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移动支付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好多人呢,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实实在在地摸过钱了呢。就拿过年回家来说吧,以往大家可能还会担心随身携带的钱有被偷的风险,可现在因为普遍都在用移动支付啦,所以再也不用为这个事儿而担忧啦。
在此之前,年关眼看就要到了,这时候对于每个在外打工的人来说,都得琢磨一件事儿,那就是怎么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妥善地藏在身上,然后能平平安安、安安稳稳地带着这些钱回到家里呢。毕竟这钱可是自己在外辛苦打拼的成果,可得好好保管着带回去才行哦。
咱们来聊聊藏钱这件事儿啊。在明朝的时候呢,有一个做伞生意的商人,那大家能猜到他把钱都藏到哪儿去了吗?
乱世逃亡
在明朝时期,有这么一位伞商,他当时的情况并非是像平常人那样因为过年而踏上归乡之路哦。实际上呢,是他遭遇了所处时代的乱世局面,所以才出现了那样不同于常人过年回家的状况呢。
明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啊,朱元璋把京都的位置定在了南京。就在这个时候呢,有一位做伞生意的商人,特别善于抓住时机。他想出了一个很巧妙的点子,就是在他售卖的伞上面绘制了“日月大明”这样的字样。您还别说,这伞一经推出,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呢。
凭借着极为出色的经商头脑,他在商业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在南京城内,他一路摸爬滚打,通过精准的商业眼光、巧妙的经营策略以及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没过多久,他便脱颖而出,一举成为了南京城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大伞商,其在伞类生意方面的规模、影响力等诸多方面,都远超城内其他同行。
真是世事难料啊,朱元璋离世之后,新登上皇位的小皇帝并没有采取养精蓄锐的策略。恰恰相反,他竟然动用锦衣卫这一特殊力量,对各地的藩王展开了极为疯狂的打压行动。
最终的情况是,燕王朱棣被逼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地步,于是他联合了宁王,然后以“靖难”作为借口,就此起兵发起了造反之事。
起初,众人都纷纷表示,小皇帝朱允炆可是掌控着天下的大军。在大家看来,燕王就算再怎么折腾、再怎么闹腾,那又能怎样呢?难不成他还真有本事穿过广袤的中原大地,一路打到江南这边来吗?大家心里都觉得,从常理来讲,燕王似乎是不太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在其他人都在那里议论个不停的时候,伞商却从中又发现了新的商业机会。
就这样,做伞生意的商人又一次精准地抓住了有利时机,凭借这个机会狠狠地赚了一大笔钱呢。
然而,他怎么也没有料到的是,燕王朱棣竟然真的从北京一路征战,逐步打到了长江北岸。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只需再花费一些时日,朱棣就要渡过长江去攻打南京城了。
当这个消息传至城内时,百姓们顿时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大家心里满是恐惧,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赶紧出城去逃命,于是纷纷作势要往城外奔去,整个城内早已是人心惶惶的景象了。
百姓们心里想着要逃离此地,可是那小皇帝又怎么会轻易放他们出去呢?要知道,小皇帝掌握着一定的权势,在他的掌控之下,百姓们即便有逃离的念头,也很难付诸行动,毕竟小皇帝可不会允许他们就这样离开的。
以前啊,有个伞商,他靠着去贬低朱棣可是狠狠赚了一大笔钱呢。可这会儿啊,他彻底慌了神儿啦。为啥呢?原来啊,他先是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手头的伞全都给卖光了,接着呢,又急匆匆地以很低的价钱把自家的店铺也给卖掉了,就这样换得了几千两银票。他心里打着小算盘,就打算拿着这些银票逃出城门去,也不知道他后面到底能不能跑掉呢。
南京的城门啊,早就紧紧关闭了,关得那叫一个严实呢。这种情况下,哪怕一个人能像鸟儿一样长出翅膀来,那也没办法从这被严防死守着的南京城门飞出去,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飞出去哦。
要知道,当时城内的情况早已是一片混乱了。那些平日里游手好闲的市井无赖,瞅见朝廷的注意力都放在守城这件事上,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便借着这混乱的局势,开始肆意妄为起来。他们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专门去劫掠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搞得城内人心惶惶,百姓们苦不堪言呐。
就拿伞商这类生意人来说,那可真是每遇到个什么情况,就很容易被波及到呢,几乎可以说是一劫一个准儿,没什么能躲得过去的。
伞商因为某些缘故,需要掩人耳目。没办法,他最后只能做出这样的举动,把自己身上原本穿着的那些漂亮衣服都给扔掉了,然后呢,再换上从街面上捡来的破破烂烂的衣服,以此来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
接下来要做的是把头发剪得短短的,然后再将其弄乱,让头发看起来乱糟糟的。同时呢,还要在脸上涂抹上泥巴、锅底灰之类的东西,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装扮,把自己伪装成一个乞丐的模样。
那么,这几千两银票究竟该藏到什么地方去才好呢?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毕竟这几千两银票也不是个小数目,得找个既安全又隐蔽的地方妥善藏起来才行呢,可到底哪里合适呢?
巧藏银票
伞商一开始是把银票藏在了自己所穿的贴身衣物里面。
然而,就在他刚刚从小巷走出来的那一刻,眼前出现的一幕让他愣住了。只见有几名小混混正围着一个“乞丐”,动作粗暴地在撕扯着那“乞丐”的衣服呢,看样子他们是在检查这“乞丐”的怀里是不是藏了什么东西。
在那样的情境下,他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赶忙往后退了回来。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把那张银票藏到了自己所穿棉布鞋子的鞋底里面,想着这样或许能把银票妥善地隐藏起来,不被他人轻易发现。
不过,他随后脑子一转就想到了,穷苦人家的日子过得那么艰难,哪有条件穿得起棉布鞋?
伞商左藏藏掩掩的,心里犯着愁呢,为啥?就因为他手里有几千两银票,可这银票放哪儿都觉得不踏实,不管藏到哪个地方,好像都能被人轻易给搜出来,这可真让他头疼不已,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
要知道,现在这城可还没被攻破呢。不过呢,要是以后哪一天城真的被攻破了,那到时候肯定还得被那些官兵们仔仔细细地搜查上一番。
身上怀揣着这么多的银票,要是万一被人给发现了,那可就不得了啦,肯定是会被追究罪责,然后处以斩首之刑的。
他心里甚至都在琢磨着,要是实在没办法了,那就干脆把这东西扔掉得了,毕竟在他看来,还是保住自己的性命才是最为要紧的事情呢。
然而,就在真的要把这些银子扔掉的那一瞬间,他不禁回想起过往的这些年。那些日子里,他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忙碌着,生活上更是省吃俭用,就为了能攒下这些来之不易的银子。如今,却要一下子就把它们扔掉,这心里头着实是疼得厉害,那种心痛的感觉简直难以言表。
他嘴里不停地喃喃自语着:“这么多钱,得卖出去多少把伞才能够赚得到呢……伞……”
他瞧见在角落里扔着的有四五把破伞,而这些破伞正是被他自己扔到那儿去的。
没错,自己不还是有伞的嘛。
在古代,那时候的雨伞全部是用竹子来制作的哦。不光是伞面的支撑部分用竹子,就连伞柄也是竹子呢。而且竹子有个特点,它的芯是中空的。您想啊,这中空的竹芯不就像是个天然的小“藏宝库”嘛。要是有人想把钱偷偷藏起来,选择把钱放到这竹伞柄的中空部分里面,那可真是相当隐蔽,估计旁人很难发现呢,可不就是人不知鬼不觉的嘛。
要知道,南方的天气特点之一就是多雨哦。在那样的环境下,出门带上伞几乎成了大家的一种习惯呢,所以人手一把伞的情况是十分常见的啦。
伞商是个行动派,说要干那就立刻动手干起来。只见他找来一根细细的火镩,随后把火镩放到火里烧,一直烧到火镩变得通红通红的。接着,他就拿着这根烧红了的火镩,小心翼翼地捅进伞柄芯里面去,凭借着火镩的高温,把伞柄芯里的竹节一个一个地隔断并且烧通开来。
接着,只见他拿起一张张银票,小心翼翼地将它们逐一卷了起来,随后,再把卷好的每一张银票依次塞进了伞柄里面。
最终,他寻来一小截竹块,随后在上面涂抹好浆糊,接着便用其把伞柄的底部给严严实实地封了起来。
接下来,经过一系列细致的打磨以及做旧处理工序后,一把看起来颇有陈旧之感的油纸伞就成功地出现在了伞商的手里啦。
他一心想要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举动。先是把自己脚上穿着的棉布鞋给脱了下来,然后换上了草鞋。这还不算完呢,他又拿起那把破伞,特意在泥水当中来回地滚了几下,让破伞沾满了泥水,看着更加破旧狼狈的样子。做完这些后,他就拄着这把脏兮兮的破伞,大摇大摆地走上大街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燕王所率领的大军已然成功攻入南京城啦。刹那间,整座城里那可真是乱得不行,到处都是慌乱奔走的身影呢。你瞧,那些士兵们原本还有着各自的职责安排,可这会儿也都没了往日的秩序,有的在四处奔走呼号,有的则满脸茫然不知所措;普通的老百姓们更是惊恐万分,呼儿唤女的,拖家带口地到处寻找能躲避的地方;那些平日里忙着做买卖的商贾们,也顾不上自己的生意了,手忙脚乱地收拾着东西,只想赶紧找个安全之处;还有那些官员们呢,往日里的那份威严也都不见了踪影,一个个神色慌张,完全没了平日里的镇定自若,全都乱成了一片。
在那一片混乱的局势之下,有个伞商,他就如同街边的乞丐一般,慌慌张张地混在逃难的人流当中,然后顺着这股人流,一路逃出了南京城。
靖难之战到如今已经整整持续了四年的时间啦。这四年里,外面的局势那可真是乱得一塌糊涂,各种混乱的状况层出不穷呢。
实在是没办法,要知道北方才刚刚遭受了战乱的侵袭呢。那战火纷飞的,百姓们的日子可怎么过,没办法只能背井离乡,踏上向南逃亡的路途。他们满心期盼着,能在这一路的奔波之后,找到一个可以让自己安稳住下来的地方,哪怕只是能遮风挡雨,不再担惊受怕也好呢。
也不知道究竟走了多长时间,又走了多远的路程,总之,那个伞商就这样一路前行,最后来到了一个小镇之上。
你瞧,南京城内那可是一片慌乱的景象,可有意思的是,和城内相比,这边的百姓呢,就好像完全不知道南京城内已经发生了一场大战呢,对于皇位即将要换人这么大的事儿,他们似乎也全然不晓得。
在这个地方,伞商体会到了那种许久未曾有过的安宁之感。仿佛之前一直处于纷扰或者忙碌之中,而此刻,在此处,终于寻觅到了那一份让人心安的宁静,内心也随之变得平和起来。
他心里想着要赶紧把手里的银票兑换成实实在在的银子。为啥呢?因为处在这样一个乱世当中,局势动荡不安的,谁也说不准啥时候就又会有不少钱庄经营不下去,面临倒闭的情况。到时候手里的银票要是成了废纸,那可就麻烦了,所以他才急切地想把银票尽快兑换成银子呢。
要知道,银票其实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投入使用啦。然而呢,时间推移到明朝时期,这时候的情况依旧是钱庄占据着主导地位,尽管之前宋代就已经有了银票,但并没有改变明朝以钱庄为主导的这种局面呢。
要知道,当时存在的那些钱庄啊,大部分都是私人开办经营的。这种私人钱庄呢,是存在一定风险的。要是哪一天经营不善,没办法继续维持下去,最终关门倒闭了的话,那么之前由它所发行的银票可就彻底没什么用啦,就仅仅只是一张毫无价值的废纸而已。
他呢,在小镇里四处向人打听情况。这一番打听下来才知道,原来小镇上压根儿就没有他存钱的那家钱庄。要是想把存的钱兑换成银子的话,那就得跑到八十里开外的县城才行呢。
那么接下来呢,大家可能会好奇,这个伞商到底能不能顺利地把相关物品或者货币之类的兑换成银子?
完璧归赵
尽管当时没能马上就兑换成银子,不过事情也算是有了些头绪,已经能看到解决的方向了,并不是毫无进展的状态。
伞商此前身处战场之上,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那种紧张的氛围让他一直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好在后来他成功逃离了那凶险万分的战场,来到了这个宁静的小镇。在这里,没有了战场上纷飞的炮火,也不再有随时可能危及生命的危险情况。于是,伞商一直以来如同拉紧的弓弦般紧绷着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下来了。
就这样,他在附近寻觅到了一处破院子,心里盘算着就在这儿歇息一个晚上吧。
当他迈步走进院子的时候,眼前呈现出的是一幅拥挤的画面,院子里满满当当的都是逃难的人群。要知道,经过了这一阵子的逃亡生涯,那位伞商对于这种和众多人聚居在一起的生活,早已经完全适应了呢。
瞧,他动作十分熟练,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角落位置。接着,只见他伸手抓了两把稻草,随后把这两把稻草在身下一铺。做完这些,他便紧紧抱住自己的雨伞,顺势往那一躺,头一歪,就呼呼大睡起来啦。
或许是真的太累了吧,又或许是因为昨晚睡的那堆稻草实在是太过柔软舒适了,总之呢,他这一觉睡得那叫一个格外香甜。等他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呢,这太阳都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差不多已经是日上三竿的时辰啦。
彼时,屋子里的人差不多都已经离开了。只见他也缓缓站起身来,然后颇为惬意地伸了伸懒腰,做完这些后,便着手准备出发上路啦,而他此行的目的是去将手中的银票进行兑换呢。
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察觉到,之前那把一直和他形影不离的破伞,竟然莫名其妙地不见了,就好像长了翅膀飞走了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可让他着实有些惊讶呢。
他清清楚楚地记得,昨天晚上自己是把那东西紧紧抱在怀里入睡的。可谁能想到呢,到了今天,居然就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就好像那东西长了翅膀一下子飞走了似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难不成是被人给偷走了?
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猛然记起来,就在昨天,他还专门向小镇上的那些人去询问有关钱庄的事儿呢。
是啊,你看,出现了一个有着乞丐模样的人呢,大家就会觉得奇怪,这样的人他去打听钱庄的事儿干什么呢?毕竟在人们的常规认知里,乞丐和钱庄似乎很难联系到一块儿,所以难免就会对此产生疑问啦。
那伞商啊,当时心里别提多懊悔了,急得一个劲儿直拍大腿呢。他心里琢磨着,肯定是这么回事儿,就在昨天自己出去问路的时候,被那些心怀不轨、起了歹心的人给盯上了。这不,等自己晚上睡着之后,那些人就趁机把伞给偷走啦,你说这事儿闹的,可把这伞商给郁闷坏了。
紧接着,他赶忙向身旁的人询问,想知道有没有小镇上的人到过这个地方。
当时在场的众人,脸上都是一副茫然的神情。要知道,他们可都是为了逃难才来到这儿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哪会认识小镇上的人呢?就算是昨晚一起在这儿睡觉的那些人,大部分彼此之间也是互不相识的。
伞商的内心已然陷入了绝望的境地,不过呢,在那深深的绝望之中,却仍旧留存着那么一丝侥幸的念头。就好像在一片漆黑的夜晚,四周都被黑暗笼罩着,让人感觉无比压抑和无助,但在某个角落里,还隐隐有着一丝微弱的光亮,这丝光亮便是他心中那仅存的一丝侥幸。
他从事制作雨伞这一行当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正因为有着这么多年的经验,所以他心里特别笃定,觉得自己做的伞那真的是毫无破绽,堪称天衣无缝呢。他琢磨着,就这伞,一般人来检查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察觉到伞柄里面所藏着的秘密的。
你想啊,对方既然把那把破伞给偷走了,那肯定是想着要去修一修。为啥这么说呢?因为那伞本来就是破的嘛,要是不修的话,根本就没法用,所以对方偷走大概率就是为了拿去修好接着用呢。
他为了找回那把破伞,选择了在小镇上四处奔走。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做起修伞的生意,然后借着走街串巷做买卖的机会,去试着找回自己的那把破伞。
没过多久,小镇上的居民们就全都被他那极为精湛的修伞手艺给深深折服了。你瞧,都不用他再像以前那样到处去叫喊着招揽生意呢,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主动找上门来,指名要让他帮忙修伞啦。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的工夫,两三个月就这么过去了呢。可是呢,之前一直在找的那柄破伞,到现在都还没有找到,也不知道它到底被放到哪儿去了呢。
他心里满是苦恼,暗自寻思着,那小偷会不会已经拿着那柄伞离开这儿了?又或者是把伞随手就丢弃在了荒郊野外呢?这可真让人发愁。
伞商身处此地,对周围的环境十分陌生,人生地不熟的状况使得他想要找回某样东西(具体未提及)的难度极大,几乎就如同要登上高不可攀的天那样困难,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在这个时候,他冷不丁地瞧见一位富家女子朝着这边走了过来,而那女子的手上正拿着一柄雨伞呢。这柄雨伞可不一般,做工极为精良。他瞧见之后,几乎是下意识地就从嘴里冒出了一句话来:“好漂亮的伞。”
只见那富家女子脸上带着笑容说道:“只要是舍得花钱去修理的伞,哪一把能不漂亮呢?”
那伞商一下子就愣在了原地。他心里琢磨着,可不是嘛,仔细想想,修一把伞要花的钱,都足够去买两把那种破破烂烂的伞啦。这么一来,那些家境贫寒的人家,又怎么会舍得花钱来修伞呢?毕竟对他们而言,这修伞的花费实在是不划算,还不如直接买把便宜的破伞用呢。
就算是有人在野外偶然捡到了那把已经破掉的伞,十有八九都会选择自己动手给它再贴上两块油纸,然后就这么将就着拿来使用了。
有个伞商啊,刚刚赚了一笔银子,这心里头正盘算着呢。他马上就拿着这些刚赚到手的银子,跑到市场上去,精心挑选购买了几十把质量很不错的雨伞回来。这买完伞可不算完,他还专门对外宣称了一件事儿呢,就是:可以用旧伞来换他这儿的新伞哦。
果不其然,就在当天下午的时候,他瞧见有一位老翁,手里拿着一柄已经破旧了的纸伞,前来换一把新伞呢。
那把旧纸伞,正是他之前弄丢了的那一把呢。
事情是这样的,那把旧伞原来是一位老翁在田埂上偶然捡到的。捡回去之后呢,就一直搁在家里没怎么在意,甚至差一点儿就把它当成柴火烧掉了。直到后来听说这旧伞能拿去换新伞,老翁这才想起它来,赶忙从柴堆下面把它给抽了出来。再说说那伞商,他拿回那把装着银票的旧伞之后,一刻都没耽搁,立刻马不停蹄地直奔钱庄而去。到了钱庄,就把那装在旧伞里的银票换成了白花花的银子。这么一来呢,这伞商可就又变回了从前那个富家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