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里影业在金鸡百花电影节上官宣启动中国版《花束般的恋爱》。
消息一出,影迷圈就炸开了锅。有人觉得海报风格延续了原版细腻文艺的气质,有人觉得海报文案中“男生”“那个女生”的称谓青春疼痛感太过强烈。
当然,最热门的话题还是豆瓣上“全国各地版《花束般的恋爱》大纲创作赛”。
有豆友写下一篇北京版后,影迷和乐子人们纷纷结合原片剧情和城市特色,相继献上了重庆、南京、沈阳、杭州等全国各地文艺青年“恋爱-分手”图鉴,也被很多网友称为城市旅游指南。
随后,这股创作热情又蔓延到了亚文化圈层,继城市版之后又相继出现了脱口秀演员版、同人粉丝版、摇滚乐迷版……每一版本故事梗概不过三四百字,但都精准表达出了原片内核,“看上班和鸡毛蒜皮的琐事,如何摧毁业余爱好和亲密关系。”
影迷本身就是创作欲旺盛的群体,很多人看似在写翻拍的故事梗概,实则一字一句都是自己的真实经历。
《花束般的恋爱》讲述的是在东京生活的两个文艺青年,在生活的压榨下失去共同语言和恋爱激情的故事。影片对文青群体步入社会的心路历程极其写实,引起了很多内地观众的共鸣。
电影在豆瓣超过64万人打分,评分稳定在8.6,是近几年为数不多冲进豆瓣TOP250的爱情片,去年引进内地后收获了近1亿元的票房。
《花束般的恋爱》的编剧,是曾写出过高分日剧《东京爱情故事》《四重奏》的坂元裕二。这位金牌编剧擅长通过生活琐事营造细腻、说不清道不明的恋爱氛围,还能在亲密关系的书写中融入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因此,他笔下的爱情片感人至深又金句频出。
《花束般的恋爱》
《花束般的恋爱》就是一部日常又犀利的电影。影片大部分情节是两个年轻人吃喝逛、聊天、同居的日常,没有推拉,更没有情感修罗场,单纯凭借对白和生活场景的氛围感来抓住观众注意力。
这些特点意味着,影片本土化的难度颇高。
首先是城市的选择。原片是部鲜明的地域电影,东京的城市文化、建筑群以及生活方式都是深度参与到情节中的。故事背景的更改必然会影响整部电影的风格。
不同地区的食物、方言文化带给人的观感迥然不同。在此次“大纲创作赛”中,不同地区的观众关注点就很不一样。上海版中的“提醒陈丹青淮海中路不能骑自行车”,成都版的“走二仙桥去成华大道”,山东版的“一同考公落榜后分手”,大部分都是当地人才有强烈共鸣的的梗和笑点,外地人看了很可能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无法沉浸到故事氛围中。
《花束般的恋爱》结尾
另外,内地影迷对《花束般的恋爱》的喜欢,多少有种“母语羞耻”的心理。之前我们探讨韩剧翻拍时曾提到,观众面对非母语语言和文化时,“心理距离”和“认知流畅度”都会相应降低。同样的故事,发生在东京我们能自然接受,但如果发生在国内,我们观看之余就会多一分审视。
在内地过往的影视作品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是与户籍、贫富差距、性别差异等相对沉重的社会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豆瓣网友所言,北上广的“花束青年”,都是到了年纪就得走的异乡人。如果电影里出现像山音麦(菅田将晖 饰)和八谷娟(有村架纯 饰)那样不考虑任何现实因素,完全凭志趣相投而在一起的恋人,多少会有些“不接地气”。
除此之外,原版有一处被影迷诟病的地方:男女主文艺属性的刻画流于表面。
很多影迷觉得,并不是喜欢押井守、杨德昌,爱看《宝石之国》,爱穿帆布鞋就是文艺青年。如果文青的交流只是书影音互报菜名,很容易让交流变成凸显自我深度的“装腔”(实际上很多文青的初次会面确实很装)。
原版之所以没有太过强烈的装腔感,很大程度得益于坂元裕二在情节与情绪转换上的精准拿捏。想将人物塑造得文艺、不矫情,还要兼具生活感是很难的。
不知道中国版的主创们,能不能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花束青年呢?
【文/葵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