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体制的幸福感普遍不高,大家现在都在忙什么

公务缘 2024-12-06 16:36:40

现在大家都说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好像进了体制内工作就能稳稳当当,幸福感也会直线上升。但其实在体制内的人心里都明白:不管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岗位,不管是领导还是新人,大家普遍都觉得不怎么开心。

每个人都觉得忙得要命,压力山大。如果忙碌能换来实实在在的成果,那还能自我安慰一下,觉得付出是值得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都觉得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变成实际的成果,也没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感觉就是白忙活了一场。

问题出在哪儿?首先,机构膨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机构也是越来越多。现在一个城市动不动就有40多个党政机构,市委有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纪委监察委、办公室、老干部局等等,市政府更是五花八门的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体育局、统计局、应急管理局应有尽有。

区一级的机构设置跟市级差不多,也是越来越多样化,把那些职能交叉、边界不清的部门分得清清楚楚,但这样一来人员就多了。乡镇街道那边则是反着来,采取“瘦身策略”,一般就设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规划建设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这六个党政内设机构,外加综合执法队和治理服务中心等2到3个事业单位。

各委办局的任务源源不断地下发到街道对口科室,基层干部们忙得团团转。不是这个局要数据,就是那个办公室要材料,还得陪着一波又一波的领导调研走访。每个单位都说自己的任务很紧急,要求乡镇高度重视,抓紧摸排。可基层干部没有三头六臂,一天也只有24小时,做了A工作就不能同时做B工作。这就导致省里催市里,市里催区里,区里催街道、乡镇。每一层的“婆婆”都觉得自己心累,下面的“儿媳”怎么这么不配合,不让自己省心。

领导太多。有人说现在体制内一个人做事,五个人指挥,十个人审核。有个知乎网友分享过自己的经历:某展会,负责贵宾室接待,这是他大学毕业以后第一次重要工作任务。

早上七点半就开始搬桌子、沙发,还得摆水果、弄饮用水、茶杯茶叶、热水壶和绿植... 一直忙到下午。结果来个领导说砂糖橘要用保鲜膜盖住,不然明天会有灰,临时跑去买保鲜膜全给盖上。

接着又一个领导来了,说水果和矿泉水要分开放,弄完了还不行,不好看,再按要求调整。弄完以后,又来个领导说砂糖橘怎么还有叶子,全部摘掉... 晚上九点了,又来个领导说砂糖橘没叶子不新鲜,颜色不好看...

年底各单位写年终总结的事儿吧,通常都是办公室来承担这个任务。结果就是一位科员负责写,不停地问各业务科室目标完成情况和任务进展。写好了还得征求各业务科室的意见,根据科长们的反馈修改,然后交给办公室主任审核。主任审核后再返给科长们征求意见,统一后拿给分管领导看。

先是得搞定分管领导的那一套,他们看了看,给点意见,咱们得按着他们的要求改。好不容易过了这一关,还得让大领导过目。大领导再挑挑毛病,咱们就得再来一遍,一直改到他们说“行”为止。

每次改都不是一遍就完事的,得反反复复折腾好多回,真是让人头疼。所以你要是问我们在忙啥,我们可能会说:“忙着应付领导,忙着填表,忙着陪着笑,忙着找自己的不足,还得总结经验教训。”

0 阅读:55

公务缘

简介:关注我,你一定上岸,接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