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还因为自己的手机品牌而沾沾自喜。
因为荣耀在「YOYO助理」中率先接入了Deepseek-R1。
这意味着,我不用单独在手机上安装Deepseek这款APP了。并且完全避免了回答失败的情况。
甚至,有些问题我可以不更换关键字,直接向其提问。
比如:工作之余,我想娱乐一下,我就可以直接通过手机上接入Deepseek的智能体提问:「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出生,给我测算一下看我能赚多少钱」……完全不会出现它拒绝回答的尴尬局面。
除此之外,三大运营商、华能集团等「国家队」也陆续完成Deepseek系列模型的本地化部署;甚至百度在2月16日也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
说明这个Deepseek是真的够火爆啊,其火爆程度完全可以跟《哪吒2》并驾齐驱。
那如果,微信也接入Deepseek的话,是不是会更加炸裂?
想想也是,这样做的结果真的足够震撼。
这件事其实已经在悄悄开展了,之所以说「悄悄」,是因为目前还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你可以查看一下你的微信是否被邀请测试了,查看路径是——
点击微信右上角的放大镜图标,出现搜索框以后,看看下发是否有「AI搜索」字样,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可以使用。
点击这个「AI搜索」按钮,可以看到两个功能。最上面的是「快速回答」,回答问题是由腾讯混元大模型AI生成的结果。在下面的「深度思考」则是接入的Deepseek-R1模型。
从微信的做法上来看,它类似于百度。既接入Deepseek,也保留自己的AI大模型。
我个人感觉,之所百度和微信同时保留两个入口,是为了让两个模型互相磨合、互相学习,最终结果还是为了促进自家AI产品的成长。
可能是处于灰度测试状态的原因,目前它的表现并不是特别好用。比如:不支持联系对话,也不支持对文件或者图片的分析。当然,YOYO助手中融合的Deepseek也不支持上传文件。这一点真的是不及原汁原味儿的Deepseek。
为何说微信接入AI大模型这件事足够炸裂?
虽然,微信是一款生活类社交软件。但是,我们大部分时间还是用它来处理工作。
如果,你的老板给你发来一份文件,你可以立即交给AI来分析重点工作。
如果,你需要下发一份通知,你可以将要求告诉AI,生成内容、审核把关,直接微信群内送达。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微信接入AI功能,最重要且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提升了工作效率——为打工人服务的……
此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AI功能在微信中上线,也是进一步激活微信生态的一种尝试,让微信的「搜一搜」功能更加丰富且直观。比如:当你搜索如何预定某个景点的门票,它可能就会告知你哪天还有空余门票,推荐的必玩项目是什么,在附上预约门票的小程序或者链接。
微信有图文、视频类的自媒体平台;有直接面向用户的服务号;有各种小程序、小游戏等,微信生态的可玩性、可用性很强。如果有AI产品能够将其整合,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结果,那么,借助AI的力量,微信「搜一搜」必将会是下一个大流量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