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的时候,看到范进考中状元时的狂喜,感到非常好笑,认为古代的读书人十分滑稽。
那些为了追求名利而深受八股文摧残的士人,始终令我们感到厌恶。
在电视剧和小说中,常常会出现许多状元和进士,而范进却辛苦一生,仅仅考中了举人,这样的付出是否值得呢?
范进中举小说里的范进是一位家庭贫困得几乎入不敷出,却仍然坚持参加科举考试的老秀才。
可是他的秀才资格也是在五十多岁时才勉强通过考试的,因此大家都对他很不看好。
尤其是他的岳父,总是对范进打骂不止,就如同对待杀猪卖肉一样。
在面对辱骂时,范进显得十分顺从,完全不敢反抗,因为他清楚,自己和家人的生存全靠岳父的帮扶。
范进不仅读书的能力有限,谋生的本领更为拙劣,五十多岁的人了,仍然依靠母亲和妻子维持生活。
学习了超过五十年才考上秀才,但对生活没有任何帮助。
如果是一般人,早就开始寻找其他生计方式了,但范进却全心全意投入于科举,完全不在意家中的温饱问题。
平常要么待在家中研读和写作,要么外出与别的文人分享经验。
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参加乡试,我想向岳父借一点钱,没想到却遭到了严厉的训斥。
我原以为他会选择放弃,没想到范进却在背着家人的情况下,暗自前往省城连续考了三天。等他回到家时,母亲已经饿了整整三天,连东西都看不见了。
没有办法,只能把家里正在下蛋的母鸡出售,换取米粮。
范进毫无顾虑,竟然抱着鸡走上街头去叫卖。还没等鸡卖出去,他就被人拉住,告知他考取了举人。
一得知中举,便激动得咳嗽不止,显得有些失常。
被唤醒后,他瞬间从贫穷的书生变成了权势显赫的“大老爷”。
曾经看不起范进的人,如今开始把他捧为天上的“文曲星”;过去贬低他的人,现今也围绕在他周围,恭维不断。甚至早先不曾关注他的邻居们也纷纷前来提供帮助。
由于范进的家庭十分贫困,完全没有能力用金钱和酒菜来招待前来传递喜讯的官方信使。
于是他们准备了鸡蛋、美酒,以及鸡鸭鱼肉。
之前一直看不起范进的岳父,也拿了七八斤肉和四五串铜钱,范进把这些财富分给大家。
这些钱刚花完,只流出没有流入,岳父又不由得抱怨了几句,随后看到县里的张老太爷来了。
张老太爷曾是一位举人,并且担任过知县,家庭富裕且势力雄厚。
之前一直嚣张的岳父突然失去了底气,居然直接躲到了女儿的房间,连面都不敢露出来。
张老爷过来看后,察觉到范进一家生活困窘,便当场赠予他们五十两银子。
为了顾及范进的自尊心,他委婉地将范进的“破屋”称作“华居”,并建议他不要再住在这里,可以搬到他在县城的房子里。
范进还没迁往县城之前,已有许多地主和乡绅送来了田契、商铺和住房,甚至一些经济拮据的人还把子女送来做奴仆。
后来他们迁入张老太爷的住所,举行了为期三天的盛宴,以款待各地的乡绅。
张“老”太爷在范进面前自称为贤弟,实际上他比范进年轻几岁。
这正是古代科举制度的严酷之处,直到考中之前,所有人都对你不屑一顾。
在考试结束后,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以前贬低过他的人纷纷开始讨好他,而之前连见一面的机会都难以获得的富豪们也主动前来祝贺。
在这部小说里,古人的种种丑陋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果有一次机会,你是否愿意变成范进?
中举的难度很多人可能不愿意变成像范进那样的“书呆子”,为了考取一个举人名额,耗费自己大半生的精力,这实在是得不偿失。
都五十多岁了,连妻子和母亲都无法照顾,这样的人,的确不值得效仿。
你是否了解,成为举人有多么艰难呢?
要明白,在古代并没有学校的存在,当时的教育方式是通过私塾。
希望孩子能够顺利进入学堂,必须依靠权势或富裕。
一般家庭完全无法承担,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开始放骡子和骑马,进入农田劳动。
即使家中有些许银子,最多也只能读两年书,识字后便会辍学。
如今,许多人用“目不识丁”来嘲弄缺乏文化的人,但在古代,这种情况却是普遍存在的。
此外,由于古代生产力较为落后,纸、墨、笔、砚的费用相当高昂,这使得很多人无法承受。
古代并没有现在这样的情况,每个人手中没有复习资料,而且也没有众多网络名师的指导。
在古代,书籍极为珍贵,一本书往往需要几个人轮流使用。如果书中有缺字或缺页的情况,会使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而且有些经典著作是普通人根本无法接触到的,若想获取更多的知识,只能四处奔波去求学。
在私塾任教的多为未能考中的秀才,和如今的情况不同,现在许多教师都是从正规的师范大学毕业,教学体系更加健全。
落榜的秀才可能自身的学识水平就存在不足,想要在他的指导下再有所进步,难度可想而知。
在古代,对于大多数读书人而言,能够花费十几年时间学习并考取秀才,已算是他们的最高成就。
要成为举人,必须参加“乡试”。
不要以为这个“乡试”中有一个“乡”字,就意味着这是在乡县之间进行的考试。
实际上并非如此,乡试的考试地点设在全国各主要省会城市,也被称作“省考”。
在明清时期,省级考试的录取比例极为低下,不到10%。
而如今,在这样一个教育体系十分完善的时代,我们的本科录取率仅有20%左右。
因此,成为举人的几率与考入211高校的难度相当。
有些人或许觉得,进入211高校其实并不是特别困难。
这是因为目前学校的招生名额增加,每年有大约46万学生进入211高校,而古代的科举考试则是每三年举行一次。
每三年只有不到600名举人被录取。
分配到各个省份,人数也仅有几十个。
想要报名参加乡试的人,必须事先通过各个部门的面试,只有在外貌、行为和言谈方面都达到标准,才能获得参加的资格。
考试的内容限制性极强,不能随意发挥,写作风格也十分严格,必须遵循八股文的格式,犹如在脚镣的束缚下舞蹈,还要展现出新意。
此外,书法的美观也至关重要,字迹不能随意涂抹。
不少考生满篇书写,结果因字迹不符合考官的要求而被直接丢弃试卷的情况屡见不鲜。
如果你成功克服了上述种种挑战,那么恭喜你,你终于成为一位默默无闻的举人。
古代为何有那么多人不畏艰难,仍然努力追求成为举人?
举人的好处若你在清明两朝的科举考试中获得了举人资格,那么你就已经迈出了进入仕途的一大步。
名次稍显落后,但在各大县城找到一个悠闲的职位,每天撰写文案,整理文件,每月的薪水相当可观。
如果考试名次稍微好一些,就有机会成为县太爷,这样就能确保一生的荣华富贵。
如今,许多人觉得县长的职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权力也并不如预期那样巨大。
在古代,由于交通和信息不便,知县的权力几乎可以被视为地方上的小皇帝。
无论是经济事务还是治安问题,所有事情都必须获得知县的批准才能进行。
范进考取的则是亚元,乡试名列第七!
全省排名第七,这表明他已经具备了知县的候选资格,只待出现空缺便可立即填补,未来前景广阔。
另外,古代的税收负担相当沉重。
成为举人后,可以大幅度减轻赋税负担。
即使范进考中进士后暂时不去做官,他仍会被当地的乡绅们争相拉拢,许多人会将大量土地登记在他的名下,以此来避开政府的税务,自然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如果范进专心致志于学习,他就可以不受限制地参与会试,也就是全国性的考试。
同时,他无需担忧日常开销,因为朝廷每年至少会提供30两白银和1800斤稻米。
在古代,某个农民家庭每年的收入仅有三到五贯铜钱,相当于3到5两银子。
换算成今天,范进每年能够获得超过三十万。
在小说中,张老爷表面上直接给了范进50两银子,更不用提其他富豪暗中赠予的银子了。
而范进并没有按照我们的设想,成为举人后,就一直守着金银财宝过完一生。
他后来参加了会试,并成功考取了进士。
成为进士后不久,他便被皇帝特命为山东的学道,负责管理该省的教育事业。
许多人可能对这个官职并不熟悉,现代相当于山东省教育厅的厅长,掌握着很大的权力。
在古代,师承关系十分重要,因此,所有考生若想有所成就,必须与主考官建立良好的关系,见面时要称呼对方为老师。
此外,山东作为孔子和孟子的故乡,拥有众多考生,前来朝廷任职的人也不少。
无论这些考生将来官位有多高、职务如何,见到范进时,都必须尊称他为老师,绝不能有丝毫的顶撞。
许多历史上的名人曾担任过这个职务,例如刘墉、纪晓岚和张之洞等重要官员。
担任此职务的人肯定会积累广泛的人脉关系,并在朝廷中赢得相当的尊敬。
后来,范进曾担任通政使,负责管理通政使司的所有事务,位列九卿之中。
这职位已是普通文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官位,并且还有机会与皇帝共同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
范进将五十年的辛苦全部寄托在科举考试上,最终如愿以偿地赢得了这场“科举游戏”,几乎高兴得失去了理智。
我们目睹了一位成功者走过独木桥,然而仍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科举考试面前失利,全然没有“上岸”的机会。
在我们周围,有多少人能够像范进那样,成功通过独木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