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山村里的农氏大宗祠,祖上来自山东青州府白马街

巧云聊旅游 2024-11-08 19:40:43

游玩作登乡后顺着乡村公路走坡圩往印茶镇的路上,经过叫班劳的小地方看到农姓大宗祠,对于农氏的好奇就走进去参观。为何对农氏感到好奇,对于农氏的来历感兴趣的朋友都相对较关注,大新、天等、田东、德保还有隆安的农氏大部分来自侬智高后裔。侬智高,广西境内祖籍山东白马县人对它非常的有印象,因为有侬智高,广西境内特别是南宁周边才有很多来自山东白马县各大姓氏。

北宋年间壮族领袖侬智高在边疆成立南天国,南天国的建立意味着跟北宋朝廷开战,朝廷则派猛将狄青前来围剿。侬智高兵败昆仑关后逃亡大理,其弟侬智会则逃至归化州(那坡县)一边抵抗朝廷军队,一边与交趾作战而侥幸存活下来,侬智高在大理被害。侬智高和侬智会后人将侬姓改为农姓,可能是出于生存需要,也有可能是简写。

侬智高的后人元朝初期搬迁至天等县进结镇的旧州(高州),侬智会归附朝廷后驻守归化州,年事高后内迁至天等县的金洞乡。侬智会内迁后历经几百年的繁衍,其后人逐步向周边县份迁徙而形成各分支。侬智高的后人亦是如此,落业高州后繁衍生息,各分支亦向周边迁徙,混得最好的应该是侬智高四子农克昌这一脉。

农克昌的五代孙,侬智高的六代孙农应广落业高州。农应广落业高州时宋朝已经覆灭,取而代之的是蒙元。蒙元的朝政相对较松散,使得侬智高后人不再四处逃难,出门更不用躲躲藏藏,农应广的儿子还出任都结州土知州。元朝覆灭后都结州归附明朝,刚世袭的农威烈成为都结州的首任最高长官司。

农威烈是都结州首任土司亦称为农氏土司,直到民国初期才改土归流,农应广则成为侬智高后人混得最开的支脉。以前发表过都结州的文稿,农氏土司的来龙去脉已详细叙述过,此文就不再多写。班劳位于印茶镇,跟天等县的向都镇较近,历史上属向武州,民国时期属向都县,侬智会内迁地是金洞乡,距离向都镇不远,想来班劳这支农姓应该是侬智会的后代。

祠堂内有雕像,一副威武大将军样,侬智会与侬智高都是带兵打仗的猛将,雕像是侬智会或者侬智高不得而知。参观祠堂时正好有村民前来祭拜,询问雕像是侬智高还是侬智会,村民都不知道。不过查询到侬智会归附朝廷后驻守归化州,跟交趾交战数次无败绩,朝廷则封其为右千牛卫将军,官阶四品。雕像为侬智会无疑,班劳的农氏应该是侬智会的后裔。

村民对先人都非常的敬重,每次过节都来到雕像前祭拜,即便不是节日,家里只要杀鸡杀鸭都来烧香放鞭炮。问村民前来祠堂祭拜的主要是什么节日,村民说祭庙最热闹,然后就是春节、中秋节。不过农氏作为土著壮族,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每个月村民都前来祭拜。班劳的农氏宗祠就了解到这点情况感觉收集到的资料真的太少,之后翻看资料得知侬智高、侬智会的祖上来自山东青州府白马街。

侬智高祖上跟山东青州府白马街扯上关系,这是让广西南宁市周边祖籍山东青州府白马县的人想象不到。农氏原本生活在雁门关,汉朝迁入山东青州府白马街,农姓改为侬姓,唐朝时期分有侬民福和侬猷两支。贞观之治时期为开辟云南保山丝绸之路,联系地方部落和稳定边疆,朝廷派侬民福先祖带领家眷进驻保山实行军官制,驻守保山五代后便有侬民福,侬猷先祖则留守青州白马街。

宋太祖开宝9年(876)右江土民作乱,朝廷派侬猷前去围剿,清剿土民作乱后不许回朝。不许回朝就意味着戍边,侬猷将部下分派到各个峒、州去当首领,侬猷则驻守西原州任知州。侬猷逝世后长子侬全福世袭西原州知州,生有智聪、智高、智德、智会、智科四子,智英一女。宋仁宗初年侬全福出任广源州大首领,之后就有交趾进犯广原州,侬全福及长子被交趾俘虏并杀害。

侬全福与侬智聪被杀,侬智高向朝廷求援,但朝廷不增援,侬智高只能带领族人独自抵抗交趾。打退交趾后就有侬智高反朝廷,建立南天国,后来就有侬智高和侬智会的很多故事。侬智高兵败后逃亡大理,主要是大理管制下的保山有侬氏宗亲,并妥善的安置在广南,至于后来侬智高为何被大理国王处死就不得而知。写侬智高与侬智会,还有祖籍山东青州府白马街,表达的是农氏的来源,以及班劳的农姓跟侬智会和侬智高有关,侬智会和侬智高两人的故事非常丰富,往后有时间再聊。

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0 阅读:2
巧云聊旅游

巧云聊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