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米缸没米了,又抽不出时间回老家,于是只有去超市,我有很久没去超市买米了,因为父母在老家务农的关系,大多都是从家里拿。
在永辉超市的粮油销售区,我看到的是随处可见的东北大米,这些大米大多是从辽宁的营口港出发,经海路走长江水道到的重庆寸滩港。
城里面现在吃的大米,大多是从外地而来。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历史上长期是南粮北调,为什么现在是北粮南运?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历史上的粮仓主要是江南,两广,两湖,以及四川盆地一带,至少隋朝的炀帝杨广就是为了调运江南的粮食北上京师才修建的隋唐大运河,江南称为水乡,鱼米之乡,也是因为丰富的农粮产品而得之,什么“苏湖熟,天下足”,“天府之国”这样的成语我们已经是耳熟能详。
南方之地,因降雨,气温的关系,很多的农作物大多都是两季,甚至在更偏南的两广一带,三季也未尝不可。按理说,南方是不会缺粮食的,可为什么需要北粮南运?
北粮南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思绪拉回到了小时候,那时候农村的家里都要交公粮,并且是成色最好的粮食,父母总是在粮食晒干了之后,用箩兜挑去乡上,往往一个生产队的人都跟着一起去,络绎不绝,可以肯定,那个时候,是没有北粮南运的。
1990年,深化南方改革,长三角,珠三角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大量的人涌入这片区域,打破当地的粮食供应平衡关系,随着耕地的减少,北粮开始南运。
在本世纪初,这个时候的南方,基本上是以工厂化的经济建设为主了,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建厂,海量的人口要吃饭,单纯靠当地剩余的耕地供应粮食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了。
于此同时,我们反观北方,从1968年开始,华北地区开始了全面打机井的工作,并且从1968年开始的随后几年,每年以三十多万眼机井的速度持续更新,在1978前,就有超过一亿亩的耕地通过提取地下水进行了灌溉,这个时候的北方,从整体上是改变了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情况,粮食从基本面上开始得到了保证。
而东北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地带,曾经是“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但在解放前人迹罕至,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了我国的经济重地,大量的人口涌入东北,极大的提高了当地的农业开发,粮食产量迅猛增长。
到1990年的时候,以东北地区和冀鲁豫地区为粮食核心供应地的局面得到了形成,到了2010的时候,这两个地区的粮食供应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强化。
也就是说北粮南调是从这三十年之间开始形成的!
我国目前的粮食供应区域关系是怎样的?
在这里我们分为三个部分阐述,粮食供应富裕区,是东北区和冀鲁豫区,略有富裕地区是长江区(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和西北区(陕甘宁新内),而供给不足的地区是东南区(上海,浙江,福建),两广及海南一带,西南区(云贵川渝)和京津一带。
天府之国的粮食供应是不足的,江南水乡的粮食是完全不够当地消化的,以广深为核心的珠三角更是基本全靠外地输入的。
北粮是怎么南调的?
东北地区的粮食大多是在辽宁的营口港汇集,然后走海路到长三角一带,然后或走两广或者走长江水道进入川渝,当然这是水路,还有一个运输通道就是铁路,你看到的一列列的南下的火车,除了人满为患的车厢外,还有可能是一车一车的大米!
公路运输也有,但公路调运的占比非常小。
粮食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是国之根本,浅显的用7%的土地养活20%的人口来赞美一个国家的强大显得空洞,不妨深入一些,多了解一下是怎么养活的,北粮南调就是你避不过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