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难处,如虎落深坑”,别说庶民百姓,哪怕是自古以来的那些帝王英豪、智士能人,哪有不消受些苦难与磨砺的?就说智胜良平,号为“乱世奸雄”,机谋百出的曹阿瞒,在诸葛亮《后出师表》中是如何被调侃的呢?其文有云“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
又有“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
诸葛丞相说这曹丞相智谋比常人要高出许多,用兵比孙武、吴起还要厉害,却差点在南阳宛城被张绣所困,在官渡乌巢也差点被袁绍所灭,在邺城祁山与袁谭交战又遭受过巨大的危机,在黎阳又被袁尚和乌丸蹋顿大单于的兵马所逼迫,在汉中北山又被刘备大军所败,后来在潼关与马超交战几乎陷于死地,经历了这些,最后曹操才能平定中原,一统北方。
而曹操五次攻打吕布麾下骁将昌霸都没有攻下,四次越过巢湖征伐东吴孙权却没有成功,任用李服等人,李服等人合谋叛变,委任夏侯渊专攻汉中,夏侯渊却死于刘备帐下老将黄忠刀下,刘备曾百般称赞曹操的才能,却还有这么多次失败!谁还能自负每战必胜呢?
除此之外,在《三国演义》中张松也曾当面讥讽曹孟德,说他“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说的是吕布、张绣、周瑜、关羽、马超都曾杀得曹操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可曹操真这么不堪么?那为什么诸葛亮六出祁山,基本都没让司马懿占到任何便宜,却不能夺寸土,进寸功,而克定长安,恢复汉家天下呢?而曹操败绩连连,却最终建立了三国之中最为强盛的“曹魏帝国”,这又是为何呢?
那是因为曹操曾经拥有一位“临敌制变,平定天下,谋功最高”的“魔鬼谋臣”,他在曹操创业的最关键阶段,帮助曹操将所有的困境都“化险为夷,转败为胜”,后世甚至有人把他与诸葛亮、司马懿这两位“大咖”对比时,都认为他要远胜两位后者,今天小编就要专门说道说道这位“助曹为虐”的顶级谋士。
其人名郭嘉,字奉孝,东汉末年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他跑到北方冀州去乞见袁绍,求做他麾下最得力的谋士,可袁绍自恃谋臣太多,没有把年轻气盛的郭嘉放在眼里。
郭嘉大为恼怒,于是对同在袁绍帐下的辛评、郭图二人说道:“聪明有智谋之士都会得到有气量之主的重视,因此献策百次就会得到百次的实用,这样才能建立巨大的功名!袁本初大人一直想效仿周公礼贤下士,可却只是把大家聚在府上图个热闹,并不知道如何去任用你们这些谋士!他的想法多端,重要的决断却非常之少,可以说是好谋无断了,想和他一同平定天下,奠定霸王之业,难矣!”
说完之后,他就离开了袁府,这时候他们颍川还有一个非常厉害的谋士叫作戏志才,他是兖州曹操手下极为重要的幕僚,可惜很快就重病不起,英年早逝,曹操大为哀伤,于是写信给自己最信任的下属颍川荀彧言道:“自从你老乡志才去世后,孤身边居然没有一个可以商议大事的人了!你们汝南、颍川平时号称多奇士,你说谁还能替代志才呢?”
荀彧这才举荐了郭嘉,曹操立马召见他,与他共论天下之事,聊了很长时间,曹操叹息道:“能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从曹操中军大帐出来,也高兴地跳了起来说道:“曹某真吾主也!”不久之后,曹操向汉献帝表奏郭嘉为大司空府参军祭酒。
后来曹操强行征讨吕布,郭嘉为他三次出谋划策,三次重创骁勇无敌的吕奉先将军。吕布吓得退兵固守自己的城池,不敢再主动出击。当时两军士卒都极为疲倦,曹操也想先撤兵休养再作计较,郭嘉却劝曹操挥军急攻,最后吓得吕布麾下将佐将他捉住,投降了曹操。曹操自此更加器重郭嘉。
这时东吴孙策在江淮一带转战千里,尽得江东之地,听说曹操与袁绍要在官渡决战,他就想渡江北上袭击曹操的大本营许都,活捉汉献帝,威震中原,然后再决定是自己做皇帝还是继续扶持汉室。
这个消息传到曹营,曹军之中所有的将军和谋士皆惊惧不已,因为袁绍已经很难对付了,再加上号称“小霸王”的孙策就更为可怕了。郭嘉却说道:“孙策刚得到江东,他在当地所斩杀的都是南方的英豪雄杰,可谓树敌多矣!要是现在他敢轻易北上,虽有百万之众,也无异于独行于中原也!如果我们派出刺客设伏以待,他也不过是一人之敌耳!以郭某看来,阿策必死于匹夫之手!”后来没多久,孙策想要强行渡江,可还没准备就绪,就被江东地方豪强许贡的门客所击杀。
曹操得知后大笑不止,对郭嘉更是敬重有加,后来曹军袭破袁绍粮仓,官渡之战袁绍惨败,袁绍本人也忧愤而死,郭嘉又随曹操征讨袁绍长子袁谭、第三子袁尚于黎阳,连战连捷,诸将都想乘胜“团灭”袁家势力,可郭嘉却说道:“袁绍非常喜爱这两个儿子,所以一直都没有确立嫡嗣,郭图与逢纪虽然都是极为厉害的谋臣,可他俩却只热衷于内斗,很容易就能被人离间,要是咱们现在急图猛攻,袁家兄弟和郭逢二士就会抱团对敌,那时我们就麻烦了,还不如缓和一下,让他们内部发生剧烈争斗,我们再各个击破。现在最好引兵南下,让将士们放松一下,也同时震慑一下荆州刘表,待冀州发生巨变,我们就可一举而平定!”
曹操非常赞成他的计谋,于是发兵南下,没多久袁谭、袁尚发生争战,袁谭被袁尚所败,居然派出辛毗到曹军阵营来乞降求援,曹操大喜,立马出兵击破袁尚,夺取了冀州大本营邺城,接着又强攻袁谭,将其斩杀于南皮,自此整个冀州都被平定了下来,郭嘉也被隆重地封为洧阳亭侯。
曹操接着又北上征讨残存的袁尚和塞北强横的乌丸三郡,当时军中诸将又怕刘表会派出骁将刘备袭击许都,郭嘉又说道:“曹公灭掉袁绍之后,已是威震天下,而乌丸胡人自认为身在偏远之地,必定不会设下防备,我们突然杀到,就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北方的忧患!且袁绍活着的时候,好歹是北方第一霸主,袁尚打着他的旗号,很容易死灰复燃,我们刚拿下冀州,主公威德未立,如果舍北征南,袁尚和乌丸大首领蹋顿大单于连兵来攻,恐怕青、冀二州我们全要丢光。荆州刘表,只不过是个坐谈客,他虽然和刘备称兄道弟,却绝不对把军国重事交给他的,因为他害怕节制不了这样的枭雄,那么主公哪怕空出许都来远征塞北,也没有丝毫忧虑!”
曹操于是带兵北征,走到易县时候,郭嘉对他说道:“兵贵神速,如今千里袭人,辎重太多,难以获得全胜,如果他们听说我们大军将至,必定有所防备,不如丢掉辎重,轻兵兼道急出塞外,出其不意而掩杀之!”
曹操立马照办,带着一支精兵秘密从卢龙塞北上,直指单于王庭,乌丸大王听说曹军杀至,惶恐又震怖,急着合兵抗拒,结果还是惨败,曹军阵斩蹋顿单于及乌丸名王多人,袁尚和他的哥哥袁熙逃遁辽东。
郭嘉深通谋略,并且很能领会曹操的心意,曹操都曾说道:“诸谋士之中,唯郭奉孝能知孤意也!”当时诸谋士脸色为之大变,后来北征归来,走到柳城的时候,三十八岁的郭嘉身染重病,曹操找了许多名医前来给他治病,又反反复复派特使前去问疾探望。
可郭嘉最后还是病逝了,曹操亲自为他举丧,心情哀伤到了极点,他对荀攸等人说道:“诸君与孤都是同辈人,只有郭奉孝最年轻,孤还想将来天下平定后,我的儿子曹丕嗣位,奉孝就是汉高祖的陈平、周勃,哪知他中年夭折,这就是命啊!”这一年,诸葛亮恰好出山辅佐刘备,时年二十七岁。而司马懿也在万般无奈之下做了曹操的文学掾,时年二十九岁。
曹操接着又向汉献帝上奏言道:“军中祭酒郭嘉大人,自跟从孤一道征伐,十有一年了!每次商议大计,他都能临敌制变,将敌人摧垮,将变故制伏,孤不能下决断的事情,郭嘉总能为孤一决,平定天下的战争中,他的谋功是最高的,不幸寿数太短,事业未终,如今追思郭嘉的功勋,怎能让人忘怀?请皇上增加给他子孙食邑八百户!”最后汉献帝给他赐谥号为“贞侯”,他的儿子郭奕也承袭了他的侯爵之位。
后来曹操又带重兵南征刘表、孙权,在巴丘发生严重疾疫,军中船只也在赤壁被烧毁,残军北还,途中曹操叹息道:“若郭奉孝在,不使孤有此惨败!”当初陈群总是说郭嘉行为不检,行止轻浮,还多次在朝廷控诉他,可郭嘉却仗着曹操的威势肆意自若,曹操也愈发器重他。
而这个看似秉公持正的陈群,后来还做了魏世祖文皇帝曹丕的托孤大臣,他与他的儿子陈泰,却完全阻挡不了司马懿父子的专权篡逆,也正如曹操所言,在曹魏阵营当中,除了那个与他相知相惜的郭奉孝,还真没有谁能为他曹阿瞒,平吴灭蜀,来完成他为之吐哺,使天下归心的宏图大业!
历史从来没有如果,但假设真有那么一次如果,看官们认为,郭嘉长寿的话,像这样一个百战之下算无遗策,干净利索就能铲灭袁绍、摧垮吕布,料定孙策、压服刘表的“魔鬼谋士”,区区诸葛亮、小小司马懿会是他的对手吗?
用户13xxx43
又是一个郭嘉吹[点赞][点赞][点赞] 什么奉孝不死,卧龙不出![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我也是笑了! 就问作者一句话,文武两座庙,都有诸葛亮! 郭嘉呢?入了哪座庙?
肥波
郭家两个人,袁绍选了更优秀的郭图,荀谌,曹操没得选选了荀彧,郭嘉。只不过曹操赢了,才让郭嘉,荀彧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