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乔新片翻车:一场“子宫里的文化战争”

暖瞄哈野 2025-01-22 17:03:21

她怎么也没想到吧?

离婚六年了,宋慧乔和宋仲基还能一起抢热搜。

一个新片扑街提前下映,一个新片未映先遭抵制,这对曾经的韩剧金童玉女,如今各自活成了一场电影圈的戏中戏。

宋仲基那边已经哭了——而宋慧乔,可能还来不及哭。

子宫封印恶魔?编剧是认真的吗?

先说说这部引发轩然大波的电影《黑修女们》。

乍一听名字,我还以为是个欧美恐怖片;结果一看,哦,是个韩版的“文化拼盘”。

修女?驱魔?子宫癌?这些设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像是编剧深夜喝多了写下的灵感随笔。

核心剧情我给你划重点:宋慧乔饰演一位患有子宫癌的修女,为了封印恶魔,把它锁在自己生病的子宫里。

然后呢?最后她投火自焚,连人带恶魔一把火烧干净。

光听这个设定,我差点喷了咖啡。

恶魔封印子宫,怎么想都像是个低配版的欧美恐怖片翻版。别的先不说,这价值观问题就大了——不能生育的女人,就只能“废物利用”去对抗恶魔吗?

这是要暗戳戳骂人呢,还是试图用一种荒诞的隐喻激发共鸣?

别激动,剧情的槽点还不止这些。

电影里恶魔会大骂女主“子宫很烂”,甚至还有女主和幻象中的孩子说“谢谢”的片段。

导演,您拍的是驱魔片还是心理恐怖片啊?

韩国电影,怎么又在追欧美风?

其实,这种“借文化”不是第一次了。

欧美恐怖片中,恶魔+女性生育早就玩烂了。

经典如《驱魔人》《玫瑰玛丽的婴儿》,设定之大胆,让人头皮发麻。

而《黑修女们》呢,徒有其形,没学到精髓。你看,驱魔设定本身源于西方宗教文化,而韩国呢,虽然有基督教信徒,但骨子里依然是儒家文化占主导。

像这种完全照搬西方元素的剧本,注定是水土不服。

回想一下2015年的《黑司祭们》——同样是驱魔主题,评分扑街,原因也是模仿痕迹太重,自己特色太少。

时隔八年,《黑修女们》来了,但它的问题丝毫没改进。

某种程度上,这部片子的失败,不只是剧本的问题,更是韩国电影文化定位的尴尬缩影。

还记得十年前的韩流吗?

韩剧《大长今》热播,K-POP风靡全球,就连韩国的炸鸡和泡菜都成了潮流单品。

但这些年,韩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尤其是中国市场,逐渐变小了。

《黑修女们》之所以被抵制,不仅是因为剧情烂、设定荒唐,更是因为韩国影视的文化定位问题。

过去他们试图打进中国市场,结果“限韩令”一出,直接凉了一半;

现在又转头扑向欧美,却发现,和好莱坞的制作相比,无论是预算还是创意,都差了好几个档次。

于是,韩国电影成了四不像:既不像中国文化深厚,也不像欧美大片炸裂。

最讽刺的是,宋慧乔的个人经历也被网友拿来和电影剧情对比调侃。

片中角色不能生育,用自焚对抗恶魔;

而现实中,43岁的宋慧乔也一直未婚未育。

与此同时,前夫宋仲基离婚后娶了外国妻子,生了个又一个孩子。

这画面有点黑色幽默,对吧?但对宋慧乔来说,也未免太扎心。

《黑修女们》的争议告诉我们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文化不是“偷”来的,电影更不能靠“学”来的。

像《寄生虫》《鱿鱼游戏》这样的韩国作品,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爆火,不是因为它们“抄”了欧美的什么,而是因为它们充分挖掘了本土特色,把普遍性的议题融入了本地的语境中。

反观《黑修女们》,这种不接地气的欧美化设定,只会让人觉得尴尬。

无论电影还是文化,要想走得远,靠的不是东施效颦,而是真正的原创力。

否则,拍一部扑一部,再多的宋慧乔也救不了。

希望韩影圈能早日醒悟吧!

0 阅读:57
暖瞄哈野

暖瞄哈野

展示更多更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