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书接上篇,鲁靖王薨逝后,袭爵的是做了四十年世子的朱泰堪。但是这位嗣封鲁王在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三月上奏朝廷,请求免于归还七千三百五石的禄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甲戌,免鲁府还官禄米七千三百五石有奇。先是鲁靖王薨,其禄米已支费,法应还官。至是鲁王泰堪乞恩,故免之。—《明宪宗实录卷五十二》
鲁靖王去世的时间是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七月十五日,按理从当月十六日开始,到当年年底的那部分已经提前预支的岁禄,应该归还给朝廷。
鲁王九旒冕
但是七千三百多石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的,笔者没太搞明白。鲁荒王在世的时候,王府岁禄五万石。到了鲁靖王之国的时候,岁禄削减为一千石,直到仁宗朱高炽继位,才增加为五千石,此后未曾有变化。换句话说,怎么着也算不到七千,莫非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又多领了一年?
之所以如此急赤白脸,是因为明代亲王世子没有岁禄,何况朱泰堪又是四十多年的老世子,真是兜比脸还干净。再加上唯一的儿子朱阳铸也是没有岁禄的世孙,爷俩的确是等米下锅,朝廷必须要对鲁王府进行救济。
鲁惠王朱泰堪朱泰堪,鲁靖王嫡长子,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封为鲁世子,但直到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才拿到世子金宝。这个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分析过,应该是宣宗皇帝故意给鲁王府穿小鞋,根源在于他老人家干掉自己的二叔汉王朱高煦后,鲁靖王曾经请求诣阙祝贺,让他感觉不快。
甲午朔,赐鲁世子泰堪金宝。凡封亲王世子,例赐以金册、金宝。宣德二年册命泰堪时宝未赐,至是始赐之。—《明英宗实录卷二十》
鲁王金宝
待机四十一年之后,五十七岁的朱泰堪,才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九月袭封鲁王,世子妃赵氏进封为鲁王妃。袭爵之后,朱泰堪的长女栖霞县主、次女章丘县主,全都进封为郡主。
明代亲王之女封郡主,世子和郡王之女只能封县主。记住这位栖霞郡主,后文还会出现,而且惹出了一场大风波。
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的时候,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进士、现任巡抚山东右副都御史原杰指出大运河畔的德州“军民杂处,奸盗众多”,希望能够增设一员提督武臣。然而原大人提出的人选鲍珣,是鲁王护卫指挥佥事,这一下子捅了马蜂窝,言官们纷纷对其进行弹劾。
事下兵部,行令杰等会举其人。杰与巡按御史吴远俱称兖州护卫指挥佥事鲍珣虽系王府职官,然才能可用,乞不为例。兵科参杰、远违例举荐之罪。兵部言德州虽云要冲,终系内地,提督之官不设亦可。而杰等既被参驳,亦宜究问。上是之,置杰、远不问。—《明宪宗实录卷五十一》
德州运河码头
好在鲁王殿下作风正派,原杰也“静厚有守”,朝廷没有深究,但提督武臣一事也就此不了了之。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十一月,鲁王妃赵氏去世,据说其墓志日后曾被用作猪圈的挡门石,结果里面所养的猪接二连三莫名死去,这块墓志也随即被抛弃,至今下落不明。
诸城郡主案
诸城郡主,朱泰堪之妹,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的时候突然赴京奏愬。这位郡主的仪宾赵瑄,是济宁卫指挥赵荣之子,二人婚后生有嫡子赵钧,此外还有一个庶女。这位庶女的夫君陈彰,是山东都指挥佥事陈忠之子。
明代王府一角
陈彰此人“荒淫无度”,而且瞧不上赵氏的庶出身份,对她动辄打骂。未曾想赵氏一不做二不休,和舍人王升一起私奔逃往湖州。这里的舍人,就是为王府服务的下人,身份比较低贱。
头顶一片绿色大草原的陈彰又气又急,但他不去捉拿奸夫淫妇,反而跑到大舅哥赵钧府上要说法。赵钧大怒,我乃靖王外孙,现鲁王的外甥,你陈彰算什么东西?我还怀疑我这妹妹失踪,是被你给暗害了呢!这才有了诸城郡主怒上京城告状的“壮举”。
彰疑钧匿之,具奏以闻。钧亦疑彰杀之,遂唆母诸城郡主赴京奏愬。事下巡抚等官,久而获之。刑部拟罪,以彰累恶不悛,法难轻贷。上命谪戍延绥边卫。—《明宪宗实录卷九十三》
宪宗朱见深剧照
最终赵氏和王升虽然被抓了回来,陈彰也因此发配延绥卫充军,但诸城郡主、赵钧乃至赵氏都没有受到处理,很难说鲁王朱泰堪没有在背后做工作。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十月二十四日,朱泰堪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谥曰惠,谥法“柔质慈民”曰“惠”。
鲁王朱阳铸朱阳铸,鲁惠王嫡长子,先封鲁世孙,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封鲁世子,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三月袭封鲁王。
对于鲁王一脉,朝廷一向比较照顾。由于世子没有岁禄,故而在朱阳铸尚未袭爵之时,宪宗以鲁惠王“宫眷缺食”的理由,赐其养赡米三百石。而朱阳铸此时的表现,也确实对得起朝廷对他的看重。
明代亲王府复原图
当时堂弟镇国将军朱阳䤭(钜野僖顺王第五子)等人,和护卫指挥鲍珣(就是上文那位提督德州武臣候选人)争地,一怒之下“赴阙陈诉”。宗室擅自离开封国是重罪,朱阳铸派人一路追到汶河边,将众人给劝了回来。
然而朱阳铸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嗜酒”,而他也确实因此栽了个大跟头。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的时候,三十三岁的朱阳铸在王府内大摆筵宴,招待自己的大舅哥张时举。按说喝酒就喝酒吧,哪怕朱阳铸让王妃张氏出来作陪,说到底毕竟是兄妹,也不算什么大事。
但是坏就坏在这顿酒涉及的人物太广了,史书上有名可记的就有宫人朱花荣,军人袁彬。不但如此,由于纵酒狂欢,那位名叫朱花荣的鲁王府宫人,竟然先后同袁彬及张时举“淫乱”。此事太过不堪,被朱阳铸的妹妹栖霞郡主上报给了朝廷。
兖州鲁王府位置图
鲁王殿下恼羞成怒,非但不知悔改,反而称妹夫冯佳“奸占乐妇”,企图把水搅浑。朝廷派出官员对此进行彻查之后,得知真相的宪宗皇帝勃然大怒,下旨将袁彬斩于市,张时举、朱花荣并处绞刑,王府长史而下定罪有差,鲁王革禄米三之二,张氏革去王妃封号,冯佳革去禄米、职名。在给鲁王的敕书之中,皇帝陛下毫不客气,几乎算得上是破口大骂。
赐王敕曰:“栖霞郡主奏尔与妃张氏不法重情,其罪凡十。尔之所为,虽市井小人尚顾廉耻,不肯为之。尔为一藩之长,享有爵位。乃蔑弃礼法,恣意妄行,如此邪淫。本当革尔王爵,行取赴京,以彰大法。但念亲亲,曲加宽贷。止革禄米,削妃号,薄示惩戒,其余内外人犯俱重加处治。尔其痛加省念,改过自新,庶保名爵。如或执迷,法难再宥!”—《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九》
好在此后朱阳铸吸取教训,夹起尾巴做人,在成化朝剩余的时间内倒也中规中矩,并无别的劣迹。
朱阳铸一脉子孙
朱当渍、朱当㳻,分别为朱阳铸庶长子和庶第三子,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四月,朝廷遣宁阳侯陈瑛为正使,户部给事中童柷为副使,持节册封其为滋阳王和阳信王。
成化鲁藩世系图
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九月,朝廷遣清平伯吴琮为正使,户部员外郎张澍为副使,持节册封鲁王嫡长子(伦序第二子)朱当漎为鲁世子,第五子朱当湄为高密王,南城兵马副指挥孔显之女为滋阳王妃。
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六月,朝廷遣永康侯徐锜充正使,礼部郎中李魁充副使,持节册封鲁王嫡次子朱当泚为东瓯王。
这里补充一个小知识点,明初开国功臣汤和先是获封中山侯,接着进封信国公,死后追封为东瓯王,谥曰襄武。鲁藩始祖鲁荒王朱檀是汤和的女婿,朝廷居然将他老岳父死后追封的王爵,封给了他的玄孙朱当泚,礼部官员确实是大大的“懂礼”。
东瓯襄武王汤和剧照
结语:由于荒王和惠王都只有一个独子,成化年间鲁藩的宗室数量其实并不多,再加上身处孔孟之乡,总体表现还算比较守法。和内斗严重的晋藩、代藩相比,可以称得上是宗室中的一股清流。
当然谁也没想到,受到皇帝最严厉斥责的人,居然会是一藩之长鲁王朱阳铸本人。王妃张氏更是在此后数十年的时间内,连妃号都没有,这对她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羞辱。直到明孝宗朱祐樘继位之后的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朝廷才在世子朱当漎的恳求之下,恢复了张氏的封号。
那么整个鲁王家族在弘治年间有哪些故事呢?我们放在后面的文章中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