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华汉字中的明珠,它的来源既有故事,也有历史典故,还有经典著作中的名言名句。根据中华字典收录统计,汉语里共有三万多个成语。
中国历史上,创造成语数量最多的有四个人:苏轼,32个;王勃,40个;韩信,至少40个;韩愈,331个。
这里介绍一下王勃和韩信的成语故事。
王勃(649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朝文学家,文中子王通之孙,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
韩信(?—公元前196年),生年不详,淮阴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一说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有40个成语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
1襟江带湖
形容江河湖泊之间相互萦绕交错,如同衣襟和衣带一样。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2物华天宝
物的精华,天的宝物。比喻极为珍奇宝贵之物。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3人杰地灵
人物俊杰,地方灵秀。指凡杰出的人物出生或到过的地方,那里就会成为名胜之区。还指灵秀之地出杰出人物。也作“地灵人杰”。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4俊采星驰
意指天下的才俊如同繁星一样闪耀。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5棨戟遥临
棨戟qǐ jǐ:古代权贵出行的仪仗;临:到。贵人从远方到来。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6胜友如云
指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7高朋满座
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座位。形容宾客很多。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8腾蛟起凤
比喻才华优异特出,有如飞腾的蛟龙,起舞的凤凰。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9躬逢胜饯
意思是亲身经历那种盛况。也做"躬逢其盛"。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10飞阁流丹
凌空建造的阁道涂有鲜艳欲流的丹漆。形容建筑物的精巧美丽。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11桂殿兰宫
建筑气派,设备华美的宫殿。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12钟鸣鼎食
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豪华。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近义词:乘坚策肥、灯红酒绿、鼎食钟鸣、锦衣玉食、纸醉金迷、花天酒地
反义词:粗茶淡饭、食淡衣粗、筚门圭窦、荆钗布裙
13云销雨霁
销,通“消“;霁jì,雨过天晴。
指满天的云雨顿时消散。形容已经逝去的一切都不会再回来。也作“虹销雨霁”。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14水天一色
水光和天色浑然一体,无法分辨。形容水域辽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5渔舟唱晚
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水面歌声四起。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渔舟唱晚》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古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古筝独奏曲。
《渔舟唱晚》,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
16衡阳雁断
湖南衡阳有回雁峰,相传北雁南飞至此而止,不再前进,遇春而回,古代有雁足传书的故事,后来就以“衡阳雁断”比喻音讯不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17逸兴遄飞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遄chuán。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18天高地迥
迥jiǒng:远。形容天地广阔深远。也作“天高地远”。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19萍水相逢
比喻从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20时运不齐
遭遇逆境,命运不好。也作“时运不佳”、"时运不济"。齐jì:通"济"。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21命途多舛
舛chuǎn:错误、错乱;引申为"不顺、不幸"。指命运充满不顺,一生坎坷,屡招挫折。
22冯唐易老
意思是汉朝冯唐身历三朝,到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年事已高不能为官。感慨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23李广难封
本指西汉名将李广,抗击匈奴,屡立战功,声名显赫,却始终未能封侯。意思是以之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同“李广未封”。
24达人知命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指通达事理的人能安于命运的安排。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25老当益壮
当:应当。益:更加。原指年纪老而志气应更加豪壮。现多用来形容年纪虽老,但干劲仍很大。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26白首之心
老年时的壮志。
"宁移白首之心?"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
27穷且益坚
处境愈穷窘,意志愈坚强。
王勃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近义词:穷当益坚、老而弥坚、贫而无谄
28青云之志
指远大的志向。青云,比喻很高的官位。
29东隅已逝 桑榆非晚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消逝,如果珍惜时光,发愤图强,晚年并不晚。
30穷途之哭
本意是因车无路可行而悲伤,后也指处于困境所发的绝望的哀伤。
王勃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
31一介书生
一介:一个。是旧时读书人的自称,也可用作对一般读书人的雅称。其中含有清高、自诩的意味。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32投笔从戎
扔掉笔去参加军队。指文人弃文从军。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后汉书·班超传》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
33谢家宝树
意思是谢家的人才栋梁,可以光耀门楣。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34胜地不常
指美好的局面或形势很短暂。也作"好景不常"或“好景不长”。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35盛筵难再
盛筵yán:盛大的宴yàn会。盛大的宴会很难再遇到。比喻美好的光景不可多得。
36临别赠言
分别时赠送的一些勉励的话。
“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37登高作赋
赋:写作。登得高,看得远,能够描绘形状,铺陈事势。指国家的有用人才。也作"登高能赋"。
“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
38潘江陆海
形容人诗文方面的才华横溢。
王勃说:"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意思是,请各位施展像潘安,陆机一样的才华,写下美妙的文章吧!
潘,指潘安,陆,指陆机,都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诗品》形容潘、陆二人的才华,“潘才如江,陆才如海”。
39雨帘云栋
形容高敞华美的阁楼。
王勃说:"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宋·杨无咎《青玉案》词:“傍湖开径,雨帘云栋,平地居仙子。"
40物换星移
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至少40个成语来源于韩信:
(1)胯下之辱
意为从别人胯下钻过去的耻辱,也可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未显达时能够暂时忍受耻辱。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
(2)昌亭之客
原指汉淮阴侯韩信。后以借指怀才未遇而暂寄人篱下者。
出自《汉书·韩信传》:韩信,淮阴人。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从下乡南昌亭长食。
(3)一饭千金
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4)乡利倍义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也作"见利忘义"。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5)筑坛拜将
指仰仗贤能。设立坛场拜封大将,表示对人才的推崇或敬重,
出自《汉书·高帝纪上》:“汉王齐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问以计策。”
(6)国士无双
国中杰出的人物,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向刘邦荐韩信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7)勋冠三杰
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勋冠三杰”的意思是说,功勋超过汉朝开国的三大功臣萧何、张良和韩信。
语出《汉书·高帝纪》:“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8)手无缚鸡之力
双手连抓住鸡的力量都没有。形容人文弱无气力,力气很小。
出自元《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
(9)拔旗易帜
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10)兵仙神帅
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出自明代学者茅坤《史记钞》:“予故曰:古今来,太史公,文仙也;李白,诗仙也;屈原,辞赋仙也;刘阮,酒仙也;而韩信,兵仙也,然哉!”
(11)解衣推食
脱下衣服给别人穿,让出食物给别人吃。形容慷慨地给人以关心和帮助。
项羽派人劝说韩信反叛汉王刘邦,韩信认为刘邦脱衣我穿、让食我吃,我不能背叛他。
(12)独当一面
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13)略不世出
指谋略高明,世间少有。与“绝世无双”意思相近。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于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
(14)背水一战
背:背向。水:指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后面没有退路。比喻和对方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歇后语:韩信打赵国——背水一战
近义词:破釜沉舟
(15)金石之交
交:交情。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出处《汉书·淮阴侯传》:“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16)妇人之仁
仁:仁慈。妇女的软心肠。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刘邦重用韩信,设坛拜他为大将军。韩信为刘邦分析天下形势,评价项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
(17)推陈出新
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刘邦让韩信管理粮仓,韩信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送进,把旧粮从后门运出,这样可以防止粮食腐败变质。
(18)不赏之功
形容功劳极大。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19)人心难测
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亦做"人心莫测"。
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张耳与陈余两个人为刎颈之交,后两人翻脸。
(20)问路斩樵
比喻奇才不容易被录用。
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协助汉王刘邦同楚兵作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马问樵夫路向,韩信听后,把樵夫斩杀,部将问为什么,韩信称恐樵夫泄露他们的行踪。
(21)十面埋伏
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楚汉相争时期,汉王刘邦重用淮阴人韩信,先后活捉魏王豹、赵王歇、燕王臧荼、齐王田广。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后,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韩信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胜利。
(22)逐鹿中原
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载蒯通语:"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近义词:问鼎中原 群雄逐鹿
(23)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掉高山和大河。形容气魄很大。
出自《元曲杂剧·萧何月下追韩信》:"背汉投楚,气吞山河,知音未遇,弹琴空歌。"
(24)人自为战
人人自动进行殊死战斗,形容人人都拚搏奋战。后以"人自为战"比喻各人独立工作。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
(25)肝胆相照
本意为肝与胆相互照应。比喻可以相互坦诚交往共事。也作"肝胆照人"。
齐人蒯(kuǎi)通劝韩信三分天下,并说自己愿意披肝沥胆,奉献计策,为韩信效劳,就怕韩信不采纳。
(26)为德不卒
指好事没有做到底。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数年后,信封淮阴侯,见下乡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27)兼人之勇
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出自《汉书·韩信传》:受辱于胯下,无兼人之勇,不足畏也。
(28)积德累善
积累德行与善事。
出自《史记·韩信卢绾列传论》:“韩信、卢绾非素积德累善之世,徼一时权变,以诈力成功。”
(29)伪游云梦
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后以“云梦游”代指阴谋诡计。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楚汉战争胜利后,刘邦袭夺韩信兵权,将其徙封为楚王。当刘邦听说韩信在楚陈兵出入,又采取陈平伪游云梦之计,逮捕韩信,贬为淮阴侯。
(30)功高震主
意思是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也作"功盖天下"。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当一个人功高震主时,意味着危险将不期而遇。
(31)居常鞅鞅
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
(32)钟室之祸
比喻功臣遭忌被杀。
出自《汉书·韩信传》: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33)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3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晏子春秋》,后被《史记 ·淮阴侯列传》引用。
李左车在和韩信谈话中,李左车提出的这个观点。指的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35)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36)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
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过河拆桥。
刘邦当皇帝后为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徒封为“楚王”,后又贬为“淮阴侯”,几个月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韩信在临刑之前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3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指事情的成败或好坏全由于同一个人的作为。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为民间对西汉建国功臣韩信一生的经典概括。
(38)伐功矜能
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
(39)传檄而定
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韩信和刘邦讨论天下大势,他说刘邦对百姓秋毫不犯,废除秦时苛刻的法政,而受到百姓的爱戴。只要接着这样做,那么,三秦之地用一纸文书就可收服。
(40)一竿之微
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也作"一技之微"。
出自清朝沈菊庄《韩淮阴钓竿歌》:"千金之重酬漂母,一竿之微还忆否?"
意思是说:韩信拿千金赏赐当年给他饭吃的婆婆(漂母),谁还会记得当年在河边钓鱼显得非常渺小的韩信!
知天易逆天难
同样取名自滕王阁序,有人叫周星驰,有人叫李天一,秋水共长天一色,断句都断不明白[得瑟]
用户12xxx08 回复 03-01 22:42
天一应该是出自周易,当然也是成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ㅤㅤㅤㅤ 回复 02-25 08:41
君是人才啊[笑着哭]
用户11xxx50
这还是人家十四岁写的,看现在的,唉[流鼻涕]
用户14xxx21
一篇文章造就40个成语,神了[100]
大海
苏拭才32个,搞笑了
和平使者 回复 03-03 23:30
淡定,所谓来自韩信的成语,有的不就是司马迁的啊?
考古
应该是一些当时已在传送的词句,王勃很好结合到骈文中,后世出现成语概念,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