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段视频,一个14岁大的男孩报警,称被爸爸装摄像头监控。民警到家里调查,让我们了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原来,男孩的父母在外面做生意,经常不在家,导致他无人监督,不想学习,一心只想熬夜打游戏。所以,爸爸便在他的卧室装了摄像头,想要看看他是不是在乖乖学习。
不料,这下激起了儿子的反抗,认为父母是在侵犯他的隐私。沟通无果后,无奈只得向民警求助。
视频中,爸爸对孩子进行了四连问:
“我监视你什么了?”(如果行得正,坐得端,怕我监视吗?)“你有多少隐私?”(你一个小孩子谈什么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又不是外人,我是你爸爸。)“我不可以监控你?”(父母管孩子,天经地义。)
我知道,有很多父母会通过监控观察孩子的举动,有的是为了安全考虑,有的则是为了监督孩子的学习。
可是,孩子是什么感觉,却很少有父母会考虑。
我有一个朋友,应聘上了一家很不错的电商公司。可是刚做两天,她就辞职了。问起原因,她说:
“公司太没有自由了!除了卫生间,各个角落都装了摄像头,就连供员工休息的茶水间也不例外,真是做什么都感觉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
“而且,为了防止员工进行违规操作,电脑上也安装了监控软件,想和别人聊几句悄悄话都做不到。”
大人在被人监视的环境下,连两天都撑不下来,更何况是孩子呢?
在学校学习一天,本来压力就很大了,结果回到家,连睡觉都被监控着,这不就是把孩子当囚犯了吗?
所以,虽然理解父母的心情,但对于安装摄像头监控孩子这种事情,我明确表示反对————治标不治本,还容易两败俱伤。
为了应付父母,孩子可能会假装认真学习,既学不进去,又无法休息放松,真的是浪费了时间。
而且,就算孩子真的在认真学习,也容易被摄像头影响,导致学习效率降低,这又是何必呢?
所以,想要解决问题,就要抓住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等到孩子厌学了,再把他拉回来,而是从小就开始培养自驱力,让学习变成孩子愿意做的事。
如何培养自驱力呢?可以从三个要素入手,分别是胜任感,自主感和价值感。
01胜任感
胜任感是指,孩子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到。
通常来说,胜任感的获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了,觉得自己很厉害;一种是通过别人的夸奖和认可,知道自己能做到。
比如,孩子在经历一次次的失败后,终于可以独自穿衣、吃饭了,他就会充满了胜任感:“哇,我做到了!”这就是第一种途径获得的胜任感。
再如,孩子一开始学习比较简单的数字时,哪怕只是从1数到了10,我们也会不遗余力地表扬:“哇,你真厉害!”这是第二种途径获得的胜任感。
我们可以交叉使用这两种方式,让孩子获得胜任感。
02自主感
自主感是指,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他主动要做的事情。
厌学的孩子也不是一开始就讨厌学习的,可能是从别人那里听说学习很难,又或者是自己在学习上经历了挫折,导致出现了排斥情绪。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或者在孩子对学习感兴趣的时候,对他表示支持,就容易让孩子变得主动。
同时还要注意,学习并不只是孩子的事情,父母要成为榜样。父母对学习乐在其中,孩子也容易受到熏陶。
03价值感
价值观是指,让孩子认为,自己是对别人有价值的人。
比起听绘本,外甥女雅雅小时候更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当她第一次把我妹讲给她的故事,讲给我妈听时,我妈表示没听过,对她表示感谢。
从那以后,雅雅对绘本的好感度爆棚,经常缠着我妹给她读绘本,然后再把听到的故事讲给我妈听。
我妈呢,也知道一点教育方法,总是主动问雅雅,有没有新故事可以听,听完后,还不忘说:“多亏有雅雅,姥姥才能听到这么好听的故事!”
不仅是听绘本,其他的学习也是如此。当孩子认为自己被需要时,也更能激发他们努力前进的动力。
总之,我们要注意未雨绸缪,从小帮助孩子培养驱动力,注意满足自主学习的胜任感、自主感和价值感,而不是等到以后再亡羊补牢。
否则,只能等来孩子的无尽反抗和自己的筋疲力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