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雍正王朝》的九子夺嫡篇章,最后是以四阿哥胤禛夺得帝位而收场。
对于这个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结果,很多人自然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认知。
今天,我试着从其他视角,再次对胤禛战胜八阿哥,成为最终的皇位继承人,进行一番分析。
首先,胤禛能够在最后的关头,大功告成,源于其自身所具备的一项可贵的品质——即康熙所说的“坚刚不可夺其志”。
再说得通俗一点, 就是不到最后决不罢休。
纵观整个“九子夺嫡”篇章,自从十三阿哥被康熙下令关押起来之后,直到康熙驾崩前把皇位传给胤禛,胤禛在和八爷党阵营的夺嫡力量对比之中,一直处于下风,而且是绝对的下风。
安插成文运占据丰台大营、收买九门提督隆科多、在朝中发展大批八爷党成员,八阿哥几乎已经打通了夺嫡的所有关键环节,只差最后从康熙手中接过皇位。
相比较而言,胤禛的夺嫡力量着实是有点寒酸,唯一一个得力的下属年羹尧,还得被安排在遥远的西北,用来牵制十四阿哥。
从最直观的力量对比来看,胤禛夺嫡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几乎毫无胜算,
如果换做旁人或者八阿哥,在这样的困局之下,或许早就放弃了。
平日里,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人和现象。
某些人,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会发挥得比较出色,可是一旦陷入逆境、落入下风,马上就会不知所措,乱了阵脚,最后用功败垂成来总结自己,实则是内心不够强大、手段不够高明、意志不够坚定而已。
试想,如果夺嫡之夜,胤禛面对的是李世民、朱棣这样的竞争对手,他又能有几分胜算呢?
八阿哥只会打顺风顺水的富裕仗,一旦落入下风的时候,八阿哥和他的八爷党自己就崩盘了,所以他才会败给胤禛。
在这里补充一下,胤禛的饰演者唐国强,也曾经饰演过李世民、朱棣这两个角色。
其次,在康熙传位之夜的最关键时刻,八阿哥和胤禛的临场变通、指挥能力,也相差很多。
八阿哥在临去畅春园之前,进行了最后的总结:
成文运已经牢牢掌控住丰台大营,隆科多也已被他收买。
所以,八阿哥得出的结论是,此番夺嫡之争,他已经十拿十稳。
为什么八阿哥会得出这个结论呢?因为八阿哥只是站在他所处的圈层内,考量当下的情况。
在他所处的圈层之内,仅有九阿哥、十阿哥和为数不多的八爷党核心大臣,八阿哥是根据这些人向他反馈的情况,得出当下的局势分析。
至于圈层之外的真实状况,八阿哥并不能接触到,也就无法真正地了解到。
反观胤禛,则是不会局限于他所处的圈子之内,而是也一直在试图打破这层层壁垒,了解到最新的状况。
他不顾一切、冒着风险,闯进去宗人府见到十三阿哥,就是在打破现有的圈层,获得最新的信息;他在畅春园听到张五哥和他打招呼,感觉到话中有话之时,就已经意识到,张五哥将是他赢得此局的关键奇兵。
在这样的情况下,胤禛不惜亲自指挥张五哥去完成这最关键的信息传送。
一个真正能成事的人,向来不会拘泥于宏观操作和微观操作的区别,因为他要取得的是必须的胜利。
就像胤禛后来所说,他是六部办差、外省民间闯荡出来的铁骨头、硬汉子。
八阿哥能做到这些吗?
和胤禛相比,八阿哥只是个纸上谈兵的空架子领导,却不是真正的实干家。
他站在八爷党中间发号施令还可以,真正把他放入现实环境之中,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八阿哥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
最后,我还要说的是,八阿哥的最终失利和胤禛的后来者居上,说到底是他们的日常所为决定的。
总体比较胤禛和八阿哥的过往,我们不难发现,胤禛虽然曾经有安排人秘密解决掉高福这样见不得光的往事,但是总体而言,胤禛的所作所为,都是基于江山社稷、国计民生而考量。八阿哥则截然相反,他除了一如既往地营造虚伪的贤王人设之外,几乎没有做过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胤禛上位,而八阿哥出局,正是上天对二人一次恰如其分的阶段性总结。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