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到一则热帖,让人感觉头顶被一团乌云遮蔽,阴暗压抑。
题主单位办公室里包含题主有3个女生和一个男生。与题主160身高120斤的身材不同,其余两名女生属于瘦瘦高高的类型。
当天,同事几个聚餐,同办公室的男同事闲聊中用“胖妹”指代题主。
题主听罢十分愤怒难忍。
当晚回到家,题主把自己受到的委屈向老公吐槽,不料却遭到了老公的反向控诉:
“你要不别干了吧。真的,你在那干了两年,每个月必给我传递不下10次负能量,都是一些胖胖瘦瘦的事情。”
这话让题主感到无辜,自己分明是被男同事拉踩的,并非自己主动提起。
但这样的话对题主老公而言已不再新鲜,只是告诉女生要么别去在意他人的调侃,要么就减肥。
帖子曝光后,评论区议论纷纷。
站在女生的角度,或许她希望的,寻求老公的安慰也无可厚非。
但从另一半的角度来说,过度的倾吐负面能量,无疑会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厌恶。
罗•伯顿说:“如果世界上有地狱的话,那就存在人们的心中。”
一个控制不了自己情绪,需要不断向外界倾吐情绪的人,她所喷发的负能量足以浇灭一个人炽热的心。
2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故事。
一位先生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后,因情绪不佳,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
太太莫名其妙挨了丈夫骂,心里自然不愉快,碰巧小孩在旁边吵闹,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
儿子平白无故挨了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正好遇上家中小黑狗向他走来,就顺势踢了小黑狗一脚……
这就是著名的“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坏情绪的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
是的,情绪是会传染的。
通常情况下,情绪传染的链条会沿着社会关系中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那么最弱小的那一个便变成了最终的受害者。
科学研究证明,人在被愤怒等情绪控制的时候,会触发荷尔蒙在体内制造紧张和焦虑,抑制部分大脑细胞正常运作,降低人的判断能力,这在医学上叫做知觉失明。
换句话说,人一旦被情绪所左右,哪怕你智商再高,也会做出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情。
情绪失控的后果,远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东尼·罗宾斯说过:
“成功的秘诀就在于懂得怎样控制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说到底,懂得控制情绪的人,才能控制好自己的人生。
情绪ABC理论是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情绪理论,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情绪调节。
ABC是3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指的是:
Activating event:激发事件
Belief:信念
Consequence:结果
简单来说,情绪的ABC理论是指:A是C的间接原因,B是C的直接原因。
也就是说,激发事件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情绪后果,而是基于自身信念而产生的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导致了情绪后果。
试想下,假设有一天你在路上偶遇领导,但领导并没有和你打招呼,你会做何感想?
如果你觉得,领导可能正在想事情,没注意到你,那么这件事对你而言就毫无影响。
但是,如果你觉得,领导是因为上次你顶撞了他而故意不理你,你接下来极有可能忧心忡忡,终日难安。
说到底,事物的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到事物看法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能发现自身错误的信念,就能够很好地缓解,甚至解决情绪困扰。
塞缪尔说:
“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当你整理好自己的情绪,你会发现世界也会以笑脸迎之。
共勉。
不不、你要过去大笔一划,收购整个公司,开除那些人,在大嘴巴一扇,扔一地的钱和解,要是不和解,就雇佣世界顶级雇佣兵找到他们全家!然后开着直升机带着她离开!
有些女人天生哀怨的,怪不得别人
坏情绪不要带进家,也不能发泄在单位,夫妻之间不能成为彼此的情感大师,所以网友很受欢迎。
说点什么,什么都不说呗,我就这样,人家老公都这样说了,好,以后啥也不说,就是干就行了,谁也别管我,反正你也别和我输出,我不感兴趣,礼尚往来呗。所以就越来越像室友了呗,娃是纽带。
吐槽一两次正常,吐槽三五次可以理解,每个月十几次,两年,巨婴,
[静静吃瓜]
咋一股知音味
女人就是絮叨,左耳进右耳出就好了,习惯了!计较那个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