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与毛主席同床共枕,半夜起火,前者险被烧焦,后者安然无事

覃仕勇来说史 2024-12-26 17:42:30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彭德怀一个动作救了叶剑英,他本人很快忘记,叶剑英却记了一辈子》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长征期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根据全国形势和当时情况,制订出了创建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将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进取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流域,尔后相机向东发展。

但是,张国焘权欲熏天,包藏祸心,拒不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先是命令已进到墨洼附近的左路军返回阿坝,紧接着违抗中央意愿,电令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企图分裂和危害中央。

在这种情况下,两路红军共同北上已经不可能,毛主席当机立断,于9月10日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第1、第3军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同时发出了《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

9月12日,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来到了甘肃省迭部县的俄界,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史称“俄界会议”,做出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

在兵微将寡的严峻现实下,坚持北上的红军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担任任司令员,毛主席自任政治委员。

9月17日,红军陕甘支队以百折不挠、九死一生的革命斗志打通了长征路上的最后一道险关——腊子口。

聂荣臻元帅后来感慨无限地说:“腊子口打通,全盘棋都活了”。

同日,红军陕甘支队一鼓作气占领了哈达铺。

在哈达铺,中共中央进一步明确了行动方向——继续北上,前往陕北,和当地红军一起,保卫和扩大陕甘苏区,并以之为抗日基地,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抗日战争。

陕甘支队随后突破了国民党军渭河封锁线,翻越了长征中最后一座山一一六盘山主峰。

其时已是深秋,天高云淡,北雁南飞,毛主席矗立峰顶,俯瞰群峦,豪兴勃发,大抒“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豪情壮志。

到了10月底,陕甘支队终于到达保安县下寺湾红15军团司令部,与红15军团胜利会师。

不过,15军团的军团长徐海东当时正在前方指挥对敌展开反“围剿”作战,并不在司令部。

徐海东在指挥对敌展开反“围剿”作战中,已经取得了陕南劳山、榆林桥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听说中央红军来了,心情激动,动作变形,快马加鞭往回赶。

因为跑得急, 135里路程,仅用3个小时就赶到了。

毛主席此前没见过徐海东,初一见面,就爱上了这员浓眉大眼、膀大腰圆的超级虎将。

同红15军团会师后,陕甘支队恢复了红一方面军番号,依然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员,毛主席担任政治委员,辖第1、第15军团。

原本,陕甘支队在越过六盘山后,已经打垮了尾追、堵截的邓宝珊和毛炳文部,战胜了马家骑兵,挫败了张学良东北军,进入陕北根据地的吴起镇。

但国民党军正在发起对陕甘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毛主席决定合第1、第15军团的兵力,在直罗镇打上一仗,粉碎敌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彭德怀不负重望,在袁家山、直罗镇以北地区全歼敌57军前头部队109师两个团和一个师直属队,又在直罗镇西南全歼106师两个团,威慑敌胆。

毛主席诗兴又起,挥毫写下了后来脍炙人口的“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名句。

陕北高原的冬天来得早,到了11月底,已是严酷的寒冬。

唐边塞诗人写边关将士苦度寒冬是“狐裘不暖锦衾薄”,而对广大红军将士来说,哪有什么“狐裘”和“锦衾”?穿的都是单衣单裤,还是补丁连带着补丁。睡觉盖的,也是单薄的破烂被絮。

得胜归来,彭德怀和毛主席等人共坐在同一个铺炕上商议下一步的战略展开。

警卫员看见首长们一个个都冻得蜷缩着身子,心疼不已,为了给首长们驱寒,一个劲地添加柴禾用猛火烧炕。

当天晚上,彭德怀和毛主席就同睡在这个铺炕上。

铺炕被烧得暖烘烘的,两人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到了半夜,也不知怎么的,有火苗燎到了炕上的席子、狗皮褥子,随即熊熊起火。

彭德怀从梦中惊醒,大骇,赶紧扑火,嘴里不住叫唤毛主席起来。

毛主席睡在炕尾,安然无事,他看到了彭德怀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说:“莫慌莫慌,这火成不了气候。”

彭德怀也给气笑了,说:“还成不了气候,都快要把我烧焦了。”

1 阅读:94

覃仕勇来说史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