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 | 明写春诗
前言
彭德怀作为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还是在朝鲜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他始终把国家与人民放在心中。然而1962年,人生低谷的彭德怀却面临了婚姻的裂痕,妻子浦安修选择了与他分道扬镳。此时彭德怀不禁感慨:“我十分想念刘坤模同志。
这番话让人不禁好奇,彭德怀与第一任妻子坤模究竟有着怎样的深厚感情,为何在经历了风雨之后,依然无法忘怀?
1921年8月,彭德怀当时是湘军的一个连长。他因为暗中处死了一个叫区盛钦的恶霸地主,导致事件曝光。团长袁植接到命令,要抓他回去。彭德怀发现自己被追捕后,赶紧逃跑,跑到了广东,投靠了粤军,加入了许崇智的部队,继续当连长。
不过后来和陈炯明的军队打了个败仗,彭德怀决定离开广东,坐轮船一路跑到了厦门、上海等地,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离开九年的家乡湘潭。
家里的每个人都没有料到,这个多年来不曾音信的“游子”竟会在这个时候回到家中。年迈的祖母看到他从远处走来,激动得泪眼汪汪,声音颤抖地喊着:“钟伢子,我不是在做梦吧?”
彭德怀离家多年,这次回到家里,家里人都特别高兴。他一一拜访了亲戚朋友后,便跟弟弟一起下地干活,看到他这么忙碌,躺在床上的父亲也十分高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有一天早上,彭德怀正修理农具准备下地,忽然听到奶奶在叫他:“钟伢子,你过来一下。”彭德怀放下手中的工具,走进屋里:“奶奶,找我什么事?”奶奶看着他,慢慢地说道:“钟伢子,你也不小了,而且你父亲身体也不好,应该早点娶个媳妇,给家里添个儿媳妇。”
彭德怀有些犹豫,回答道:“奶奶,我不急,先给金华(他的二弟)娶一个,我再等等也没关系。”奶奶听了,生气地说:“你怎么能这样?我们这儿哪有弟弟先娶媳妇的道理!”
彭德怀是个孝顺的孩子,看到奶奶生气,知道自己不能反驳,于是只好答应:“好吧,我听奶奶的。”
毕竟彭德怀曾当过连长,在乌石也是有些声望的人,所以消息很快传开。媒人们纷纷上门给他介绍姑娘,但彭德怀一个个都觉得不合适,最后表示自己要亲自挑选,决定自己找个合适的人。
媒人带来的十几个姑娘,彭德怀一个也没看中,这可急坏了在旁操心的祖母。她知道儿孙的婚事不能拖延,于是请来了彭德怀堂嫂的父亲俞桥。俞桥是村里的长辈,德高望重,阅历丰富,许多人都愿意听他的意见。他见到彭德怀后,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心里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媳妇?”
彭德怀没有犹豫,迅速答道:“要贤惠;要能干,家务事得一把抓;再者要漂亮,长得好看才赏心悦目。如果这三点都不符合,那我宁愿不娶。”
俞桥听了后,觉得这要求有点高。他不禁琢磨,贤惠、能干、又漂亮的女子,似乎并不容易找。不过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媒人,他心里有数,深知自己可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于是他便开始着手为彭德怀挑选符合条件的姑娘。
几天后,俞桥终于物色到了一位名叫刘细妹的姑娘。但比彭德怀小了不少,可在那个年代,女孩早婚并不稀奇,很多家庭的女子十几岁就开始结婚生子。而且刘细妹人长得很漂亮,既文静又贤良,正好符合彭德怀的要求。
一见面,彭德怀就觉得这个姑娘长得水灵灵的,心里很喜欢,而刘细妹也对彭德怀产生了好感,两人聊得很投机,感觉彼此很合适。六十年后,刘坤模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依然很甜蜜地说:“我俩真的是有缘分。
可是结婚后彭德怀才知道,原来刘细妹只有12岁,整整比他小了整整一轮。原来是亲戚为了撮合这门婚事,把她的年龄多报了两岁。虽然妻子年纪这么小,彭德怀还是很照顾她,没有马上和她同房,但心里已经把她当做亲密的爱人了。
为了让她能够更好地生活,彭德怀教她读书识字,还给她取了一个新名字“刘坤模”。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代的“乾坤”二字,其中“乾”代表男,“坤”代表女,意思是“女中的楷模”,希望她能成为一个有才有德的女性榜样。对刘坤模来说,彭德怀是她的贵人。因为有了他的帮助,她才学会了读书识字,甚至能够写诗作赋,变得越来越有见识和才华。
1928年,夫妻俩刚刚开始享受婚姻生活,彭德怀就不得不跟随大军离开家乡,这一年,彭德怀要随湘军独立五师出征,去平江参与解放战争。在临行前,他对刘坤模承诺会尽快回家。
刘坤模含泪目送丈夫离去,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一别竟成了长达十年的分离。
日子一天天过去,彭德怀仍然没有出现过,反而传来国民党反动派通缉彭德怀的消息。平江起义后,彭德怀被列为“共党头目”,国民党反动派四处追捕他,甚至开始威胁和迫害他的亲人。为了保护家人,刘坤模被迫背井离乡,过上了四处躲藏、提心吊胆的生活。
与此同时她的家人为了避免被牵连,悄悄在报纸上刊登了启事,宣布与彭德怀断绝了夫妻关系,声明自己已经与这位“共产党头目”脱离了联系。这一消息像一把尖刀深深刺入了刘坤模的心,却又无力改变什么。
逃难的日子里,刘坤模有一段时间被带到上海,然后乘船前往武昌。在这段旅程中,她偶然遇到了陶铸的母亲,这是她与彭德怀重逢的机会。可由于她过于谨慎,担心暴露身份,言辞小心翼翼,陶铸的母亲一直以为她是个无家可归的普通妇人。她没有揭露自己与彭德怀的过往,错失了与丈夫重逢的机会。
到达武昌后,刘坤模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她一度准备放弃自己,选择结束生命。就在这时,她遇到了陶家的一位朋友徐仁吾。徐仁吾是个旧知识分子,曾参与过共产党,但在大革命失败后他选择了退出,后来他便在果园里当起了看护。
徐仁吾见到刘坤模的困境后,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将她救了出来。为了报答徐仁吾的救命之恩,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刘坤模最终和徐仁吾发生了关系,一年后,她为他生下了一个女儿。
虽然她已改嫁,但她的心中依然无法忘记彭德怀。她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他,但始终没有任何他的消息。
直到1937年,刘坤模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条新闻:“平型关大捷,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 她立即拿起笔写信给彭德怀,但因不知其具体地址,她只能在信封上写上“平型关,彭德怀收”。这封信虽然寄得草率,但万幸,最终它还是传到了彭德怀的手中。
自那次告别后,彭德怀一直未能找到刘坤模。没想到刘坤模主动找到了他,这个消息让彭德怀无比欣喜。他立即回信,并指示她前往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联系林伯渠。一个月后,在林伯渠的帮助下,刘坤模终于来到延安。
十年的时光改变了很多东西。彭德怀已成了一个威风凛凛的将军,而刘坤模也成了历经沧桑的妇人。两人在相见时,彼此眼中都是陌生与熟悉交织的复杂情感。刘坤模忍不住流下眼泪,所有的思念、委屈和往事瞬间涌上心头。彭德怀也感受到她多年的苦楚,红了眼眶,轻声安慰着她。
在两人叙旧时,刘坤模得知彭德怀这些年一直没有再结婚,心里忍不住涌起复婚的念头。她提出了复婚的请求,但彭德怀却拒绝了。他告诉她:“你已经在报纸上声明和我断了关系,也表明了你不愿跟我走共产党的路。这是政治问题,涉及到我们之间的立场,所以我现在不能再和你在一起了。
在与刘坤模断绝夫妻关系后,彭德怀的心情一度陷入低谷。虽然他身为八路军副总指挥,身边有无数的崇拜者和追求者,但他没有因此而动摇内心。甚至有一位外国女记者,对彭德怀的英勇和人格深感倾慕,曾主动向他表达过婚姻的意愿。但彭德怀始终保持着冷静,他拒绝了她。
彭德怀没有因为自己身边的女子众多而感到满足,反而在刘坤模离开后,他陷入了更深的孤寂。年近四十,虽是赫赫有名的将领,却始终没有再婚的打算。他始终怀念着过去的日子,记挂着那个曾与他共同经历过艰难岁月的刘坤模。身边的老战友们见此情形,纷纷感到焦虑,尤其是陈赓。
终于在陈赓的劝说下,彭德怀决定再次步入婚姻的殿堂。1939年底,经过一番撮合,彭德怀与浦安修结为夫妻。浦安修是北师大著名的浦氏三姐妹中的小妹,比彭德怀小了整整二十岁。浦安修来自上海,天资聪颖、性格温婉,在婚后,她与彭德怀共同度过了战火纷飞的岁月,虽然他们没有育有子女,但两人之间的感情却愈加深厚。
可到了1959年,彭德怀因为直言不讳和坚守原则,遭遇了政治风波,这让他受到了严厉的打压,连妻子浦安修也不得不与他划清界限。有一天,彭德怀在大家面前,拿出一个梨子,将其一分为二,递给了浦安修一半,象征性地表示“离”的含义。浦安修看着丈夫,眼中满是泪水,她深知这段感情已经变得如此脆弱,尽管如此,她依旧接过了那半个梨子,含泪咽下。
饱受政治压力和人情冷暖的彭德怀,在那个时期,内心的痛苦几乎达到了极限。有一次他情不自禁地对工作人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十分想念刘坤模同志。”
刘坤模得知彭德怀的境况后,心里常常为他担心。每当有人提起彭德怀,她总是很坚定地说:“彭大哥是我深爱的人。虽然我们在1938年以后没有再做夫妻,但责任主要是在我。如果你们让我谈他,我说的全是他的好。
彭德怀在离婚和事业上的打击下,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身份和地位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身心遭受了严重摧残。到了晚年,他几乎常年生病,直到1974年因重病去世。最让他感到寒心的是,临终时,妻子浦安修竟然连最后一面都不愿见他。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的去世的噩耗传来时,彭德怀的去世消息传来,刘坤模简直无法承受这个打击。她痛哭失声,几乎晕倒在地。那一刻,所有的痛苦和思念都涌上心头。
1987年,刘坤模已经77岁高龄。她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决定返回湖南湘潭的乌石乡。到达彭德怀故乡的那一刻,刘坤模感到一种深深的情感在心底涌动,她走进了彭德怀的故居,静静地参观,仿佛一切时光都在回溯,那些与彭德怀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
在情感的冲动下,她写下了一首诗,周围的人听了她的诗,都被感动得流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