就是延迟毕业,因为走出校门意味着失业。
这便是当下德国经济所面临的困境。
为啥是德国?而不是工业更孱弱的英国和法国?因为英法可以近似等于同一类国家:它俩最早崛起的资本主义,曾经拥有极其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当下依然保持着很强的海外影响力。
而德国属于后发工业国家,德国完全整合已经是19世纪下半叶了,海外资源基本被英法等老牌国家瓜分殆尽。
法国在非洲影响力巨大
因此德国只能依靠教育培养人才,来大力发展工业,但由于缺少海外领土和资源供给,导致德国很容易在原料、能源上被卡脖子。
事实就是如此,别看德国过去这些年在工业上领先于法国和英国,一旦世界局势有变,比如这两年的东欧,德国经济立马就被打回了原形!
德国的工业与外部的原料能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别人不卖给你或者你的购买渠道不畅通(比如北溪管道被炸),那么经济就会很快陷入停滞。
而目前英法还不用担心这个问题。英国在英联邦的影响力尚存,并且还有美加澳新这四个“同门同宗”的国家相扶持;法国在西非和北非保持着很强的影响力,当地几十个国家的能源、金融直接或间接受法国控制。
德国没有英法的海外影响力,在欧洲局势动荡的这两年,它自然是第一个崩盘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