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江德福与安杰的爱情生活,场景与我们记忆有何不同?

锅哥在此 2024-03-27 18:02:33

《父母爱情》堪称经典好剧。郭涛和梅婷两位主角对江德福和安杰的生动演绎把人活生生的拉回到五六十年代。

父母爱情剧照

父母爱情所处年代的时代背景

不经其事,不知其苦。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国人都知道,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老百姓虽然翻身得解放,但很多家庭生活依旧艰难。尤其是1959年到1961年,这三年是经济困难时期,黄河断流、旱灾、霜冻、洪涝、风雹、蝗灾、粘虫灾、鼠灾等自然灾害接踵而至,使全国4463万公顷农田受灾,刚刚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加上中苏交恶,三线建设战略,那些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灾难深重的几年。

三年自然灾害场景(图片来自网络)

就是到了六七十年代,物资依旧十分匮乏。五零后、六零后,甚至七零后应该记忆犹新。小时候经常饿肚子,甚至断顿,想吃白米细面只有等到过年,很多家庭就连过年也吃不上纯白面的饺子,大米饭更是难得的珍馐。衣服也是大的穿了小的穿,谁人衣服没有补疤?

六十年代农村的真实写照(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们期待过年,就是有新衣服穿,有饱饭吃,有炮仗玩。那时一挂鞭炮总要拆开装兜里,一个一个省着放。遇到谁家除夕夜放一挂鞭炮,小伙伴就一拥而上,争抢没燃放的零炮。

记得那时的家户大同小异,镇上最大的官就是区委书记,他的屁股上就是一块补疤。有一次县长来检查,屁股上竟然也有一块圆圆的补疤,人们都很诧异县长这么大的官,也穿补丁衣服?

同是那个年代的《父母爱情》却过着富足的生活。

江德福是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的团级炮校学员,娶了资本家小姐安杰。

根据情节推断,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江德福进入炮校深造应该是1954年,那么剧情应该就是从1955年开始展开的,一直演绎到改革开放。

他们竟然能够在安泰家享受西餐?公私合营之前倒不为过。不过公私合营全国范围开展在1956年,资产阶级基本被消灭。这顿饭就有待商榷。

安泰家的家庭宴会

二人结婚后,招待炮校战友同学的这一桌还算比较简单,六七个菜,倒也符合当时条件,毕竟新婚宴席,也不是常有。

一家子包饺子

可江德福一家搬到守备岛之后,生活更加舒适惬意,住的宽敞暂且不说,师级干部有独立的住所,但生活水平与那个时代就太不相符,应该用奢侈二字形容。平日里家常便饭经常都是白面馒头、包子,四五个菜。对当时普通家庭而言,实属奢侈!

同为守备岛军官的老战友丁副参谋长一家,也过着白米细面的富足生活,就是现在的家庭也不过如此吧。

丁副参谋长家白面馒头也是日常

省城来的师范学校画家夏老师被葛老师带到江家做客,小院里喝着咖啡,吃着水果,聊着天,感觉一下穿越到现在。

三位老师在一起品尝咖啡

江德华为了心理平衡,从老家叫来了八竿子打不着的旁支左亲,拖家带口,一来就是一大家,还是几批几批的来,吃的、喝的感觉进了天堂,舍不得离开。临走还送衣服,重点是,全是新做的!

招待亲戚的吃饭场景

招待农村来人的这一桌子饭菜,在那个年代绝对超乎想象。关键不是偶尔一顿,是顿顿如此。就算是党的师级干部,那个年代,谁家经得起这么造呀?

包饺子,撸面条都是寻常生活,这与同时代普通家庭,甚至普通干部家庭的生活条件有着天壤之别。

饺子是家常便饭

吃顿饺子都有五六个菜碟子。

吃饺子都有四五个菜

孩子每人每月一包桃酥。桃酥可比饼干贵多了。

人吃肉都是奢望的年代,江卫国却能够天天从家里偷肉出来喂狗,而且长时间没被发现。

剧照:给黑贝偷肉吃

从头至尾,江家五个小孩和剧中其他孩子,哪个穿过带补丁的衣服?

我们再看看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衣服,一件穿了26年的睡衣。

毛主席的睡衣(图片来自网络)

是领袖在严于律己,下面领导干部生活惬意?还是剧组对时代把握不够?

剧中对特权的滥用令人咋舌。

江德福作为守备司令,正师级,属军队高级干部。凭借手中的权力安排不少人进入军队序列任职。

送右派连襟欧阳懿的两个女儿去参军;大字不识一个的老家亲戚的女儿被安排进了军人服务社,吃了商品粮;还有大舅子的女儿;投奔来的哑巴二哥之子江昌义;自己的长子江卫国官至旅长;次子江卫东中校团长。江亚菲继续在守备区担任军官。他们都送去了部队,而且没有征兵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送去。

唯一就是三儿子江为民拒绝在岛上当兵,当了知青,他的人生际遇,才体现了那个时代没有特权、官民平等的社会背景。

真是一人当官,鸡犬升天。这和现在的石油家族、烟草家族等倒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哪个年代,不是我们的是共产党干部都是廉洁自律,提倡官兵一致吗?

到七十年代末,大部分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还处在半温饱阶段,很多上了五十岁都是有着亲身体会的。作为过来人,看江德福他们富足的生活确实令人咋舌,不可想象。

难道那个年代特权阶层就有这么好的生活吗?

大家以为呢?

0 阅读:1

锅哥在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