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科举,为何很多人把四书五经背上,却连秀才都考不上?

淮下书生 2024-06-13 16:10:05

明清科举主要考四书五经,那么把四书五经全背上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连秀才都考不上呢?

科举

首先,你误解了科举的考试内容。你是不是觉得考试内容是类似给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个前半句,然后让你补充后面的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你要这么考,古代大部分人都能满分。

实际上,即便是明清科举中的八股文,它也只是一种固定式的文章写作格式,而不是让你直接默写《四书五经》。

八股文结构表

这就好比唐宋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和汉朝散文,反对盛行南北朝的骈文。主要因为骈文要求骈四俪六,讲究韵律和谐,注重辞藻用典,对一般人写作要求高,很容易写成华而不实,只注重格式,而不讲内涵的文章。

但这影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千古名句美句吗?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也就是说,八股文只是文章格式固定而繁琐,并不是写不出好文章。很多人提到八股文就深恶痛绝,貌似八股文束缚了一切。今天你高考考英语,背了那么多单词,真正到生活中运用的又有多少?

说白了,这是选拔考试,本来就是优中选优,搞个格式严格要求一下并不是什么坏事,大家都在八股文的格式下,写出好文章也并非没有人。所以,真正束缚读书人的,不是八股文的格式,而是例如满清“文字狱”这样的思想禁锢。

文字狱

扯远了,也就是说,明清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来自《四书五经》,但并不是直接默写,而是需要你根据命题,写出很多篇大文章,也就是八股文,还要写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诏、诰、表、判、经史时务策等等,有的都要连写好多篇。

你可以理解为我们现在只考语文中的作文部分,题目虽然来自语文课本,但我们要写出例如记叙文、议论文、散文、小说、通讯、请假条、诗歌等等,而且写出来要有理有据,有自己的想法,要有实用价值等等。

四书五经

所以,背诵《四书五经》只是刚起步,灵活运用写出各种文体形式的文章和朝廷公文才是重点。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没能考上秀才。

这就是第一个原因,科举考试难,造成了秀才难考。

其次,大家有一个误解,觉得今天的高考就相当于古代科举中的会试、殿试。也就是需要赴京赶考的那种。

其实并不对等。我们拿最近的明清科举举例,它大体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又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

科举层级

一名读书人,通过县试、府试两次考试后,成为童生。童生通过院试中的岁试后,成为生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

在秀才中举行科试,通过的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通过的就是举人。举人这个时候就有机会做官了,这就是为什么范进中举会发疯了。

范进中举

举人继续参加会试,通过的则是贡士。贡士参加殿试之后只是排名,一般不会落榜,什么状元、榜样、探花等,就是最后的殿试出来的。

科举层级

而我们的高考,就相当于童生试中的院试里的岁试。考上大学就相当于考上秀才吧。其实也很好理解,考上大学并不是一了百了的,你还得继续学习深造,而秀才也是一样。

因此,如果把古今做个不太恰当的对比,童试相当于高考,乡试相当于公务员考试,会试相当于公务员公选遴选考试,殿试则相当于处级以上干部选拔考试。

虽然秀才在科举考试体系中属于入门级,但却比今天的高考要难考。

比如2023年参加高考总人数大概1291万人,录取率大概80.73%,其中本科录取率约为37.73%,专科录取率约为43%。而明朝276年共录取五六十万秀才,清朝260年科举史,也才录取46万秀才,数据不一定完全准,但也大差不差。

所以,不管怎么比,都是考秀才更难,而且难得多得多。洪秀全领导了那么一个太平天国运动,他考了几次也没考上秀才。

洪秀全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录取率低造成了秀才难考。

综合就是,考试难度大,录取人数少,造成了很多人即使会背《四书五经》,也考不上秀才。

祝福高考

最后,淮下书生在此祝各位学弟学妹,在今年的高考中,下笔如神,鱼跃龙门,金榜题名,马到功成。

欢迎关注“淮下书生”,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

版权声明: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非“淮下书生”署名的发布,皆为抄袭搬运。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

0 阅读:105
评论列表
  • 2024-06-20 21:08

    因为,数学不好!就像我这样!

淮下书生

简介:深耕历史,品味文学!关注交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