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接着随便聊一聊语言,就是我们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或者文字,它是真的会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的。
我们看一个东西啊,我们看到这个东西是什么颜色,它其实跟语言关系蛮大的,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所看到的颜色都会有所不同。现在中国人所用的颜色词,其实大体上已经跟古代中国人不太一样。我们现在所用的这些颜色词,基本上都是从英语里翻译过来的。比如我们说的蓝色,那就是blue,我们说的绿色就是green,说的红色就是red,黄色就是yellow,基本上是这么对应的。它跟我们中国古人用的颜色词其实是有差别的。
我们古人有一个词就叫朱红,就是我所姓的这个朱,它本身是一个颜色词。朱红色这个颜色它其实在西方文化里,在英语、法语、德语里边,好像就不是一个很基本的颜色。你可能找不到有一个跟朱红色完全对应的一个英语词。
我们中国人之所以有这个词,其实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用朱砂来做印泥,朱砂的那个颜色,这个就是朱红。我们看到跟这个类似的哈,不见得完全一样,但是类似的颜色,我们就会把它叫做朱红色。比如一个人脸蛋红扑扑的,我们就会叫做“朱颜”。“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那个朱颜指的就是脸上那种红扑扑的,有点像朱砂的颜色的那种红色。
比如青这个词哈,青色是一个很中国的词,“青”这个字,所以它对应的颜色也是很中国的。什么是青色呢?可能最接近的应该是接近那个blue,就接近那个外国人说的蓝色,但是实际上呢,不完全是哈。就像我们说青天,这个你可以说它是蓝色,因为天也可以叫做蓝天;但是我们说青草,那它并不是蓝色,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叫绿色。
实际上最基本的青色,应该是一种颜料的颜色,就是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是一种草,然后在这种草里边提取出来的那个颜色,应该就叫做青。我觉得大略应该更像青花瓷的那个颜色,说起来还是有点像蓝色,但它不是绝对的,就跟蓝色一样的。因为有时候我们叫做青山的,甚至可以是接近于黑色了,那种很深很深的蓝色;叫做青菜的,应该是很纯的绿色。
你看啊,我们用的词不一样哈,我们对一个东西的颜色感觉都会不完全一样,更不用说那些社会化的那些东西了哈。比如我们中国人讲的“仁”,西方人讲的“爱心”,它看起来像,但实际上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我们说有一个人,他有仁心的时候,感觉其实比较类似于我们现在讲的一种共情,就是他会关心别人哈,他会对别人的生活是不是幸福是在意的,然后他也愿意为此去做一些事情,这叫做仁。这跟爱感觉不一样。爱是一种好像我心里边有一种热情,好像有一把火一样,好像我对谁有爱,然后我就有一种热情,就很想对他好,这个在身体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这样做的事情也是不一样的。当然有人说,孔子还说过“仁者爱人也”,所以仁和爱这俩可能是同义词,我觉得不是,我觉得爱是仁者的一种表现,仁者除了这种表现之外,它还可以有别的。
在古汉语里边,仁和爱不是同义词。中古的汉语里边,当我们翻译佛教经典的时候,爱这个词,它还有一个代表贪爱,代表一个人的欲望这样一个意义。所以佛教经典里边,爱是一个贬义词,因爱故生忧。如果你是想要让自己没有忧愁,你就应该不要有爱,这个爱字实际上指的是一种贪心。现代汉语中这个爱这个字的意思,其实它更像基督教里边用的那个意思。
这些字意的一些微细不同,其实它带来的就是一种看世界的方式的不同,感受世界的方式的不同,那也就带来了民族性的不同。
当然还有一点哈,就是不同的语言文字,它里边可能存储了一些用这种语言文字所写下的一些文献,这也是不一样的啊。有的文字里边它有很多很多的文献,比如我们中文;有的文字里边呢,它好像文献的数量就比较少,比如我们中国旁边的一些小国家的文字;有的文字呢,它可能存储了大量的文献,但是它时间比较短,没有很远古的文献,它都是比较近的几百年的哈,比如英语、德语....这些语言。
它对用这种语言的那些人,对他们的心理也有不同的影响。我们中文里边存了很多非常古老的文献,几千多年前的文献,而且那些文献,我们现在的中国人仍旧是可以直接读的。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但是至少有一些有文化的中国人是可以直接读的。
我们可以读《左传》,读《战国策》,可以读也是时间蛮长的,接近2000年的一些这个汉代的文件啊,比如《史记》、比如《伦语》、比如《道德经》,比如《庄子》等等这些东西。这就使得中国人可以跟我们的非常古老的时期的那些精神祖先,能够保持联系,有一些其他语言,它就做不到这一点。
比如说,虽然现在的西方人号称他们也可以读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的....他们的文献,但是即使我们不去相信那些西方伪史论的那些专家们说的,不认为他这些是作假的,那么他也不是直接读那个时候的文献,读的都是翻译成阿拉伯语,又从阿拉伯语再翻译成现代的西方语言的,这样的一些东西。其实已经走样,走得很厉害了,对吧?
如果你读过那些白话文的什么《聊斋志异》的人,然后你再去对比一下这个真的《聊斋志异》,就是文言文的《聊斋志异》,能感觉他们之间的差异,其实相当大。就算他们翻译了又翻译,翻译成阿拉伯语,又翻译成现代西方语言,那些文章真的是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写的,也已经完全失去了它原来的味道。所以读这些文章的人,他顶多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那些译者建立起来一个心理的联系,而不可能真的跟遥远的亚里士多德建立起什么精神联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中华文明才是真正的源远流长。
很早很早我们就有一些典籍,在很早很早我们就会去读这些典籍,并且我们去思考,我们去和别人交流,我们都会借用这些典籍。就像我记得孔子说当时的人的时候,有一个评论说“不读诗无以言”,就是说你不去读诗经,你就不知道怎么跟别人说话。所以就可见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就靠阅读《诗经》这样一个经典著作,让自己能够跟别人更好的交流。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其实大家都在读诗经,然后都用《诗经》来指导自己去和别人交流,那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都受到了《诗经》的熏陶,使得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大家有一种共同的精神特质。这种共同的精神特质其实就跟《诗经》里边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特质非常相似。
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在春秋时期,诗经就是知识分子去说话、去写文章的时候,大家共用的一个范文集。它也塑造了中国人的一些基本性格,这样的性格呢,当然《诗经》里边有不同的诗,也反映了不同的性格,但是他们也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反映了我们中国人所共同认可的,认为是美好的那些东西。
还有一些再往后一些的典籍哈,比如说唐诗宋词、唐代的戏曲和明清的小说,这些用中国语言来去完成的这些作品,他们也都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所以我们会一种语言,它不仅仅是会一种语言而已,它实际上就是跟用这个语言所写的那些所有的作品,建立了一种连接。
会中文啊,就不仅仅是说你会中文,你实际上就等于跟孔子、跟孟子、跟老子、跟庄子、跟李白、跟杜甫、跟孙悟空、跟猪八戒、跟无数这样的一些现实中的人物和故事中的人物建立起来的一种联系。
如果你学的是另外一种语言,那你就等于跟另外一些人,跟一些外国的古人或者外国的现代人建立了一些联系。学了日语哈,你就等于跟什么足利义满啊;学了英语,你就跟什么利比亚呀,休谟呀,等于就跟他们建立了一些联系。
所以一个语言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而已。一个语言就等于是一批朋友,就给你带来的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观、生活方式,它就带来很多很多相当大差异的生活。
所以一个人如果语言能力比较好的话,多学几门语言也没坏处啊,因为你这样就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你可以了解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不同的思想,这个其实对你是有好处的。如果你能力有限,然后你可能学不了多种语言,那你需要精选,选一些有很多值得你去认识的人曾经用过的,曾经留下过作品的那个语言,学习它,甚至学好它。对我来说,我觉得这个语言就是汉语。
END
关注我们
让心理成长走进生活
让生活有温度
作者 | 朱建军
编辑 | 内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