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篇文章要聊的是齐桓公,以及《古文观止》里与齐桓公相关的两篇文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和《齐桓下拜受胙》。
齐国始祖是姜太公吕尚。
做为辅佐周武王灭商的最大功臣,周朝刚开国的时候,姜太公便被封为齐侯,定都营丘。
周朝初期分封诸侯,并不是把已经占领的土地封出去,而是把想占领却没占领的土地,做为一张空头支票,封给功臣和宗室。如果能把土地打下来,这片土地就是你的封国,如果打不下来,周王便要重新册封诸侯,直到把土地打下来为止。
在这样的背景下,姜太公受封之后,前往齐国的路上稍微迟缓一些,就有人说:“您走的这么慢,就不怕夜长梦多么?”
姜太公一惊,立即连夜赶路,等到了封国才发现,东夷的莱国正准备攻占营丘,经过一番血战,姜太公才进入营丘,初步兑现了周武王的空头支票。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犁明至国。莱侯来伐,与之争营丘。”
随后,姜太公再接再厉,颁布了治理齐国的三条纲领——
1、尊重地方习俗,和地方势力深度捆绑。
2、鼓励工商,搞活市场经济。
3、发展渔业和盐业,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发齐国的经济增量。
这三条法令非常适合齐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齐国便成为政通人和的国家,留在镐京辅政的周公旦都叹息道:“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将来齐国要凌驾于鲁国之上了。
到了周成王时期,周朝爆发“管蔡之乱”,为了安定东部边疆,周公旦代表周朝赐予姜太公一项特权——
东至大海、西抵黄河、南至穆陵、北达无棣之间的大片土地,都是齐国的势力范围,齐国国君可以代表周朝讨伐叛乱。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
齐国的经济繁荣,又有周朝赐予的征伐特权,相当于现在的发达国家兼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很快成为一等一的强国,雄据东方。
正是因为有如此雄厚的基础,齐国的第十五位国君齐桓公,才能在管仲的辅佐下,短时间内东征西讨建立霸业。
齐桓公和管仲治理齐国的手段,和姜太公非常相似,也是三条纲领——
1、重用鲍叔牙、隰朋、高傒等人,和旧势力深度捆绑。
2、改革军事制度,全民皆兵。
3、发展渔业和盐业,搞活市场经济。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
而在国际事务方面,虽然齐桓公伐鲁败给曹刿,但在其他战场上,齐桓公几乎是每战必胜,无往而不利。
“庄公十年冬,齐师灭谭,谭无礼也,谭子奔莒。”
“庄公十三年夏,齐人灭遂而戍之。”
“庄公十七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
“庄公十九年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
“庄公二十年冬,齐人伐戎。”
“庄公二十七年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郑伯同盟于幽。陈、郑服也。”
“庄公二十八年春,齐侯伐卫,战,败卫师,数之以王命。”
“庄公三十年,齐人伐山戎。”
这些《春秋左传》里的史料记载,拼凑出一幅公元前684年到公元前664年间,齐桓公的征战路线图——
消灭谭国,控制临淄到黄河的交通要道。
消灭遂国,兵锋直抵鲁国都城曲阜。
郑国不朝拜齐桓公,齐桓公便逮捕郑国大夫叔詹。
齐桓公和宋、陈两国组成联军,逐渐蚕食鲁国的西部边疆,并出兵讨伐戎狄部族,开始承担起驱逐侵略者、守护华夏文明的历史重任。
出兵讨伐卫国,以周朝代言人的身份,要求卫国遵循周礼,直接臣服齐国进而间接臣服周王。
燕国遭受戎狄部族侵略,请求齐桓公支援,齐桓公统兵北上,一路打到孤竹才罢兵休战,随后又赠送燕国大片土地,帮助燕国恢复元气,坚守北疆。
齐桓公利用周朝赐予的征伐大权,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南征北战,逐步降服宋、鲁、陈、郑、燕、卫等国,把周朝许诺的势力范围化为现实,成为影响力远超郑庄公的春秋霸主。
在这样的功业面前,“长勺之战”的失败,根本不足为道。
2、
齐桓公建立霸业的时候,南方的楚国也在蠢蠢欲动。
早在数十年前,楚武王便夺取“随枣走廊”、削弱“汉阳诸姬”,开拓了极大的势力范围,楚文王击败蔡国、消灭邓国,打通北渡淮河和进入南阳盆地的通道,于是楚成王刚即位,周王便赏赐胙肉,承认楚国是南方霸主。
楚国接下来的开拓方向,必然是继续北上,和各诸侯国逐鹿中原。
盘踞中原的郑国,便成为楚国的下一个目标。
但问题是,郑国已经臣服于齐国,楚国要征服郑国进取中原,本质上是侵犯齐国的势力范围,蚕食齐桓公的霸业。
在国际社会,每个大国都有独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旦遭受侵犯而不反击,便意味着大国的地位动摇,再也无法约束臣服的小国,最终被其他国家吃干抹净,沦为国际社会的失败者。
法国不允许北非的卡扎菲失控,俄罗斯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中国数十年来支持朝鲜,归根到底都是这个原因。
在这样的背景下,齐桓公便不允许郑国倒向楚国,更不能接受楚国北上中原。
于是《春秋左传》记载了一件事:“庄公二十八年秋,荆伐郑,公会齐人、宋人救郑。”
公元前666年,楚成王出兵伐郑,齐桓公联合鲁、宋组成三国联军,千里奔袭,打了一场“抗楚援郑”的战争,暂时遏制住楚国的兵锋。
面对楚国的野心,齐桓公自然不可能无动于衷,他要以攻代守,和北约东扩一样,蚕食楚国的势力范围,遏制楚国的生存空间。
《春秋左传》里写道:“庄公三十二年夏,齐侯为楚伐郑之故,请会于诸侯。宋公请先见于齐侯。”
公元前662年,即“抗楚援郑”战争的四年后,齐桓公和各诸侯国会盟,准备集结中原各国之力,南下伐楚,彻底打断楚国的国运。宋国紧邻郑国,是不愿意臣服楚国的中原大国,便积极参加会盟,希望齐桓公早日统兵南下。
但这次伐楚战争没有成功,因为就在齐桓公厉兵秣马的时候,爆发了戎狄部族侵略邢国、卫国的战争。
齐桓公做为华夏文明的守护者,必须统帅诸侯联军讨伐戎狄部族,随后把邢国迁徙到夷仪、卫国迁徙到楚丘,保存两国的社稷,并做为齐国的外围防线。
等做完这些事,四年过去了。
公元前658年,齐桓公调整战略方向,矛头重新对准楚国,并主导了一次四国会盟——“僖公二年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
贯城在山东菏泽曹县,那时属于宋国,说明宋国是此次会盟的东道主。江国和黄国分布在淮河两岸,原本臣服于楚国,现在千里迢迢的跑到宋国参与会盟,意味着江、黄两国脱离楚国,臣服于齐国。
做为回应,楚国立即出兵伐郑,俘虏郑国大夫聃伯。
齐桓公吹响南下的号角,齐楚争霸已成定局,郑国成为夹在齐楚之间的中间势力,到底该何去何从?
对于郑国来说,虽然早年间臣服于齐国,但齐桓公更倚重离齐国较近的宋国,郑、宋又是交战数十年的世仇,郑国对齐、宋难免有不信任的情绪。而楚国已经两次攻破郑国,谁都不能保证没有第三次,武力威胁更加直接。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国便有臣服楚国的倾向——“楚人伐郑,郑伯欲成。”
一旦郑国臣服楚国,楚国逐鹿中原便再无障碍,齐桓公的霸业将逐步坍塌。恰在此时,齐桓公的后宫发生了一件事,成为齐桓公决定何去何从的评判标准。
蔡姬是齐桓公的夫人之一,性格比较跳脱,有次和齐桓公泛舟游湖时,可能是想逗齐桓公开心,便用力摇晃小船。齐桓公害怕落水,极力制止蔡姬的行为,但蔡姬不听,继续摇晃。
上岸之后,齐桓公大怒,把蔡姬送回蔡国。
蔡姬的性格跳脱不是一天两天,为什么齐桓公以前没有发怒?一日夫妻百日恩,蔡姬摇晃小船并没有让齐桓公落水,齐桓公为什么要恩断义绝?
这件事的所有不合理之处,其实都指向一个合理的目标——齐桓公把蔡姬送回去,试探蔡国的反应。
蔡国是淮河流域的大国,如果蔡国好言相劝,说明蔡国愿意臣服于齐国,齐桓公便可以逐步向西蚕食淮河流域,构建遏制楚国的坚固防线,切断楚国北上的通道。
如果蔡国没有劝说蔡姬回归,说明蔡国不愿意臣服齐国,齐桓公便要放弃蚕食路线,并以此为借口出兵南下,一战解决问题。
果然,蔡国的反应非常激烈,不仅没有劝说蔡姬回归齐国,反而把蔡姬改嫁了。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在齐楚争霸的关键时刻,蔡国的做法,明显是和齐国划清界限,准备站在楚国一边。
如果郑国和蔡国都臣服于楚国,再进一步,楚国的势力范围便要推进到宋、鲁一带了,局面对齐桓公非常凶险。
齐桓公没有选择,公元前656年起兵,开战。
3、
关于齐桓公伐楚,《春秋左传》里写了一句:“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侵蔡,说明齐桓公吸取“长勺之战”的教训,向蔡国不宣而战。
诸侯之师,指的是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组成的八国联军,他们凭借强悍的实力击败蔡国以后,继续南下,向楚国宣战。
郑国为什么参加联军?
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郑国有臣服楚国的倾向,但没有实际行动,还有争取的空间。另一方面是齐桓公组建起强大的联军,郑国便要做出选择,参加联军臣服齐国可以保存国祚,否则就要灭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国便打消了臣服楚国的想法,做出参加联军、继续臣服齐国的选择。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可谓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名言。
听闻齐桓公统领联军前来,楚国感受到威胁,立即派出使者,希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
楚国使者向齐桓公传达了楚成王的意思:“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你在北,我在南,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为什么要来侵略我?
齐楚两国的战争是争霸战争,是争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战争,不是兼并领土的战争,这一点,楚成王不是不清楚。
这番话是顾左右而言他,转移事实矛盾,典型的诡辩。
陪同齐桓公出征的管仲,一眼识破楚国的计划,便不和楚国使者谈具体问题,而是用齐国的征伐特权、楚国的历史污点做反驳:
“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海是东海,河是黄河,穆陵是湖北麻城境内的穆陵关,无棣是河北秦皇岛境内的卢龙县。
根据周公旦赐予姜太公的特权,这四个地方以内的诸侯国,如果不服从周朝、不遵循周礼,齐国都能代表周朝进行讨伐。楚国,就在齐国的讨伐范围以内。
管仲重提这项特权,意思是齐桓公统帅的联军,有资格进入楚国境内。齐国有一票否决权,楚国不能反驳。
苞茅是包裹起来的菁茅,历来都是楚国给周朝的重要贡品,也是周朝祭祀的必需品。但楚国称王争霸以来,很多年都没有给周朝进贡苞茅了,导致周朝祭祀无法正常进行。
这是楚国违反周礼、不服从周朝的具体表现,现在成为讨伐楚国的理由。
周昭王是周朝的第五位统治者,曾经到楚国巡视,结果死在路上,没有返回镐京,有人怀疑被楚国谋杀了。管仲重提这段典故,其实是挖掘楚国的历史污点,让楚国处于道德洼地,强化伐楚的合法性。
管仲的话层层推进,滴水不漏,楚国使者无言以对,便回了一句: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不给周朝进贡苞茅的错误,楚国认了,以后会继续进贡,至于周昭王之死,楚国一概不认。
不给周朝进贡是小事,谋杀周昭王是大事,楚国使者依然在避重就轻,顾左右而言他。
齐桓公和管仲大怒,不再和楚国使者做口舌之争,直接统帅联军深入楚国境内,驻扎在陉山。
“师进,次于陉。”
陉山,是这次伐楚的关键。
魏晋年间的杜预认为,陉山在河南郾城县,但河南郾城县在蔡国以北,齐桓公统帅的联军到了这里,便是走了回头路,不符合伐楚的本意。
战国时代的苏秦说“楚北有汾、陉,韩南有陉山”,说明陉山是韩楚的交界处,所以王夫之认为,陉山其实是湖北境内的应山。
按照常理推断,王夫之的说法更为准确。
应山现名广水市,是湖北省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随枣走廊”的正中间,背靠河南信阳的“义阳三关。”
楚国北上争霸的道路只有两条,其一是沿着汉水进入南阳盆地,其二是通过“随枣走廊”和“义阳三关”渡过淮河,除此之外没有第三条路。
齐桓公统帅联军进驻陉山,实实在在的掐中楚国的咽喉,和解放战争时“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起到相似的效果。
现在压力给到楚国,到底该怎么办?
根据楚国的地缘条件,能做的选择其实只有两个。
要么用“围魏救赵”的战略,沿着汉水进入南阳盆地,袭击郑、宋、陈、许等国,但后勤物资无法保证,即便能够成功,楚国首都郢城兵力空虚,必然要被齐桓公的联军攻破。
要么经“随枣走廊”到陉山决战,但齐桓公的联军实力强悍,又占据有利地形,楚国未必能打赢。
不论怎么选,楚国都没有任何机会。
想来想去,楚国决定求和。
同年夏,楚成王任命将军屈完为使者,到联军军营和齐桓公会晤,刚一见面,齐桓公便和屈完乘坐战车,检阅诸侯联军。
望着如林的旗帜、雄壮的士兵、陈列的战车,齐桓公和屈完说道:“岂不榖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榖同好如何”,齐楚曾经关系融洽,伐楚并不是我的本意,不知楚国是否愿意和齐国修复关系?
不榖是齐桓公的自称,等同于孤、寡人。
齐桓公的言外之意是,如果楚国继续做南疆霸主,不再进取中原,联军就可以放弃伐楚。
屈完听出齐桓公的意思,立即接过话茬:“君惠徼福于敝邑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感谢您给楚国赐福,楚国愿意罢兵休战。
屈完以极低的姿态,接受了齐桓公的要求,承诺不再进取中原。
见到屈完的态度,齐桓公有些飘,便又说了一句:“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即便楚国不接受要求,联军也能横扫楚国。
发现齐桓公的态度略微转变,屈完知道,一旦在谈判桌上输了气势,对方就会提出更多的要求,到时候楚国接不接受?
接受,前面就白谈了,不接受,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
于是屈完回了一句:“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方城,指的是楚国周围的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等山脉。
汉水,即楚国进取南阳盆地的交通要道。
屈完是在告诫齐桓公,如果再提出过分的要求,楚国绝对不接受,而且要依托山脉和江河,与联军打持久战,保家卫国。
齐桓公见榨不出油水,便见好就收,统领联军诸侯和屈完会盟,达成北方归齐、南方归楚的共识,然后就撤回去了。
这次行动,齐桓公遏制住楚国的北上野心,维护了自己的霸业,虽然屈完硬气了一次,但楚国签署的毕竟是城下之盟,以是否完成战略目标为评价标准的话,齐桓公毫无疑问是胜利者。
以上就是《古文观止》的第九篇文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的来龙去脉。
4、
齐桓公刚压制楚国的野心,周朝又出事了。
那时是周惠王在位,他和王后生育了两个儿子——太子郑和少子带,但周惠王和王后都宠爱少子带,不喜欢太子郑,便想改立太子。
《史记·周世家》说太子郑的母亲早死,惠王后是他的后母,这才有废长立幼的举动。但《春秋左传》记载了一句太子郑的原话:“不榖不德,得罪于母弟之宠子带”,称为母弟,他们必然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
可以说,周惠王和王后拿的是郑武公、武姜的剧本,太子郑和少子带拿的是郑庄公、共叔段的剧本。
为了保住太子地位,并保住身家性命,太子郑便向齐桓公求援。
对于齐桓公来说,如果能成功操纵周朝的继承人选,必然可以得到丰厚回报,支持嫡长子继位,可以维护周礼,巩固“尊王攘夷”的政治路线。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子郑和齐桓公的诉求完美结合起来。
公元前655年,齐桓公和太子郑、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国会盟,地点是宋国首都商丘以西的首止,唯一目的是拥护太子郑。
齐桓公和太子郑的举动,给周惠王造成巨大的不安全感,你们今天能会盟诸侯,明天是不是要攻破洛阳弑父夺位啊?
父子之间的矛盾,至此转变为周朝和诸侯的矛盾。
为了保住地位和性命,周惠王也要联合诸侯,他的目标是郑国。
就在首止会盟进行的时候,周惠王命周公宰孔赶到首止,向郑国国君说了一句话:“吾抚女以从楚,辅之以晋,可以少安”。
楚和晋都是大国,没有参与首止会盟,更没有臣服齐国,周惠王是希望郑国倒向楚国,再联合晋国,构建一条南北防线,和齐桓公抗衡。
周惠王的谋划,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呢?
其实是有的。
郑国地处中原,属于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齐桓公不遗余力的争取郑国,要的就是这个地缘优势。同样的道理,楚国北上和晋国南下,都要经过郑国。那么面对周惠王的橄榄枝,晋、楚没有理由拒绝。
而郑国以前要和周惠王沟通,必须经过齐桓公,现在能建立直接联系,郑国也没有理由拒绝。
万一事情做的漂亮,周惠王赏赐郑国一些城池或者特权呢?
想明白这一点,郑国国君立即离开首止,不再参与拥立太子郑的会盟。
同年,晋国消灭虞国和虢国,向黄河以南开拓。楚国消灭弦国,试图再渡淮河。这两件事,极有可能和周惠王有关系,目的就是向郑国靠拢,构建晋、郑、楚组成的南北防线。
齐桓公感到霸业受到威胁,立即发起两次伐郑战争,利用南北防线构建完成以前的空窗期,把郑国打的臣服求和。
公元前653年冬,郑国向齐国派出使者,请求会盟,以便正式向齐桓公臣服认错,年底周惠王便驾崩了。
时间这么凑巧,极有可能是周惠王遭遇重大失败,精神耗散而亡。
周惠王驾崩了,郑国战败了,那么构建南北防线便无疾而终了,晋国和楚国要南下北上,还要继续等待机会,现在的霸主依然是齐桓公。
次年正月,齐桓公和鲁、宋、卫、许、曹、陈、郑等国会盟,共同拥立太子郑即位,史称周襄王。
公元前651年夏,齐桓公和各诸侯国在葵丘会盟,周公宰孔代表周襄王,给齐桓公赏赐胙肉,承认齐桓公的霸主地位,以及代表周朝统帅诸侯的合法性。
“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
可以说,齐桓公成为合法的春秋霸主,是干预周朝继承人之争换来的。
这也是齐桓公拥立周襄王的初衷。
会盟期间,齐桓公准备降阶参拜,周公宰孔代表周襄王说,您劳苦功高不需要参拜,但齐桓公要维护“尊王攘夷”的政治路线,坚决降阶参拜、接受胙肉。
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双方各让一步,做足表面工作。
这是礼。
后来,这件事被单独摘出来,成为《古文观止》的第十一篇文章——《齐桓下拜受胙》。
至此,齐桓公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走到人生的最巅峰。
5、
后世称齐桓公为春秋首霸,但实事求是的说,齐桓公只能统领黄河中下游的诸侯国,相当于周朝东方诸侯的首领。
《史记·齐太公世家》里写道:
“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从。”
齐楚秦晋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国,但晋国爆发内乱、秦国地处西陲、楚国被打掉锋芒,都无法参与会盟。唯独齐国能给各诸侯国提供局部国际秩序,这才得到周朝的认可、各诸侯国的拥护。
换句话说,一旦齐国无法提供各诸侯国需要的国际秩序,便要失去霸主地位,被楚秦晋等大国取代。
而齐国要提供国际秩序,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齐国不爆发内乱。
2、降服郑国,占据中原。
可惜的是,齐桓公晚年,这两个条件逐渐远去。
齐桓公固然有雄才大略,但更重要的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又特别听管仲的话。
管仲要改革齐国内政搞活经济,齐桓公听了。
齐鲁会盟的时候,曹沫(其实就是曹刿)劫持齐桓公,要求退还土地,齐桓公先同意后反悔,管仲建议言而有信,齐桓公听了,逐渐得到各诸侯国的信任。
戎狄部族侵略邢、卫,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建议齐桓公统帅诸侯驱逐外侮,齐桓公听了,成为华夏文明的守护者。
功业大成之后,齐桓公想到泰山封禅,管仲极力劝阻,齐桓公听了,坚守住“尊王攘夷”的臣子本分。
可以说,齐桓公的辉煌功业,背后都有管仲的影子。
尤其是齐国的继承人问题,管仲也做了精妙的设计。
齐桓公喜好酒色,生育了十几个儿子,但管仲建议齐桓公,册立郑姬之子、非嫡非长的公子昭做太子,并送到宋国读书生活。
“郑姬,生孝公昭。”
“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大子。”
郑姬来自郑国,那么郑国便是公子昭的娘舅。
送到宋国,可以培养公子昭和宋国的感情。
郑国和宋国是世仇。
这三个因素结合起来,意味着公子昭是齐、郑、宋三国的总代表,将来公子昭继位,完全可以调停郑宋的矛盾,并保证齐国在中原的影响力,占据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延续霸业。
然而,公元前645管仲去世,再也没人能给齐桓公遮风挡雨,齐桓公又是在位41年且功业大成的霸主,便开始放飞自我,宠信雍巫(易牙)、寺人貂(竖刁)等人,甚至准备废除公子昭,册立卫姬之子公子无亏。
太子之位动摇,野心家们便看到机会,齐国朝野立即分化、站队,出现山头林立的混乱格局。
国内有奸佞争权,国外失信于郑宋,齐国霸业摇摇欲坠。
归根到底,年老体衰的齐桓公,在巨大的功业面前飘了,以为毕生成就都是靠个人能力奋斗得来,以为可以只手摆弄乾坤,以为时间就此停滞。
他忽略了各诸侯国的诉求,忽略了祖宗的雄厚遗产,忽略了人性追逐利益的本能。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薨逝。
齐国随即爆发内乱,经过一番血腥屠戮,公子无亏成为齐国国君,公子昭则逃亡宋国,齐桓公的尸体放在床上整整67天,蛆虫爬满屋子。
次年,又发生了三件事——
“宋襄公以诸侯伐齐。”
“郑伯始朝于楚。”
“邢人、狄人伐卫。”
虽然公子昭依靠宋国重返齐国,做了十年的齐孝公,但郑国见到齐国内乱,不能提供安全感,转身便臣服于楚国,齐国失去中原。邢国和戎狄部族见齐国不能提供国际秩序,立即讨伐卫国,开疆拓土。
齐国霸业,一朝成空。
回顾齐桓公的称霸过程,不论用人、治国、谋略还是把握战机,都可谓精彩绝伦,但人生的最后两年,齐桓公还是败给人性。
创业不易,守成尤难,千古至理啊。
千年以后,唐玄宗没有吸取历史的教训,亲手缔造开元盛世,亲手造成安史之乱,最终走上齐桓公的老路,孤苦伶仃的度过晚年。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今年赚很多钱
好文,可是看的人太少了
真相_在新浪微博账号djhesl
还是要有自己的队伍,自己的人马……
彦文
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