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桃花潭畔与唐代诗人韩琮的时空对话

高五幸散文 2025-01-21 16:51:02

高五幸:桃花潭畔与唐代诗人韩琮的时空对话

数九寒冬,本应是朔风呼啸、寒意刺骨,然而今年的冬日却出乎意料地格外温柔。阳光和煦宜人,暖意融融,毫无凛冽冷意。我锁好电动车,悠然地顺着桃花潭公园信步闲游。

公园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满是锻炼、晒太阳的人们。浐河边上的篮球场上,体育健儿们分庭抗礼,战况激烈。他们争抢篮球、投篮的英姿飒爽之态,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使我不由得驻足多观望了几眼。此时,绕着桃花潭公园散步的人络绎不绝,成群结队。我也随着人流缓缓前行,不经意间,在桃花潭东侧的路边,一块镌刻着诗篇的石头跃入我的眼帘。凑近仔细端详,竟是唐代诗人韩琮的《暮春浐水送别》。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那字体优美绝伦,笔锋之间仿佛流淌着岁月的沧桑痕迹。诗中所描绘的暮春之景,虽带着几分萧索之意,却也深深蕴含着诗人对于时光匆匆流逝以及离别的深沉感慨。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晚唐时期,韩琮的诗作里,不单有对眼前景致的细腻刻画,更饱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叹。

正当我全身心沉浸于诗中的悠远意境时,一阵轻柔的微风拂过,我竟仿佛如梦般穿越了时空,眼前赫然出现了一位身着简朴长袍的古人。他面容清瘦,眼神中透露出几分忧郁,几分怨艾,此人正是韩琮。

我满心惊讶,却又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与他交谈起来:“韩老师,您的这首诗实在精妙绝伦,只是这诗中的景象,充盈着离别的愁苦思绪,让人不禁心生伤感。”

韩琮老师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笑意,说道:“当下这世道,动荡难安,离别早已是司空见惯之事。这暮春的景色,看似繁花似锦、热闹非凡,实则暗暗潜藏着衰败的迹象。”

我不禁感慨万千:“韩老师,您所处的时代充满了艰辛与困苦。如今的我们,生活在没有饥荒的困扰,没有战乱的纷扰,更没有生离死别苦痛。人们安居乐业,处处皆是一片太平祥和的美好景象。”

韩琮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诧异,继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国泰民安,如此盛世美景,着实令人心驰神往。我虽身处乱世,却也一直渴盼着有朝一日,天下能够太平,百姓能够过上安稳无忧的日子。”

我们两人又畅聊了许久许久,从诗词歌赋到日常生活,从时代的沧桑变迁到人生的深刻感悟。在与韩琮的对话交流中,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巨大进步与蓬勃发展,也愈发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又是一阵微风轻轻拂过,我恍然回过神来,韩琮的身影已然消失不见,仅留下公园请人精心雕刻在石头上的他的诗作。但与他的这场奇妙的时空对话,却让我深切领悟了离别之苦、团圆之福、平安之幸。一时兴起,我拿起手机,拍下了那块刻着韩老师诗作的石头,也将这次非同寻常的邂逅,珍藏在了记忆的宝匣之中。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皆是生命中匆匆的过客,唯有能够流传千古的是那些熠熠生辉、万古长青的诗文。正是《暮春浐水送别》,让我这位华夏后裔,知晓了在唐代还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大诗人韩琮。

摄影:赵小利

作者介绍:高五幸,笔名:高五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

0 阅读:1
高五幸散文

高五幸散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