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不同的底色。
东汉末年,局势动荡,英雄辈出,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群雄割据、三国鼎立,闹的天翻地覆,光是三国鼎立就持续了60年。
相反,西汉末年虽也天下大乱,但刘秀仅仅用了15年时间,就重整旧山河,建立了稳定的大一统的新王朝。
这是为什么呢?
我觉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刘秀的对手都很菜,而且一个比一个菜。
刘秀的第一个对手是王莽。

王莽本是西汉权臣,后来篡权夺位,改朝换代,当上了新朝皇帝。
他富有四海,手下拥兵百万,本可稳坐至尊宝座,延续帝国事业,可他施政以苛,劳民伤财,激起民变。
面对接踵而至的农民起义,他不试图改弦更张,缓和矛盾,反而派兵弹压。
如果能压得住也就罢了,可他派出去的将帅一个比一个无能,在与各地起义军的斗争中接连失败,特别是在昆阳一役,其以43万正规军对战刘秀率领的万余农民军,竟遭遇惨败,落得个全军覆没,大伤元气,真是太可笑了。
刘秀的第二个对手是刘玄。

在王莽失败以后,汉更始帝刘玄掌握着“绿林军”和舂陵刘氏兄弟两大军事集团,占有中原包括长安和洛阳在内的大面积区域,其声望与实力可谓如日中天,睥睨天下。
此时,刘秀还只是其手下的一名将军。
他本可带领手下两股力量,转战南北,扩大战果,逐步统一全国,只要对老百姓好一些,他这个皇帝还是当的挺舒服的。
可他嫉贤妒能,一方面排除异己,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刘秀的哥哥刘縯,一方面刚愎自用,与原本拥护自己的“绿林系”离心离德,渐行渐远。
特别是在定都长安后,他自我享受欲爆棚,不理政事,纵容手下,鱼肉百姓,彻底过上了荒淫无度的生活。
这样的人,昏庸无能,不得人心,如何是刘秀的对手,还没等刘秀出手,他掌握的政权就被另一股地方势力——樊崇所带领的“赤眉军”给消灭了。
刘秀的第三个对手是樊崇。

樊崇挺厉害的,他带领的“赤眉军”在西汉末年一直很活跃,声势与“绿林军”不相上下,击败刘玄,打入长安时,已经有二十多万的规模。
而刘秀在脱离刘玄之后,也在河北等地招兵买马,扩张势力,实力也不可小觑。
樊崇在入住长安以后,原本形势一片大好,可他面临一个亟待解决却又难以解决的问题——缺少粮食。
不知道是因为樊崇不会协调关系,还是缺少必要的政治手段,当地富户明明有粮食,却都囤积居奇,就是不给樊崇的军事集团提供。
解决不好军粮这个根本问题,樊崇及其下辖的军队在长安便站不稳脚跟,只好实施战略转移,向长安以西流窜。
更可悲的是,长安西边的天水等地,不仅缺少粮食,当地的豪强势力还对樊崇集团实施强力抵制,使其进退两难。
此时,兵多将广的刘秀抓住时机,首先占领洛阳,而后对填不饱肚子的樊崇集团实施强力打击,一击即中,毫不费力。
在兼并了樊崇集团过后,刘秀实力大振,再重整行装,对全国各地的小股势力进行逐个击破,仅用了数年时间就统一全国,建立了物阜民丰、天下大治的“建武盛世”。
所以,我说刘秀的对手们都很菜,不是有这样的毛病,就是有那样的短板,他能够快速成功是有捡漏之嫌的。
如果换一波人来和他竞争,鹿死谁手还真不好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