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5日出版的第37期上海版《红小兵》杂志,用两个横贯的版面,刊登了一组反映巴勒斯坦少年反抗侵略者的连环画《两个小英雄》。
这组连环画,其实是根据《人民日报》1969年6月18日刊发的由新华社记者撰写的通讯《在战斗中成长的巴勒斯坦青少年》中的第二部分《誓死为革命》改编的。
《人民日报》刊载的新华社记者的通讯,其实是一组通讯,发表时间,从1969年4月19日到1970年3月22日,可以看出,新华社记者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采访,深入到位于约旦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的营地,进行了全面的采访,采访的对象,既有成人的战士,也有妇女儿童,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那一个特定时段反抗侵略者的斗争实况。
上海版《红小兵》创刊于1969年,在同类杂志上,可以称着上是创刊时期最早的一本儿童刊物,因为上海所处于的特殊地位,这本刊物自有其特点,尤其是开放的国际化视角,是这本上海版儿童杂志的一个醒目的标新立异处。
在这本儿童杂志上,不仅表现上海这个特殊地域的开放性视域,而且瞄准全球的热点资讯,进行形象的演绎与展示。
表现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战斗故事,也就很自然地被上海版《红小兵》纳入视野。
可以看出,上海版《红小兵》始终关注着《人民日报》上连续刊载的“巴勒斯坦通讯”的后续消息。
到了1970年3月22日,《人民日报》再次刊登了一篇“巴勒斯坦通讯”,标题叫《英勇的巴勒斯坦少年游击队员》,此时距《在战斗中成长的巴勒斯坦青少年》发表已经相隔九个月。
在《英勇的巴勒斯坦少年游击队员》中,主要介绍了一个叫“幸福”的巴勒斯坦少年,参与打击侵略者的事迹。在故事的曲折性与离奇性上,比前一篇更为突出,所以,上海版《红小兵》很快把这篇通讯中的故事,再次进行了绘本创作,刊登在1970年4月份出版的第8期上,标题叫《巴勒斯坦小英雄——幸福》。
之前笔者曾经介绍过这一篇连环画作品,有部分网友,认为这个故事中介绍的巴勒斯坦少年深入敌后、打击敌人的传奇故事是编造的。
实际上,我们只要翻一下历史书,就会知道,源出于新华社通讯的两个巴勒斯坦游击队员的战斗故事,都有真实的历史记载可以佐证。
汇编成书的巴勒斯坦通讯
六十年代中期以后,阿拉法特打出了武装斗争的旗号,用暴力对付侵略者,并因此而名声大噪,成功地让他当时代表的法塔赫成为巴解组织的主导力量。
阿拉法特拉起了队伍,开始了游击抗暴行动,在紧靠以色列的约旦境内,建立了游击队营地。这一段时期是巴解组织的高光时刻。
这一段高光时刻终结于巴解组织与他们所在约旦政府反目成仇、交恶决裂,在新华社的巴勒斯坦通讯中也提到了这个隐患:敌人“为了镇压巴勒斯坦游击队的活动,一面加紧武装以色列侵略军,一面在阿拉伯国家内部寻找代理人,企图借阿拉伯反动势力之手消灭巴勒斯坦游击队。……”
之后巴解组织不得不离开约旦边境,另觅生存之地。
新华社记者的一组报道,就是反映了巴解组织在约旦境内反抗侵略者的纪录。
我们可以找一本英国作者哈特所著的《阿拉法特》(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中,看看对这一段历史的复述,可以看出,新华社记者记录的历史史实,得到了西方记者从另一个角度的印证。
这本书里,介绍了巴解组织训练游击队的最初尝试:
——在3个星期内,我们训练他们学会使用不下于24种不同的武器——步枪、手枪、火箭弹、迫击炮、地雷、炸药和手榴弹等。我们还对他们进行战术训练-—-如何组织巡逻,如何进行伏击,并对他们进行应付遭受实弹攻击的训练。所有这些训练都是白天进行的,晚上用于听政治课和讨论。我必须说,我们非常民主,对许多不同的观点都进行了讨论。——
这些训练好的游击队然后进入约旦境内:
——阿拉法特确定于8月28日恢复军事行动。在那天以前,哈尼的500名学生战士已从阿尔及尔来到这里,并已分散到他们在西岸和加沙的家乡。他们大多数人伪装成伊拉克军队进入约旦。(为了增强侯赛因的防御力量,在约旦驻有伊拉克部队。)在叙利亚的法塔赫营地完成了突击性训练课程的500多名志愿人员也已准备就绪,待命行动。阿拉法特本人已在8月中迁往西岸。虽然他无意连续两个晚上在同一地点睡觉,但是他已在纳布卢斯老城中心的迷宫般的街道上建立了他的司令部。——
游击队组织了“卡拉梅战斗”,设伏打击以色列军队,一战成名。书中写道:
——事情正是这样。阿拉法特说:“我们的战士,我们的儿童,他们从隐蔽地方出来扑向以色列坦克。一些人爬到坦克上把手榴弹塞到坦克里去。另一些人把炸药绑在自己身上。”
随后发生的情况改变了历史的进程。以色列人从被击中的坦克里逃出来,躲起来逃命。当然,这只是卡拉梅战斗的开始。以色列人从震惊中清醒过来后,他们慢慢地开始利用他们在人力和火力上的绝对优势。大约到11点的时候,阿拉法特的1/3战士已阵亡,这时约旦人参加了战斗。……
当天晚些时候,以色列人为减少损失决定立即撤退。他们有28人死亡,90人受伤。以色列人受到沉重打击的另一个证据是,他们不得不把18辆坦克扔在战场上。据阿拉法特和阿布·杰哈德说,法塔赫的损失是93人死亡,“多人”受伤。乌姆·杰哈德告诉我,当时他们不敢宣布死亡数字。约旦的损失是128人伤亡。……
(经此一战),相反,巴勒斯坦突击队成了阿拉伯世界的英雄。就在一夜之间,全世界的巴勒斯坦人为法塔赫在卡拉梅的“胜利”欢呼,称其为巴勒斯坦人民的“复苏”,所有的阿拉伯人都深为感动,感到宽慰并表示感谢。虽然卡拉梅的胜利并没有卸掉自1948年以来所有阿拉伯人身上背的耻辱包袱(这种包袱在1967年又大大加重了),但是卡拉梅的胜利确实减轻了这个包袱。
因为这场战斗的影响,参加游击队的青少年络绎不绝:
——法塔赫在卡拉梅的第一批胜利果实在庆祝活动结束前就成熟了。阿布·杰哈德说:“在战斗后的第一天和以后接连3天,我在萨勒特的一棵树下从早晨7点钟一直坐到晚上9点钟。我只拿着笔记本和几支铅笔。我的任务是把前来参加法塔赫的成千上万的志愿人员的姓名和地址记下来。在这3天里,我们接受了近5000人。”在以后的18个月里,又有2.5万名志愿人员参加了法塔赫。——
利用约旦的游击队基地,巴勒斯坦游击队展开了一系列深入敌后的打击侵略者的战斗:
——巴解组织的新主席使用费萨尔赠送的武器、弹药进一步加剧了与以色列的军事对抗。他决心这样干下去,直到——而且是除非——同这个犹太国家在达成可以接受的妥协方面取得进展。据以色列人记载(他们的统计数字要比阿拉伯游击队队员异想天开的说法可靠得多),1967年发生了97起恐怖主义渗透事件和活动;1968年916起;1969年2432起。在同一时期,以色列伤亡人数分别为38人,273人和243人。——
这些战斗,基本与上海版《红小兵》杂志上用两期连环画介绍的巴勒斯坦少年的战斗事迹相吻合。
所以,有一些网友想当然地认为刊物上的少年英雄故事是编造出来的,明显地是一种拒绝直面历史的偏见。
实际上,我们注意到,新华社记者在巴解组织领导人心目中一直有着尊崇的地位,就是因为中国的记者,始终坚持正义、坚持真实,才确立了自己的信誉。
我们可以在新华社记者芮英杰所写的《前仆后继、奋争不已,——忆阿布杰哈德》一文看到这方面的介绍,文中提到的巴解组织第二号人物
——(他)非常“优待”新华社记者,总是尽力满足我们的采访要求,时常向我们透露一些重要的内部情况。我作为刚刚涉足中东问题的记者,主要是从他那里,了解到巴解在同以色列斗争的同时,与一些相关阿拉伯国家的摩擦和碰撞也是极其复杂的,从而深知巴勒斯坦人内外处境的艰难。
采访与被采访的关系很快变成如阿布·杰哈德所形容的“朋友和兄弟”的关系,没事时也去他那里串门。他的夫人乌姆·杰哈德对中国人也十分热情。我们每次去作客都是她亲自烧咖啡、泡茶。也爱和我们谈一些情况和看法。乌姆·杰哈德那年38岁,标致而精干,在家里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在外是颇有名气的妇女活动家,她早年就是巴勒斯坦妇联负责人。1984年,被选为“法塔赫”革命委员会副主席。1995年,她随阿拉法特回到加沙地带,出任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社会工作部部长。丈夫不在了,她并没有停止为巴勒斯坦事业的奋斗。——
最近,《北京宣言》致力于巴勒斯坦所有14个派别大和解大团结,其实并非是中国一蹴而就的结果,而有着历史的渊源。
1970年第18期《红小兵》杂志上刊发的时事报道
而新华社记者撰写的巴解组织在一个阶段的斗争故事,不会因为时过境迁而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与意义。这些报道,跟踪着巴勒斯坦曾经为恢复家园而作出的各种尝试与努力,它们是如实的,忠实的,写实的,而对这些“尝试”的评价与认定,也只能期待于历史的如椽之笔的未来书写了。
竟然没有汉奸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