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五大指挥官,谁才是真正的总指挥?

史说新读 2023-11-24 10:40:13

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很多人都十分熟悉,即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以及平津战役,通过这三场战役,我军基本上将国军主要军事力量摧毁,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在这三场战役中,要说最特殊的一场,莫过于淮海战役。

为什么说淮海战役最特殊呢?首先,此战有两个“最”,分别是是三大战役里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的一场大战。

除此之外,这场战役还有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特殊之处,那就是此战的指挥阵容,是三大战役中最强大,同样也是最复杂的一场。

一、

以辽沈战役为例,因参战部队为东野,因此总前委的组成人员自然分别是林罗刘三位,而其中林担任总前委书记,统一指挥整个辽沈战役。

再看平津战役,最开始中央军委也是指定林、罗二人指挥,这不用说,还是以林为主,到了49年的1月份,又加入了聂荣臻,与林、罗二人共同组成总前委。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说聂帅是总前委的成员之一,但中央在当时也有明确指示,担任总前委书记并统一领导平津战役的还是林。

所以,不管是辽沈战役还是平津战役,在指挥体系上要么是两个人,要么是三个人,并且也比较清晰和明确,谁负总责一目了然。

但在淮海战役,情况却大不一样。

首先,淮海战役的总前委班子,人数达到了五个人之多,分别是陈毅陈老总、刘伯承刘帅、小平同志,以及粟裕和谭震林。

光是人数上,就远超辽沈和平津,都成了两战总前委的人数总和了。

而这就是问题之所在,毕竟我们都知道,一场战役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总指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行动上统一,同时在指挥权上也不至于出现混乱。

不然的话,令出多门是会造成很严重后果的。

像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央对总指挥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其他总前委成员自然就必须以总指挥为主,配合总指挥的工作。

那么,淮海战役中的五位总前委成员,谁究竟才是总指挥呢?实际上关于这个问题,历来就有过不少争议。

我们先来看看史料中的一些记载。

1960年时,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期间,毛主席曾在接待他时说过这么一句话,“粟裕是最会带兵打仗的人,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这话的意思十分直白明了,而按照这句话的意思,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便是粟裕。

但这里同样存在问题,第一,在粟裕晚年所著的回忆录里,济南战役结束后,直接就到了渡江战役,中间的淮海战役则是被他略过了。

从某种角度来讲,粟裕确实是提出淮海战役的源头,另外他为人谦和,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粟裕过谦,不愿过多的去提属于自己的功劳。

但这种说法,严格意义上并不准确。

粟大将在淮海战役中的功劳确实是有目共睹的,但若是把整个淮海战役总指挥加到他头上,显然不客观。

第二,小平同志在晚年时,曾在会见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的同志时说过,“淮海战役总前委的书记是我,毛主席也曾亲自交代把指挥权交给我”。

按照小平同志的话,那淮海战役的总指挥便是他。

第三,有一本叫做《粟裕军事文集》的文献中记载,在1948年的10月27日,粟裕鉴于局势的变化,曾向中央军委提出,“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而次日,毛主席回电,“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

这就意味着,总指挥淮海战役的人员中,又多了一个陈老总,而这算下来的话,淮海战役的总指挥就有了三个人,即陈老总、小平同志和粟裕。

但我们前文已经说过,一场战役最忌讳的就是令出多门,所以只可能有一个总指挥才对,但如上文所讲,前后一算,淮海战役愣是出现了三个总指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二、

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是由淮海战役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首先,淮海战役是一场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战斗,按照最初的预想,淮海战役的规模并不是很大,这也就是军史中所说的“小淮海”。

但是,随着局势的变化,毛主席根据形势产生了新的构思和设想,并在1948年的10月11日,把新的设想以电文形式电告华野。

这份设想,把接下来的战斗分成了三步,第一是歼灭黄百韬,第二是切断苏北国军与青岛国军的联系,第三则是前往郑徐线作战,以牵制孙元良。

正是这个电报,促成了粟裕著名的“齐辰电”。

与此同时,中野也顺利打下了郑州、开封,并进入到徐蚌机场,而这么一来,原本设想的淮海战役,便发展成了华野和中野两大军团共同配合的战役。

自此,小淮海变成了大淮海,而史学界一般都是以那份“齐辰电”作为分界点,来区分大小淮海的。

而由于参战的是两个独立兵团,自然就不可能只设一个总指挥。

这个问题,中央自然也考虑到了,而就在中央对此进行研究之际,粟裕便主动向中央提出了前文讲到的那个请求,即“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因此,中央经过全盘考虑,成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这个机构,而总前委的成员,便是陈、刘、邓、粟、谭。

但是,在总前委成立的同时,邓公就发觉出这里有不妥的地方。

哪里不妥呢?首先,当时刘伯承人在豫西,并未和陈、邓二位会和,其次,当时陈、邓二位所在的指挥部,在通讯手段上很受限制。

所以,这样的情况若是去直接指挥瞬息万变的战场,自然是有不妥的地方。

怎么办呢?还得是邓公考虑的周全,他就提出,干脆让军委直接指挥华野,毕竟从通讯手段上来讲,军委要比下面强的不少。

最终,邓公联名陈老总,把这个提议上报,而军委认为该提议确实有道理,同样就没有客气。

所以我们就看到,在之后的诸多战役指挥层面的事项,军委都是直接发到粟裕处,当然,也会同时转发给总前委。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追求效率,把具体事项直接向具体指挥者传达,这样才能更快达到预期效果。

甚至有时候,还会打破常规,比如毛主席还曾直接单发给粟裕。

因此,就战役具体的指挥层面来说,确实是粟裕进行指挥的,但这并不能忽略了总前委的存在,正是邓公等人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有了这样的局面,更为后续的战役胜利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沟通环境。

并且,邓公包括刘帅,在当时也很有界限感,毕竟这是两大军团协同作战,必须要考虑到合作伙伴的感受。

并且当时中野在兵力上也好,还是在任务上也罢,都没有华野承担的多,所以,他们二人在涉及华野作战等问题时,都会充分征求陈老总意见,给足了华野面子。

而一旦有涉及到具体兵力调动、进攻方向等问题,邓、刘二位包括陈老总,遵循的原则就是一律不干涉粟裕的决策。

还是那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不仅仅是粟裕在前线指挥有方,同样也是邓公等人为他创造的良好沟通环境,以及充分的自主性,这才有了最终的胜利。

因此,把淮海战役的全部功劳归功于其中某一个人的看法,显然是有偏差的。

而对于这一点,粟裕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这句话,即“淮海战役是在中央军委领导和总前委指挥下进行的”。

仔细去品这句话,其实很有深意,同时也表达了一个十分客观的看法。

所以回头再去看淮海战役总指挥这个问题,你就会发现,有多个总指挥的说法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角度不同,得出的答案也不会相同。

如果关注点在具体战役层面,那总指挥自然是粟裕,但要是关注点在总前委的架构上,那邓公是书记,所以总指挥是他也没错。

而如果要是从军委的电文上去看,那总指挥则是陈、邓二位

因此,这就要看是从什么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但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是,不管是粟裕还是陈邓二位,单独说是在其中一个领导下的总前委指挥了淮海战役,是一种片面的错误看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

当然,要是非得给淮海战役定出来一个总指挥,也不是不可以,并且确实也有在各方面符合条件的人。

而这个人,便是毛主席。

前文讲过,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复杂的一场,除了在指挥体系上的复杂外,过程以及战局的变化同样也十分复杂。

别的不说,就说敌军的动态就表明了这一点。

还是以辽沈战役为例子,辽沈战役时的国军,基本上都是守在了长春、沈阳、锦州这几个地方,而在最终决战时,性质依旧属于围困锦州和沈阳这两座城池的。

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辽沈战役属于是阵地战掺杂着部分运动战,但基调还是以阵地战为主。

而淮海战役却不一样,整体都一直处于运动战当中,黄百韬兵团、李弥兵团,乃至黄维、孙元良等兵团,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与我军展开交手。

并且,上述的这几个国军兵团,当时还涉及有救援者和被救援者的关系,而这就造成了什么情况呢?那就是我军在围歼某一部分敌军时,既要想办法围歼,还要防备前来救援的敌军。

这么一来,整个战役就会相当复杂,并且还是那种不断在变化,复杂情况也在不断改变的情况。

而为了达到战略目的,具体点就是达成战果,我军需要调动的人马、投入的力量就比其他战役要多得多。

当然,纸上谈兵容易,实际情况必然是说的要复杂上百倍千倍。

而在这种情况下,协调、指挥的难度就呈几何式上涨,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已经到了一个很难企及的难度级别。

这种级别的难度,不是粟裕或者刘邓陈三位能拿下来的,他们也不能真正做到独立完成指挥,必须有一个有着足够权威和丰富经验,同时还有着高屋建瓴的大局观之人,才能拿得下来。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指挥和协调上做到没有阻力和顾忌,以便随时掌控和主导战局,而这样的人不用去想,必然是毛主席。

事实上,在整个淮海战役期间,毛主席不管是在战略大局层面还是战术具体层面,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全局观。

首先,在济南战役胜利不久,毛主席就制定出了“歼敌于长江之北”的总构思,而粟裕也在此时提出了攻占淮阴、淮安等地,消灭黄百韬兵团,为夺取徐州做准备。

粟裕的提议,恰好与毛主席的总构思符合,因此,他的提议得以批准。

之后,随着战局的不断发展,毛主席又致电华野,详细的制定出“三步走”方向,这也是小淮海发展到大淮海的关键。

另外在具体的战术层面,毛主席也是关心倍至,比如情报发现黄百韬指挥所所在,他就立即电告粟裕加强攻击。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毛主席当时是站立在大局层面上,对淮海战役前线进行了一系列的引导和把控。

所以,说毛主席是实际意义上的淮海战役总指挥,恰如其分。

当然,毛主席在引导和把控的同时,也同样意识到了越级指挥这个问题,比如在11月10日这一天他发给华野的电报里,毛主席就提到过,要华野把黄百韬和李弥两个兵团都围住。

但这个要求显然有些超出当时粟裕的能力范围,毕竟对方的两个兵团都不弱,能围住其中一个就算不错,哪里可能围住两个?

好在毛主席很快发现了这个电报的问题,因此就补发了一份电报,提出前线以粟裕为主,不用事事请示。

这就是给了粟裕“临机专断”之权。

虽说中央军委在相对先进的无线电通讯设备上,能够与战场联系更紧密,因此也具备了实施对前线精准把控的条件,但真要实施起来,都是建立在高屋建瓴的大局观以及强大的控居能力之上的。

那些设备只是起到了辅助和增强的作用,核心是能力,而毛主席是具备这种能力的。

因此,从控局能力以及权威性,同时从淮海战役的实际过程中来说,毛主席是实实在在的总指挥,而他老人家也在无形中达到了现代军队所具备的扁平化指挥管理的效果。

12 阅读:3679
评论列表
  • 2023-11-26 03:01

    分析透彻,写的很好!

  • 2023-11-26 11:15

    真正排兵布阵的是粟裕,其他4位都是附助的存在。

  • 2023-11-26 15:49

    有时间去看看粟裕回忆录就知道了。别湖州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