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巴彦淖尔来看中国26
霍去病,在巴彦淖尔的事业惊天动地
和很多人一样,我一直愿做一个美好的人,一生明亮,愿做之事是爱做之事,也愿自己的一生如霍去病,在马背上,让自己的简历干净些,再干净些……现在,我们来说霍去病。
霍去病的简历是干净的,也是强悍的。就像一位网友说的那样,在我还在挤高考独木桥的时候,他走上了生死一瞬的草原战场;在我恣意挥霍时光的时候,他一步步登上了人生的顶峰;在我四顾茫然地走出校门的时候,他猝然而逝,宛若一道耀眼的流星划破历史的长空。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是西汉时河东郡平阳县人,他的母亲卫少儿是私生女,是平阳侯家侍女,他的生父是一位叫霍仲孺的小吏,因不敢承认自己跟平阳侯家女奴的私通,于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父亲不敢承认的私生子,母亲又是个女仆,仿佛,霍去病是永无出头之日了。然而,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霍去病,却走出了自己滚烫的血性和完美的悍勇。
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做了皇后时,十六七岁的霍去病已经长成了一个相貌奇伟、性格坚毅、智勇过人的青年。汉武帝很赏识他,派他做了负责保卫皇帝安全的官员。
公元前123 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跟随自己的舅舅卫青大将军进击匈奴。他率领八百名壮士组成一个突击队,孤军长驱直入追击好几百里,于夜色朦胧中偷袭了匈奴的一个大军营,歼敌二千多名,首战告捷大胜而归。汉武帝大喜过望,刚满18岁的少年霍去病遂被封为冠军侯。
霍去病参加对匈作战的4年时间里,两次以嫖姚校尉的身份出击匈奴,四次以骠骑将军的身份出击匈奴,跟匈奴人交手五次,五战五胜,斩首、俘虏11万多,受降4万多,开疆河西地区。(最骠骑将军去病,凡六出击匈奴,其四出以将军,斩捕首虏十一万馀级,及浑邪王以众降数万,遂开河西酒泉之地。)
这一切,简直就是一个神话。
神话的诞生,可能是因为霍去病从小生活在奴婢群中,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了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
在继承舅舅卫青六次出击匈奴的基础上,霍去病大大发展了汉军的骑兵战术,使汉军能够胜利完成高速、远程、无后方作战。汉军的这种新式打法极度类似匈奴人,更重要的是,汉军的组织纪律性远远强于匈奴人。
但是,走下战场后,霍去病却有些孩子气。他出征时,汉武帝会给他准备下几十车好吃好喝的,返回时,他会扔掉很多剩余的粮肉,而士兵却有不少饿肚子的(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这有点不知人间疾苦的意思。
当然,他的胆子也很大,大到了敢当着皇帝的面儿,搞血亲复仇,擅自射杀郎中令李敢,不知天高地厚到了极点。
漠北之战前,霍去病路过平阳县,与自己的生父霍仲孺见面。战后,霍去病把异母弟弟霍光,从平阳县带到长安。这个霍光就是西汉有名的权臣,经历了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皇帝,是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官至大司马将军。你看看,霍仲孺这爹当的,自己一辈子没啥大出息,却生了两个响当当的儿子。
公元前 121年春天,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精骑一万人,从陇西(今甘肃省临洮县)出发,攻打匈奴。在霍去病的指挥下,汉军所至势如破竹,穿过五个匈奴王国,转战六日,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今兰州)与匈奴发生激战。霍去病率部勇猛异常,横冲直撞,阵斩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活捉了匈奴浑邪王的儿子及相国、都尉等,歼敌8900多人,并且缴获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汉军大获全胜,汉武帝非常高兴,下令增封霍去病食邑2000户。
同年夏天,汉武帝决定乘势全部扫除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打通进入西域之路,于是发动了第二次战役。
这次战役,以霍去病、公孙敖率领的几万骑兵为主力,从北地郡(在今甘肃环县)出发,另派李广、张骞率一万多人从右北平出发,攻击匈奴左贤王,策应西征的主力军。霍去病与公孙敖出塞后,分兵前进,公孙敖由于中途迷失方向,而未能参加战斗。霍去病与公孙敖联系不上,只好孤军深入,沿今天的银川平原至巴彦淖尔平原,出鸡鹿塞、过居延海(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穿过小月氏部落,抵达祁连山,演绎了一次千里大迂回的战略方式,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匈奴被霍去病神妙莫测的战术搞得晕头转向,祁连山麓一战被打得大败。这次战役,总计接受匈奴单桓王、酋涂王及相国、都尉等2500人投降,俘虏了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当户、都尉等 120多人,歼灭匈奴兵30200人。汉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5400户,从此,霍去病的声望日益显赫,地位日益尊贵,几乎与舅舅卫青相当了。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西战役。此役之后,汉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区,匈奴人悲伤地唱着“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的歌谣远去了。
其实,所谓的职业,其实就是不管有没有欲望,但一定要有灵感或者状态,让自己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入那个角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所谓的感觉,并且体验到快乐,霍去病就是这样的。据说,汉武帝常常劝他学习孙子兵法,他却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何必定拘古法呢?”他是凭借战场上的直觉指挥战斗的,随机应变,闪电式行动,使他百战百胜,成为名扬后世的一代名将。
公元前 117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对于这位青年名将的过早离去,人们都感到无比的悲痛和惋惜。汉武帝特地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旁边为霍去病修建了一座形状像祁连山的坟墓,并发动陇西、北地等五郡的匈奴人,身穿黑甲,把霍去病的灵柩从长安护送到墓地安葬。霍去病的墓至今仍然矗立在茂陵旁边,墓前“马踏匈奴”的石像,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他和他的舅舅卫青一样,都化作了汉武帝身边的山脉,即使到了另一个世界,今天的人们依然把他的名字叫得响亮。
今天的学者普遍认为,河西走廊的开通或者河西四郡的设立使河西地区逐步由游牧区变成了农业区,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它分割了游牧的匈奴同羌族的联系;同时,也让汉朝同天山以南的农业诸国,以及天山以北,在巴尔喀什湖一带游牧的乌孙结成了抗击匈奴的联盟,后来天山以南的农业诸国都臣服汉朝,并入汉朝的版图,这就加强了汉朝的实力,削弱了匈奴的影响。最后,这个新兴的农业带将中原农业带和天山以南农业区连接起来。这为丝绸之路的开辟提供了便利,对于东方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用我的话说就是,河西之战后,中国便张开了自己的胳膊(张掖)变得威武(武威)了起来,并在美酒与夜光杯的香气与光影(酒泉)里创造了一个大大的辉煌(敦煌)。但是,什么事总得有个源头吧,那些学者似乎忘了,这一切辉煌的成果,分明是起缘于霍去病于今天巴彦淖尔一线的千里迂回,巴彦淖尔这个距长安直线距离不足千里的地方,巴彦淖尔这个当年长安正北方的地方。(文/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